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周围的朋友都在讨论一个事,那就是中考体育将逐年增加分值,达到与语数外同等水平。
我仔细回忆了一下,我那会中考时的体育分好像是20分,项目有:体重、肺活量、800米/跳远、握力。我这个体育渣渣最后只考了8分,班上基本上都是15分以上。
我最后就因为这个十分差距,与重点高中擦肩而过。
体育渣渣还是庆幸高考不考体育,所以对每个星期的体育课依旧十分期待。因为可以在压力巨大的学习中抽身出来,名正言顺地聊一聊八卦和女生的小秘密。
我不知道如果把体育分值增加到100分,现在的孩子还能不能安然地享受体育课带来的轻松感,会不会变成了另一门想逃却逃不掉的痛苦课。
有很多人吐槽这个规定,但这么多年来好像不管怎么改,都合不了所有人的意。可是真正要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出个“怎么做”的一二三来,也说不出来。
我昨天看了一本书,作者在里面说到的一种教育模式还挺有趣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种模式是否科学、公平呢?
这本书是人工智能之父马文·明斯基著作的《创造性思维》,虽然他是做人工智能的,但对当下的教育研究却很深刻。书的封面上写着几个醒目的大字“认清教育的方向,才是当下教育的根本任务”。
这句话换到我们当下的语境中,大概就是:增加体育分值只是治标不治本,而认清教育的方向才是治本的前提。
首先,我们看一下马文在是书中对孩子的成长、教育等问题的看法和观点,了解这些之后,才能深刻理解他所说的“教育的方向”。
一、儿童如何获得自我印象
自我印象是指,每个人构建的某种表述,并用这种表述来描述个人能力、目标、品味等。
我的理解是,自我印象即对自我和外部的认知能力。
那么孩子的自我印象来自哪里呢?可以是父母、老师、兄弟姐妹,当然更有可能是模仿著名的公众人物。如:体育明星、偶像团体、演员等,但孩子们很少能认识某位科学家或者数学家。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用多说,也能知道为什么。
现在网络发达,电子产品泛滥,只要一打开手机或者电视,就会有各种明星扑面而来。即使那些明星的人设很正能量,但不可否认,他们对孩子的自我认知没有什么帮助。
体育明星们被大肆宣传“努力、不放弃”等蛮干的口号,而不是说他们运用技巧和智谋,甚至遗传基因;
电视明们的剧本就更夸张了,他们倾向于美化主角,利用具有吸引力的外貌来获得成功;
我们评价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好坏的依据是:升学率、优生,可是那些“辍学者”呢?难道他们的问题是“不聪明”。不自信、没有毅力吗?
作者认为这些造成孩子对自我和外部认知的来源,对孩子的思考和形成良好认知是没有帮助的。
至于作者为什么认为“努力”、“不放弃”这种人设对孩子没有帮助呢?作者大概是一个务实主义者,不喜欢虚无的浪漫梦想,他认为孩子需要学会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方向,而不是简单的模仿别人的成功经验,妄想自己也能如此。
二、儿童如何建立价值观
孩子开始慢慢长大的时候,我们就会在心里默默发誓: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三观正确的好青年。
那么你知道孩子的价值观主要来自哪里吗?
作者马文认为,孩子主要从被他们“崇拜或依恋”的人那里获得价值观。
具体的影响过程大概是,孩子在那些“重量级”人物面前感到羞愧或自豪,在乎他们对自己的评价。这些人包括:敬佩我的、我敬佩的、我希望被敬佩的、我们与之竞争的,以及我们尊重其观点的那些人。
也就是说,我们高层次的价值观形成取决于,在受到某些人的赞扬或指责时产生的自豪感和羞耻感。
马文把这“某些人”命名为:印刻者,即孩子非常依赖的人。
依赖的另一作用是,塑造孩子们的最终价值观和目标。当你的印刻者称赞你时,你会感到一种特殊的自豪感,它会促使你为当前的目标设定更高的优先级。同样,羞耻感会大大抑制你对当前目标的冲动,会慢慢泄气。
这些印刻者可能来自父母、老师、同学朋友或者虚构中的英雄人物。这些都可能影响孩子喜欢什么样的价值观和目标,所以,我们对教育的反思,必须特别关注孩子将要崇拜的对象。
三、用“我的”看待自己
这一观点的来源就是马文整本书最核心的观点之一:让孩子把自己想象成一台电脑。
听起来是不是很有意思?我们平时喜欢说,把孩子看作一张白纸,让他给自己的人生涂上美丽的色彩。
为什么要把自己想象成电脑呢?就是无论你不喜欢自己哪一方面,你都可以通过修复漏洞解决。
如果用“我”来看待自己,那么你会把自己视为一个整体,没有任何可改变或者重新安排的部分;但如果你用“我的”来看待自己,那么你将自己视为由多个部分组成的,你会想象一些具体的改变,这些可能改善你的思考方式。
如:我不擅长数学——我的符号程序有一些漏洞;
我不是很聪明——我的一些程序需要改进;
我不喜欢这个学科——我的当前目标需要被给予更好的优先级;
我很困惑——我的一些程序可能会与其他程序产生冲突。
看到了吗?用“我的”来看待自己,可以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而不是给自己贴一个死死的标签:我不行。
我们看过马文对于孩子现存教育的观点后,再来看看他对孩子们未来学习模式的一些建议和想法吧。
1、不以年龄来划分班级
将学生分成不同年级来组织教学的传统由来已久。我身边认识的人中,好几个为了让孩子早一年上学,还特地选在9月1号前剖腹产。
对于这个传统,可能没有多少人有过大质疑,但马文不但质疑必须够年龄上学,还认为按照年龄来分班是极其不合理的。
因为每个孩子的学习速度和学习方式是不一样的,如果把孩子们安排到同一个屋子里,有的孩子很活跃;有的孩子会倍感压力;有的孩子在学习道路上奋勇前进;而有的孩子则会中途迷失。
总的来说,想要这种基于年龄的课程体系,以满足拥有不同能力的孩子的需求,是非常困难的。
另外一点则是,课堂教学需要统一的时间表,每项学科的学习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还要迅速转变思路进行下一堂课、另一学科的学习。
每个孩子之间是有个体差异的,有的是即时型,有的是持续思考型,如果采用规定时间教学的方法,会打断孩子们的思路,不利于形成好的思考习惯。
所以,这种上课方式可能有利于学校高效管理,但确实不是培养孩子或提升教师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
2、先发现爱好再学习
孩子的爱好,很多家长对这句话的第一反应要么是:小孩子都是三分钟热度,哪有真正的爱好,或者是:他的爱好就是玩。
所以对于这一观点,很多家长肯定好奇要怎样让孩子发现自己的爱好呢?因为孩子一直玩,肯定会影响学习。
所以马文建议,将传统的通识教育(基础知识)推迟,鼓励孩子们追求更加专注的爱好和专长,为他们开发更加强大的心智技能提供更多时间,以便日后可以将这些技能拓展到更多的学术获得中。
因为孩子们如今在日益复杂的世界中成长,而我们的教育机构却未能相应地教给他们更好的思维方式,也许以后就会出现更多面对日益严峻形势而手足无措的成年人。
当然,随之配套的是学校也要进行重新定位,这个推迟通识教育、让孩子发现爱好的意思绝对不是说,让孩子在家随意玩,找到爱好之后才去学校学习。
这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良好的理论来定义什么样的品质是好的,什么样的课程是可以促进孩子们发展的。
3、教孩子学会思考
让孩子学会思考,以及如何思考是贯穿整本书的一个话题。
马文提出的把“我”看成“我的”、让孩子把大脑看成一台电脑,就是一种新型的思考方式。即,遇到问题时,想想程序会怎么处理。
教孩子学会思考不仅是教会孩子们更好的思考方式,而是教会他们更好的思考方式的产生方法。马文认为,如果能为孩子提供更有效的思考思维过程,那么就可以大幅提高孩子的水平。
马文作为一个人工智能制造者,他觉得让孩子学习儿童编程是很好一种锻炼思维的方法。不过他所说的编程和我们现在市面上的编程兴趣班可能有点不一样。
我在这方面是一个外行,书中用大篇幅介绍了关于电脑和编程方面的知识,并且说明了为什么电脑编程会对孩子有影响,以及怎样的影响。
马文·明斯基的这本《创造性思维》虽然有很多电脑方面的专业术语,不过作者将电脑编程和儿童教育结合起来思考的方式很新颖,也给无数教育者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提供了儿童教育的有益启示。
其实不管是引入新的思维、理论也好,教学技术也好,或者是调整教学模式和方法,都是为了更好的因材施教,想要激发出不同个性孩子的创造力天赋。
让孩子们可以通过更合理的教学模式,来获得自己的技能,用以面对未来复杂的环境。
教育创新的道路艰难,且任重道远,不过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