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科学家:1岁半是孩子的语言爆发期,学会三种引导学话又快又好

从出生时的第一声哭啼,到婴儿期的牙牙学语,宝宝的每一次成长对于父母而言,都意义非凡,父母在孩子的成长期里也是倾注了很多心血。可孩子的成长过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磕磕绊绊总是少不了的。

当孩子进入牙牙学语阶段时,很多家长会发现,自己的孩子总是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一句话总是断断续续,并且不知所言何物。家长在一旁也是听得挠心抓肺,恨不得替孩子一口气说完。

最初家长还能以孩子刚开始学说话来安慰自己,可时间久了,其他孩子都能和他人流利沟通时,自己的孩子话却仍说得磕磕绊绊。带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没毛病;在家里孩子也很喜欢语言表达,可这话却总说不好。这时候,部分家长就有些一筹莫展了。

脑科学家:1岁半是孩子的语言爆发期,出现这些表现说明该“练习”了

台湾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洪兰教授研究发现:孩子10个月大时,就能清晰分辨并理解大人的话,在1岁半时将会迎来他语言能力发展的爆发期。

而这也是培养孩子语言运用、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时期

但是这一阶段的孩子,通常会因为所处语言环境过于复杂,或是家长的忽视而出现以下几种表现行为,这时候家长就应敲响警钟了。

一、着急说却说不出来

当孩子说话时出现虽然情绪十分着急,但却说不出话的现象时,说明孩子现阶段的语言表达能力已经无法满足孩子的表达欲望了,这时候的孩子需要更高阶的语言训练,来满足他的表达需求。

二、喜欢边说边做动作

有些小孩在讲话时喜欢用肢体动作辅佐自己的语言表达,手舞足蹈的样子在大人眼中不知几多可爱,殊不知这种行为暴露了,孩子不能充分阐述想法的缺点。正是因为言语表达的匮乏,孩子才会想到用肢体语言使表达更完整。

三、说话时性格急躁

孩子在说话时总是容易发脾气,家长便会觉得小孩的性格不好,太过焦躁。其实,孩子暴躁的原因更多是对自身的不满。

他们不满于自己无法表达的现状,不满于自己词不达意的样子,他们迫切地想要表达自己,可却被语言表达所限制,所以他们才会发小脾气,出现急性子。

当孩子处于语言爆发期时,学会三种合理引导,才能让宝宝说话又快又好

一、重视语言输入,为孩子提供表达模板

幼儿期的宝宝语言学习的渠道主要为两种:一是在和父母面对面的交流中锻炼自己的听说能力;二是旁听周围环境中的对话或是父母提供的读本阅读,积累词语表达和语言表达的素材。

要想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打好基础,读绘本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家长可以利用绘本中图案丰富的插图,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的同时,在一旁对绘本内容进行讲解。

这样一来,既可以做到和宝宝的面对面交流,又可以提供语言输入,何乐而不为呢?

二、保持倾听耐心,提供良好表达环境

孩子刚开始学说话时,总会出现吞吞吐吐、词不达意的现象。这时候一些急性子的家长总是忍不住打断孩子的话,或是猜中孩子的想法,替他说完剩下的话;或是一心二用,对孩子的话敷衍了事;更甚者,直接不耐烦地让孩子闭嘴

而孩子学习语言,最需要的就是家长的鼓励和倾听。鼓励是为了激发孩子表达的兴趣,倾听是为了方便家长了解孩子的语言不足处,及时加强有关训练。

家长应保持平和的心态来对待正在学说话的孩子,宁愿多耗费一点时间,也要听宝宝说完,并鼓励他们多多表达。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三、用趣味性方式帮助他们表达

外向的孩子总是无时无刻不在表现自己,而内向的孩子就需要外界的推动才能多张口说话。这时候家长就需要借助一些小游戏,来帮助孩子走出自己的世界,与外界沟通。

例如,躲猫猫、猜一猜和亲子阅读等方式。

早教书不失为一个游戏的好素材,图书内容的日常性和趣味性也能充分满足孩子和家长的需求,让孩子的玩耍中学会说话。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留言板话题:你家宝宝在牙牙学语时,有什么趣事儿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孩子 脑科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