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钱志亮工作室
作者 | 钱志亮
播音 | 武冰洁
视觉设计 | 王荣佳、樊薇
栏目主持 | 杜润楠
有个妈妈给我们留言问道:“孩子不敢一个人睡怎么办?”
孩子到了晚上就抱着枕头吞吞吐吐地说:“我不想一个人睡……”
大人问他为什么,他就说害怕,无论怎么跟孩子解释,孩子都听不进去,睡着之前要么要求大人陪在身边,要么开着灯。
这位妈妈的烦恼,相信很多家长都不陌生。
几乎每个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让成年人无法理解的恐惧:怕水、怕高、怕狗、怕虫……
孩子究竟在害怕什么?他们的恐惧又从何而来呢?
我们今天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恐惧的产生
细心的父母会发现,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害怕的对象也有所不同:
2岁前的孩子害怕与妈妈分离、害怕一个人,害怕太大的噪声和陌生的环境;
2到4岁的孩子,有的会怕黑、怕想象中的怪兽、鬼神;
5到6岁的孩子,有的会怕医生、怕陌生人、怕水、怕闪电;
上小学之后的孩子,恐惧对象就更加复杂了,比如考试、学习成绩和人际交往……
可以说,孩子从呱呱坠地那天起,就开始慢慢体验恐惧,随着他们情绪的发展,令他们恐惧的事物也会随之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增加,孩子对事物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一旦发现事物是安全的,脑海里的危险信号就会解除,恐惧感也会随之消失。
当然,有很多的恐惧是孩子习得的。
孩子并不是生下来就怕这怕那的,而是通过直接经验和观察学习等途径习得了恐惧,如有的家长喜欢吓唬孩子、有的家长提供过度保护、有的孩子本身遭遇过小的创伤等。
当他们重新面对一些事和物时,大脑就会跳出来告诉他们:“小心,有危险!”
比如,有的孩子有过失足落水或是呛水的经历,孩子看到水就唤醒他当时恐怖的记忆,他们对于水就会有种深深的恐惧感,这就是所谓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当孩子害怕时,需要的不是鼓励
对于孩子的恐惧,我们要抱着理解的心态。
一位妈妈带5岁儿子去儿童乐园玩,里面的滑梯比幼儿园的滑梯高很多,儿子站在滑梯上犹豫不决,妈妈在旁边加油打气:“这才多高啊,你怕什么!”
最后爸爸看不下去了,强行把他推下去,孩子吓得边哭边喊:“太高了,我再也不要玩这个了!”
我们太容易对孩子的恐惧不以为然。
当孩子感到害怕时,我们习惯对他说:
“没什么好怕的”
“你怎么会怕那个呢?”
“那都是假的”
看似是鼓励,其实是一种残忍的回应:在孩子最害怕的时候,要求他们大胆和勇敢。
一旦没有达到父母的要求,还会被贴上没出息、没用的标签。
从大人的角度看,床底下不会有怪兽、邻居家小狗不会冲上来咬人、滑梯的高度不会让孩子受伤……孩子的恐惧总是那么荒唐。
实际上,孩子的恐惧是真实存在的,并且深深地困扰着他。
一个正在体验恐惧感的孩子,脑海中有个报警器一直在鸣叫,我们劝他别怕,实际上是对他恐惧的嘲笑,轻描淡写的反应,会让他更加没有安全感。
一个正在经历恐惧的孩子,在高度紧张之下,他最渴望的并不是逃跑,而是寻求保护。
我们转换一下视角,作为大人,当我们面对恐惧,手心冒汗,心跳加速时,我们也不想听到亲人朋友指责我们“胆小”,我们希望他们说:“别怕,我在这呢。”
这是所有经历过恐惧的人所渴望的:被看见、被接纳、被保护。
孩子需要你接纳他的恐惧感,告诉他,你会保护他,会陪在他的身边,这种保护就是心理层面的安全感,只有这样,孩子内心才能生出勇气,去面对他所恐惧的事物。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恐惧
恐惧是孩子无法避免的一种情绪体验,我们只能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一步步地去面对引起恐惧的事物或情景。
所以,帮助孩子克服恐惧的第一步是接纳孩子的恐惧,让孩子感受到你的陪伴和支持。
当孩子感到害怕时,我们要懂得接纳孩子流露出来的恐惧情绪,在孩子胆怯退缩的时候,不要责骂他,站在他这一边,耐心等待,真诚陪伴,必要时给予安慰或拥抱,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适应环境。
爱会使人变勇敢。父母对孩子的理解越多,孩子的恐惧越容易被消化,孩子只有获得了安全感,他才能迈出尝试的第一步。
第二步,带孩子认识和了解让他恐惧的事物。
比如,很多孩子害怕打雷,我们就要和孩子聊聊他究竟害怕什么,引导孩子说出害怕的事物是什么:是害怕打雷的声音,还是害怕自己会有危险?
在闲聊中,你可以给孩子科普气象知识,教孩子正确的应对措施:
“小时候爸爸妈妈也像你一样害怕打雷,长大了就不怕了!”
“你看看我们长这么大,也没遇到什么危险。”
“打雷是一种自然现象........”
类似这种讨论,可以让孩子把整件事情弄清楚,恐惧警报就会慢慢解除。
消除恐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起盲目鼓励孩子勇敢,多点耐心去帮助孩子认识恐惧的事物,才更有可能生出勇气去面对它。
最后,日常生活中不要制造恐惧。
成年人对儿童的恐惧情绪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听话,常常喜欢吓唬孩子。
这样的吓唬往往会增加孩子的精神压力,随口一句恐吓,孩子深深记在了心里,成了扎根心底的阴影。
教育孩子需要耐心,尽量选择简洁有力的正向的语言,就事论事,温和坚定地帮助孩子,任何的投机取巧,长久看来都是得不偿失。
本文来源 | 钱志亮工作室
责任编辑|赵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