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江西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了第二轮全省研究生指导教师指导能力抽评工作。通过公布的数据显示:被抽评到的4563名研究生导师中,有4529名导师通过抽评,通过率达到99.3%,不合格导师共计34名,将暂停招生1年,过1年后可申请复评,如复评合格,可恢复招生资格。
据了解,江西省开展研究生导师指导能力抽评工作始于2017年,在各个研究生培养高校每年开展抽查的基础上,三年一轮进行省级抽评,本轮省级抽评的对象为江西省2016年9月前获得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的教师。
对导师的能力考查,这次的抽检工作主要抓住了3个层面:研究生培养质量、导师本人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研究生对导师评价等方面对导师的指导能力进行全面评价。其中明确,对师德师风存在严重问题和所指导学位论文在国家或省学位论文抽检评估中出现不合格的导师实行一票否决。
以本次抽查导师考核的主要3点来看,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中滋生的矛盾也是层出不穷:
研究生与导师相处过程中
滋生过哪些矛盾?
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长此以往都是值得探讨的议题,二者之间天然存在着权力势差具有结构稳定的特征。导师在角色地位、资源占有等多面的天然优势就决定了导生间权力对比很难达到平衡,甚至导师的育人活动在一定意义上也是要基于这种势差才能开展。那么有关部门又是如何不断完善导师的管理措施,为避免发生师生矛盾而防微杜渐的呢?
1.导师本人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
选导师的时候,我们总会第一时间关注到本人的学术经历上,这也足以说明一个学术背景好的导师,不仅能以自身的科研能力对学生加以点拨,甚至能够提供学生更多学术性资源的支持(如:实验设备、科研经费、横向课题等),由此可见这项综合能力的重要性。
当然,每个领域都存在着优胜略汰,导师群体中也不乏存在着滥竽充数的少部分人,为了丰富自己的学术履历,做出一些侵犯学生利益的事情,如去年一则由红星新闻报道“中科院硕士被导师抢论文一作,将其告上法庭”的事件,激起了学术圈不小的非议。
李啸(均为化名),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研究员,曾于2013 年开始担任刘毅的第二指导老师。2015 年两人共同在欧洲化学出版协会旗下ChemCatChem杂志发表了一篇论文,署名顺序为李啸第一作者,刘毅第二作者。此案件曾在法院一审中,研究生败诉,不服,又提起上诉。后经历二审宣判,学生再次败诉,但本人仍表示将联系期刊继续维权。
刘毅(化名)一审败诉提起上诉再被驳回
除此之外,谈及导师的社会服务能力,首当其冲的就是对于学生的培养,这也是作为导师的主要职责。高校也在对导师的此项能力考核条件上,施行了进一步的追责制度。
今年5月份,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发布《关于公布2019年我校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抽检结果及处理意见的通知》,对2018-2019学年度学位论文抽检结果进行公布,并追究问题论文指导老师责任,予以停招、停止评优、警告等处分,报送抽检结果至学校人事管理部门,作为相关老师岗位晋职、晋级聘任的重要依据。
2.研究生培养质量:
从学生作为被培养的群体角度出发,不同类型的导师有着千差万别的培养方式,但让研究生最有共鸣的一点就是“放养”。前不久,大连理工一名研三学生在实验室身亡,在生前一晚于微博详述了自己读研以来的心路历程,也提到了导师的“放养”,然而毕业时的严格要求,和自己实际做出的实验数据相比相差甚远,这也是压力来源的一部分。
大连理工研三学子微博节选 图源:微博@红烧土豆叶
从我国对于研究生的培养趋势来看,逐步扩招的同时,将会有更加严格的分流淘汰制度跟进。去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中要求“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落实及早分流,加大分流力度”,同时提到,要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
综合如今研究生毕业的多方条件来看,导师对于学生的指导性更加占据研究生是否顺利毕业的关键条件之一,不过是过度放养,还是过度干预,对于研究生的指导结果,导师的责任难辞其咎。
3.研究生对导师指导能力等方面的全面评价:
如果说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越趋于平等,科研产出率可能会越高,那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也本应在研究生对导师定期给出评价中有所体现,不过如今的高校对于此类评价体系的建设,往往趋于“形式化”,即便是匿名评价,学生的参评意见对导师的影响也是微乎及微。
继教育部推行博士生、硕士生考核体制改革后,9月25号,国家教育部又一政策:研究生在学期间及毕业后反馈评价将纳入导师评价体系。
其中第二十一明确提出:健全导师分类评价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将研究生在学期间及毕业后反馈评价、同行评价、管理人员评价、培养和学位授予环节职责考核情况科学合理地纳入导师评价体系,综合评价结果作为招生指标分配、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奖评优等的重要依据。
总 结
综上所述,高校对于导师的监督管理机制,伴随着教育质量的提升也在进一步地完善,不过从学生群体的角度出发,衷心希望此类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可以相对顾及到学生的真实处境。如前段时间募格课堂推送的文章中,谈及期望高校降低研究生换导师、博转硕的难度,读者留下了自己的意见:
最后附上一些小建议,如果当你遇到不和谐的师生关系时,可以试着从导师的角度看问题,你会更加理解你的导师,从而建立更加和谐的师徒关系。导师面临的压力绝不仅仅是我们想的那么简单。上课、开会、申请国家基金、资质认证、带着研究生做学术、写论文等等。在研究生期间,学会如何与导师相处是一个非常好的实践经历,无论你以后是走上科研角度还是走进企业,这都是一门学问。愿你拥有一段良好的师生关系!
文章来源:本文系募格课堂撰写。参考来源:江西教育网、红星新闻、中国政法大学等
另外:很多朋友还没有养成点“在看“、转发的习惯!这是很让小编桑心的!请一定要为本文点个在看!请一定要关注小编,您的关注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