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所在的几个家长群,前所未有的热闹,氛围也是前所未有的慌张和焦虑。
先是有人在群里丢了这样一张图片:
教育部提出,体育要在中考中逐年加分,直到分值跟语数外相同。大多数父母,其实是知道孩子运动的重要性的,对于体育纳入中考,也是赞同的。孩子运动能促进发育,增强身体素质,磨炼意志,是方方面面都受益的事。很多父母工作繁忙,没时间带娃运动,但已经着手给孩子报“体育课外班”了。还有父母说,体育班的价格也连夜涨了不少。就在大家刚刚消化掉这件事,有手快的父母,又往群里丢了一条新闻:
“美育”也要纳入中考了!也就是说,孩子以后中考,不但要考体育,音乐、美术两门也要计分考试了。本来体育分值提高,孩子已经在挤时间准备了,这下再加上美术、音乐,孩子们一定会更忙更紧张。从我们小时候,德智体美的口号就一遍遍喊,喊到我们孩子这代,孩子的德智体美终于要全面发展了。可父母们却一边倒的唏嘘。这种政策的调整,让很多父母感到压力陡增:有人抱怨,有人后悔生娃太晚了……确实,看看现在孩子们的学习现状,再看看父母们为孩子殚精竭虑的付出,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父母们反对声这么强烈。
中国父母的拼
大部分是被逼出来的
消息一出,就有人现身说法,说父母们大可不必那么紧张。因为,已经实施“美育中考”的地方,不过是考考最基础的理论知识,孩子们最好和最坏之间,不过几分之差:
可对于父母而言,只有我们自己知道:一个中考生,几分之差,意味着什么?前段时间,我们也分享过一篇文章《“一半的孩子将上不了高中”:消息一出,家长群炸翻了天》。里面讲到:很多省份,由于高中录取名额有限,孩子们的普高录取率只有60%,甚至有的省份,有一半的孩子上不了公立高中。我也看过一组数据:2019年,全国初中毕业生是1454.09万,普通高中招生是839.49万。也就是说,全国普高录取率只有57%左右。中考,可以说是孩子们人生中,竞争最激烈的选拔性考试。因为孩子只要上了高中,无论二本、三本、还是大专,大概率上都是能走的。几分之差,就很可能让孩子在残酷的竞争中,走向完全不同的人生方向。
图片来源:电影《全城高考》而且,学过美术和音乐的人都知道,美术和音乐的基础知识,越用才越“精”。像乐理,看上去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了,可事实上,如果不能活用,还是很难的。很多父母可能就会为了孩子学得“轻松些”,报起课外艺术班。到时候,即便我们不想让孩子再单学“音美”,看到别人家孩子学,心里的犹豫,也盖不过焦虑。已经被剧场效应推着跑起来的父母,难保不再为了孩子“狠拼”一把。中国的父母们,其实是一群最可爱最负责的父母,在爱孩子和拼前途之间,小心谨慎、摇摇摆摆,吞得下委屈,咽的下焦虑,只要孩子有希望,再拼一下,又有什么关系?毕竟,考试都已经明明白白摆在那儿了,哪里有父母会拿自己的孩子前途做赌注……
政策调整后
孩子时间更紧,压力更大
相比父母的焦虑,更累的,其实是孩子们。多一门课,丰富孩子们的生活,看是利好,可只要跟升学考试挂钩,真的是能分分钟改变一个孩子的生活状态。前段时间,一个三年级的妈妈刚刚跟我抱怨说:孩子的时间根本不够用。孩子每天4点40放学,按说时间不算晚,可孩子每周有两节补习班。不上辅导班时,到家5点半左右,吃饭、做各科作业要近两个小时。孩子每天还要练字、阅读、读英语、做奥数题……加上睡前洗漱、收拾,每个环节再稍微磨蹭一会儿,能保证9点半睡觉都不容易,有补习班时,时间会更赶。别说自由玩耍,就是运动时间,都要靠挤。周末时,孩子更是要奔赴在各个补习班中间,连一个舒心的午觉都很难睡成。2019年,《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19)——儿童校外生活状态》显示:在上学日,孩子们校外时间花费最多的,就是作业。包括学校作业、课外班作业、家长布置的作业、其它作业,每天平均占时87.85分钟。上学日五天,参与课外班的累计时间是3.4小时,周末参与课外班的累计时间是3.2小时。可以说,课外班和各类作业,占据了孩子大部分校外时间。纪录片《学习的人》里,韩国的孩子们,三四年级时,就背着书包,独自做公交车去上补习班,每天晚上最早的,也要10点钟才能下课。
很多孩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这辈子再也不要学习。正是因为韩国的优质教育资源极其稀缺,孩子们才不得不拼死努力,争取赛过大多数人。
我们的孩子,其实也一样。优质的教育资源就那么多,为了文化课,孩子们已经足够拼了。
难以想象,如果体育、美术、音乐这些极“耗时”才能学好的课,也要在中考分值中分一杯羹,孩子们会不会压力更大?身心状况更值得担忧?
“美育”中考
最怕的是拉大差距
其实,我是非常支持孩子的“美育”教育的。我们在以往分享的文章中,也常常提到:美育不但能提高孩子审美力,也能陶冶孩子心灵,健全人格。但美育要计分,我还是持保留态度的。因为艺术作为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既要拼天赋,又要拼经济条件。我们都知道,越是素质教育,越耗时耗力又耗钱。在孩子们的各类辅导班中,高尔夫、马术、礼仪之类的,属于“贵族课程”,价格最贵,不在一般父母的考虑范围内。
其次,就是各种普通的美术、器乐、运动类兴趣班,价格次之。最便宜的,才是各种学科辅导班。前几年,月薪3万,撑不起孩子一个暑假被推上了热搜。只有上过课外班的父母,才知道课外班有多贵。前段时间,知乎有个帖子:学钢琴大概要花费多少人民币?网友@恰好路过了说了她学琴9年的花费:她家在二线城市,买琴、上课(150块45分钟,2011年时)、买书、加上考级、钢琴调律、日常比赛、年终汇报……9年总共花了25万多,也就是说,平均一年2万7千多……
学过美术的也知道,美术学习,一点不比音乐学习便宜……孩子们的学科辅导,大部分父母挺挺胸,吸口气,还是能辅导个一、二的。可美术、音乐这种学科,对父母的要求极高,父母们辅导不了,就只能向外“求援”了。要有足够的精力陪伴学习、要请的起名师、要置办得起各类艺术学习用品、还要时不时带孩子外出“长长见识”,以增加审美情趣……对于很多“搬起砖头就没法抱你,放下砖头就没法养你”的普通父母而言,美育辅导,奢侈,又遥不可及。很多父母害怕的“阶级差距加大”,也是有足够理由的。我们不怕美育教育,怕的是,以此为契机,拉大更多不同家庭之间孩子的差距。
与其考核孩子
不如评价学校在这条新闻下面,也着有不同的声音。有人说,美育计分,其实是为了保障孩子们的艺体课能正常实施。因为只要不考试,各种艺体课就不能完全保证课时。体育老师、美术老师、音乐老师经常“被生病”。这确实是客观因素,可如果学校真的重视艺体课,恐怕所有的一切,都不是理由。就像群里一位家长说的:最怕的就是,即便有政策,艺体课的学习也难免“甩锅”给家长和社会。
到时候,受累的是父母,受苦的是孩子。时代在进步,观念也在更新,让孩子单纯拼应试的时代,恐怕真的一去不返了。我们只能期望:孩子的考试改革,在大概率上能保证公平公正,让大多数家庭的孩子,虽然苦点累点,但是还能够得到希望。让大部分父母们,虽然苦点难点,但看到孩子学有所成,心理能安慰些。
这两天,我朋友圈很多妈妈都在讨论“美育”要纳入中考的新闻。
其实我一直很赞同孩子有一两样特长,也支持孩子多进行体育美育教育。但中考这种纳入选拔性考试,还是挺为孩子捏把汗的。大家怎么看这个政策,欢迎留言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