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回归家庭”
一场“没良心”的骗局
我们80、90后,小时候父母都是双职工,从小脖子上挂一串钥匙;
自己管上学,自己管放学,在石库门玩到天快黑了,父母才到家。
那时,父母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工作上;
那时,也没听说有“教育回归家庭”的说法;
我也从没有觉得,我的成长的家庭里缺少教育
想想我们这代人真的不容易,第一代独生子女、高考改革、上班要996。
如今家庭教育也必须“7×24”,否则就是我家的教育走丢了? 我在纽约开始系统学习早期儿童教育时,开学第一课,教授就告诉我们:
要用一个村的力量养个娃,家庭、学校、社区,三者的作用缺一不可,也无法互为替代。 既然不能互相替代,那家庭教育一直就在承担着那一份责任,何谈“回归”家庭。
育回归家庭,你回归得起吗?
本该家庭承担的一直在家,却还大谈“教育回归家庭”。
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把本来不属于家庭的任务,强加给了家庭呢?
目前大量所谓“教育回归家庭”,无非就是学校不教了你自己教,老师不做了家长做,如果做不到就送课外班。
说实话,这种“回归”是考验经济基础的,普通家庭真的回归不起。
费用就是一道巨大的门槛,这次回国,我随便了解了一下国内的辅导班。
线下的一节课200-1200不等,一周一两次是最低标准了。课外班也不会只报一门,那么一个月就是3200-19200,赶上甚至超过家里一个人的工资了。
除去费用,路上的接送成本、课后作业的辅导,等等,所有的一切都是默认了,家里必须有个不需要上班的父母。(上班那个至少得挣2人份的工资)
这样的配置,在曼哈顿好的私校也是”顶级“配置。
可如今,一句看似励志的口号,成了每个普通家庭拼命扛起的不可承受之重。
言之凿凿,却来路不明
问了一圈我周围在北京上海的家长,几乎都知道这个口号。
但都说不清楚口号的出处,只是记住了这个口号和背后带来的无限焦虑和恐慌。 如果非要溯源,这个口号大概最早是出现在“幼儿园禁止小学化”的政策出台后。
但,政策是教育局出的,口号却不是教育局提的。 一个来路不明的口号,却莫名其妙地成了“主流”的育儿价值观,各类培训机构倒是很懂得如何抓住了父母的心理:
学校教育已经是底线了......
家庭教育才是上限......
教育回归家庭都没听说过......
孩子已经输在起跑线了......
不管这个口号到底出处是哪里,
但是我不相信任何一个有一定专业能力,有基本责任心的教育工作者,
会直接喊出“让教育回归家庭”这么简单粗暴的口号。
让教育回到该回的地方去
养育女儿的六年,做公号博主的五年,进修早期儿童教育的三年。
我始终坚信一点,教育是人的教育,是灵魂唤醒灵魂,细水长流的慢功夫。
可如今,教育成了买卖和流量,教育成了速成和打造标准件。
与其讨论教育回归家庭对不对,不妨大家都停下来想一想,我们到底要教育出怎样的孩子?
只有这个问题想清楚了,教育才能回到该回的地方去。
走样的模仿
总有一种风气,一堆人觉得,教育“减负”是从外国学来的。
很多朋友都知道,芬兰早就废除了幼儿园的文化课,美国也是一直倡导快乐教育。
如果只看这些表面文字的话,认知就会出现偏差。
芬兰废除的是“学科教学”,但从幼儿园开始就大力开展“现象教学”;
美国废除的是“死记硬背”,但从幼儿园开始就推行的是“玩中学”直到后面的“项目教学”。
所以并不是学校不再承担“教学”,而是学校承担了更加重要的教学,从单纯学知识转变为思维模式的打造。
政策解读
管理学上有个说法,被考核的才会被重视。
幼儿园明令不再提前学习文化课后,就给教育工作者松了绑,写在纸上告诉大家,这不会是被考核的东西。
但如果就此得出,“教育回归家庭”,也就是学校不教的家庭教,这不仅是错误,而是大大的倒退。
教育是选择,选择的不仅仅是当下的决定,还有那些“没做”的机会成本。
0-6岁孩子的大脑突触在不断地进行联结和发展;而脑科学已经证实,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多感官,需要从体验入手,才能最优化大脑的发育。
一句“不上文化课”,就是在提醒我们:
之前被傻刷题、被死记硬背耽误的“机会成本”;
那些让孩子主动探索,自主创造,阅读、动手等等,这一系列是更加宝贵也更加重要的内容。
永远追不上的变化
很多人看到这就会说,道理都懂啊,但是如果不教知识,心里总是不踏实啊。
但其实想想,未来的孩子真的不再那么需要很多“知识”。
计算能力再快,比不过计算机;背诵的知识再多,都不如百度谷歌siri。
未来真正影响生存质量的就是一个人的思维模式:
可以快速甄别和获取资讯的能力;可以高效整合资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有宏大想象不断创新的能力;可以团队协作的能力;从任何环境学习的灵活性;快速学习新知识新概念的能力;
这么说对一部分朋友来说可能还是很空的。
但回想今年的一场疫情,多少我们死命守住的“确定”都变成了不确定,而又是多少人在疫情找到机会,绝处逢生?
大家都遭遇了黑天鹅,但导致结果不同的是什么?是成绩吗?是知识吗?
都不是,就是每个人的思维模式造就的基本能力。
假设这样的“变动”日后就是常态,那么我们现在所做的这一切,真的可以帮助孩子面对未来不断的变化吗?
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去思考的。
未来的世界,学会知识的人必定是给掌握思维模式的人打工。
教育是全社会的事
别总盯着家长了
我都能想象你们看这篇文章时的样子:
在拥挤的地铁上,一手扶着拉环,一手举着手机。
在孩子终于入睡的深夜,黑暗中唯一闪烁的手机屏幕。一边忙着家务,一边听着手机……
如果大环境都在喊“教育回归家庭”,那我真想告诉所有人:中国的父母从来没让教育离开家庭。
从孩子出生开始,他们就把自己逼成了半个“育儿专家”。
现在已经很难找到完全不关心孩子教育的家长了。
但教育,不应让家庭承担起所有。
父母是家长,也是员工、老板,儿女……离开家庭,他们还要承担来自社会的压力。
80后真是最惨的一代人,作为地球上唯一一批独生子女。
当小孩的时候没人管,出社会的时候自己闯,等当了爹妈,教育又要回归家庭了……
我总在文章里说,孩子需要被“看见”,今天我想说,中国家长的努力更需要被“看见”。
他们对学区房的焦虑有多深,对孩子的教育就有多重视。
真的 真的 请不要因为:一次没接通的电话,一次稍晚回复的微信,一次漏交的作业,就否定一个家长的努力……
我真心希望,
每一位父母都能拥有育儿自觉,
你怎么养娃是你家的事,不要用“一种选择”去否定“另外一种选择”。
我真心希望,我们的社会多一点“大局观”,教育是关于人,那么要做好教育,也要关心和孩子相关的所有人,这就包括了父母和教育工作者。
我真心希望,不要让“教育回归家庭、教育就是拼家庭“,成为压倒家长的最后一根稻草,拼尽全力却被扣上”不关心孩子教育“的帽子,他们真的会原地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