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诚言呈语
本文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分享。
本来,我是上个月大学刚开学时,就想写这篇文章的。
但是鉴于当时的大一新生,还在“探索新大陆”,所以有些话,还是等大伙的情绪沉淀沉淀再说比较好。
回忆大一刚报到的时候,虽然大伙并没有把年级贴在脸上。
但是从衣着到行为的每一个细节,都在暴露着你的年级。
那些在校园里穿着拖鞋四处溜达的,一准儿是大四的。
手里抱着书往教室走的,是大二的。
衬衫皮鞋打领带的,是大一的。
你可能想问,大三的在哪。
你大三的学长,此时正在寝室里抱着手机,等待五秒后到达战场。
很多人说,从大一到大四,自己似乎没有什么变化。
但是无论你是否承认,其实从学习到生活,从交际到规划。
在这四年里的变化,都像是一场“买家秀”,和“卖家秀”。
生活篇
辅导员和学长们“糊弄”大一新生的一大利器,就是检查卫生。
我们那学校,还一直沿袭着军训时的标准,叫检查内务。
虽然没有让我们垃圾桶里不准丢垃圾,但是要求桌子上不能摆放超过三张纸、柜门不可打开、被子得叠“豆腐块”…
总结成一句话的话,就是从门上的窗户看进去,得跟“不适合人类居住”似的。
然而,集体荣誉感爆棚的大一新生们,还真吃这一套。
一说要检查卫生了,立马开始抢着干活。
你要是下手慢一点,都抢不到扫帚。
不过,时间是一面“照妖镜”。
大二的时候,谁给那7个平米的宿舍扫次地,基本靠随缘。
大三的时候,谁去干活全靠“扔鞋”。
等到了大四…
好吧,还能下得去脚的话,就算是讲究人了。
交际篇
刚入校时,每位大一新生都是以“准社会人”的心态进行交际的。
虽然在学长们的眼里,他们的行为青涩得跟智力不达标似的。
但是他们依然热衷于跟人握手,热衷于称兄道弟。
尴尬的程度,能抠出一套三居室。
不过事情也有好的方面。
谁需要带饭了,谁需要打水了,只要吆喝一声,总有人热情地答应,而且抢着付钱。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我们是兄弟/姐妹”。
然而这种和谐的关系,只能维持不到半个学期。
当你们互相发现彼此的笑料,而且感觉自己的缺点快要遮不住了的时候,大伙也就放开了。
大一还没结束,往往就不再有什么兄弟姐妹了。
因为放眼望去,一个班里不是“爸爸”就是“宝宝”。
一个宿舍,能聊出四世同堂的感觉。
至于你的辈分有多大,全看平时帮其他人干了多少糟心的活儿…
个人形象篇
正如文头所说,个人形象,是几乎所有大一新生最在意的事。
衣服肯定是一天一洗的,无论军训回来后有多累,也无论自习回来后有多晚。
澡是每天都要搓的,无论当天身上到底出没出过汗。
头发更是不用说,发型得注意,发胶发蜡有时候也得安排上。
之所以那么在意形象,一方面,是刚获得“天之骄子”的光环,让他们隐约感受到了点偶像包袱。
另一方面,当然多少也有点希望吸引异性的意思。
可是大一的你们,并不知道老一辈的“偶像”们,现在正穿着裤衩、蹬着拖鞋,满学校溜达着无所事事。
而且他们也不见得想过,在没人管你谈恋爱的时候依然找不到对象,才是你不得不承认自己魅力确实不行的扎心现实。
真正能把形象效果坚持到极致的,只有跟“换”了脸似的女生而已吧。
什么?
你说你的心里只有学习?
别急,大学四年里最大的变化,就是在学习上。
学习篇
大一的时候,学习劲头那是直接拉满的。
但那并不见得是你学习态度有多端正,主要还是高中三年的“惯性”实在太大。
逃课是不可能逃课的,就连笔掉了也舍不得捡。
迟到是不可能迟到的,因为每个人都立志不做“睡觉的大学生”。
有时候没课了,甚至还会去别的老师班里旁听,巩固知识。
至于讲座,更是不可能缺席。
不到一个月,哪位老师讲的好,哪间自习室安静,都被大一的新生弄得门儿清。
然而,就在他们去抢晚自习的自习室时,和身边的人一聊天就会突然发现:为什么身边全是大一的新生…
你以为呢?
要是学长们也和你们一样,每天去上自习,那教室里,能比平常上课时坐得都满。
说到底,还是学长们发扬风格,把资源都“让”给你们了。
或许,在大一的时候你还立志考研。
但是到了真该准备考研的时候,却又总是舍不得手中的手机。
大一时,是学习休闲二选一。
大二时,是学习、娱乐、交友三选一。
大三大四时,选项虽然又扩充了若干个,但却唯独少了学习。
写在最后
每一位读过大学的人,都会记住两段经历。
一段,是大一入校时的青涩和莽撞。
另一段,是大四毕业前夕的迷茫和无奈。
到了大四,看到大一新生的时候,你可能会感觉他们过于青涩,过于稚嫩。
但是看着新生的皮鞋,望着自己的拖鞋。
这些即将成为“社会人”的大四学长才恍然发现,四年的学习时光,并没有给自己增添安身立命的本领,反而积累了一身的惰性。
大学的生活,虽然脱离了父母的管束,老师的说教,同学的监督。
但是“学生”的标签,却从未改变。
大学,不是高中的终点,只是学生生涯的下一站。
大一的你,是一场精彩的“卖家秀”。
希望大四的你,不会把自己活成一场“买家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