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肖暖暖
据央视新闻报道,教育部今天(5月14日)发布通知,将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针对基础教育,从安全底线失守、日常管理失序、师德师风失范等三个方面进行重点规范整治,并详细列出12项基础教育规范管理负面清单,包括以各种方式挤占学生“课间十分钟”休息、教师漠视纵容学生欺凌行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等。
通知中提到,教育部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还将建立监督曝光机制和声誉评价制度。通过建立曝光台、畅通并公布规范办学举报电话等多个受理渠道,以及通过家长委员会和特邀监督员等方式,加强学生家长等社会各界对学校办学行为的监督。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探索建立基础教育办学治校声誉评价体系,如实记录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不规范办学治校行为,对于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引发重大舆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事项单列显示,声誉评价结果面向一定范围公开,作为学校、教师各类评优评先和表彰奖励的重要参考。
图源:视觉中国
如何看待教育部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及12项基础教育规范管理负面清单(以下简称负面清单)?
“整体来看,当前的学校办学中仍然存在违规办学、不规范办学等诸多问题。一方面,这些问题表明部分学校未能履行其教育职责,另一方面也未能保护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成长。”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告诉潮新闻记者,这也是教育部此次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列出负面清单的原因。
不过,熊丙奇表示,负面清单并不算“新鲜事”,“一些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文件意见中对负面清单的内容都有明确规定,例如反校园欺凌等。”
负面清单的提出,是以问题思维找解决办法。其中所列的问题可以说是教育领域的“老大难”,熊丙奇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基础教育整体上呈现出功利化和短视化,一些学校和教育部门片面追求升学率,从而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一些学校还在违规掐尖招生,背后其实也有政府默许的因素存在。不扭转所谓的升学政绩观,就很难解决基础教育的功利化和短视化。”
二是依法治教仍待完善。他表示,义务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保护等法律都对学校的职责作了明确界定,但在具体办学中出现违规违纪行为,地方教育督察部门的追查力度还不够。
同时,所谓的违规办学实际上是系统性问题。“如果一所学校没有正常开设体育课,也属于违规办学。但归根究底,不开体育课,是学校缺乏体育授课的条件,还是缺少器材设备或师资力量?这就涉及地方政府部门对学校建设、办学的保障是否到位,而不仅仅是学校单方面的问题。”
此外,熊丙奇认为,当前的家校社关系不够健康。“课间十分钟缺失,除了紧抓升学率之外,其实也有学校担心为安全事故担责的原因。”他指出,学校对学生负有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责任,但对学校过度追责,难免会导致甚至加剧学校对学生的圈养式管理现象。
“因此,负面清单牵扯到教育理念、地方政府的教育政绩观、依法治教、家校社关系的重新构建等问题。”熊丙奇分析,要解决这些问题,重要的是要改变当前功利化、短视化的教育生态,为学生成长塑造健康的教育生态。
他指出,“这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而要通过教育评价改革、学校办学制度改革建立起现代学校制度,理顺家校的关系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基础教育规范管理负面清单如下:
1.严禁出现反党反社会主义、丑化党和国家形象、诋毁党和国家领导人或英雄模范、分裂国家、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等错误言行,或在公开场合传播、通过网络转发相关错误观点。
2.严禁校园安全排查整改形式主义,放任重大校园安全隐患,发生重大事故后瞒报谎报、处置不当。
3.严禁教师歧视弱势群体学生,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辱骂殴打、性骚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4.严禁校园内发生以多欺少、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等学生欺凌行为,或教师漠视、纵容学生欺凌行为。
5.严禁以升学率或考试成绩对学校进行考核排名、下达升学指标,对教师进行排名、奖惩。
6.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各类竞赛证书、社会培训成绩、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
7.严禁学校违反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定的校历提前开学、延迟放假,利用节假日、寒暑假组织学生集体补课。
8.严禁违反国家规定的学生睡眠时间安排学生作息,或以各种方式挤占学生“课间十分钟”休息。
9.严禁违反国家课程方案规定,随意调整、增减课程,挤占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时。
10.严禁布置超过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总量和时长的作业,或布置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
11.严禁违规选用教材教辅,或以任何形式强迫、诱导学生通过指定渠道购买图书、电子产品、教辅材料、文具等。
12.严禁学校违反收费管理规定,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克扣挤占挪用发放给学生的各类资助资金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