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孩子出国或者上国际学校的家长,往往会担心自己的孩子成为“香蕉人”,即表面是黄皮肤的中国人,内里却已经完全被西方文化所同化。本文作者身为混血宝宝的妈妈,却全无这种焦虑。在她看来,优秀的人无需通过地域来寻求安全感,“第三文化儿童”比一直生活在一元文化中的孩子拥有更广阔的国际视野。
作者:爱娃
本文原文来自:爸爸真棒
K12原创国际化教育平台,致力于理性、
深度、有启发的中西融合教育探索
如果你打算为孩子选国际教育这条路,一个绕不开的选项就是出国,出国一个绕不开的国家就是美国,去了美国一个绕不开的词就是“香蕉人”。
有没有被这段绕口令绕晕?
其实为了写这篇文章,我查了半天的资料也没想明白,从什么时候开始,“香蕉人”(Banana)居然和ABC(American Born Chinese)划等号了?
首先,ABC从90年代一个海外华人可以用来自夸的词,到如今居然逐渐演变成一个带有贬义和讽刺的词,其背后的文化消长和社会变迁值得回味。
其次,大家可能经常听到“香蕉人”这种说法,但很少人会意识到,这个词语是带有贬义和明显歧视意味的。
维基百科上说,这个词最早是由海外华人发明出来,用来调侃那些只说英文不懂中文的华人的。后来随着这个词的逐渐流行,用法也愈发混乱:有的大陆人简单粗暴地用香蕉人统称海外华人;有的身在海外已经完全认同西方社会的华人也会自称“香蕉人”并以此为傲。
最后,这也是困惑了中国人至少30年的一个经典问题:自己的子女是黄皮肤,(因为移民、留学、上国际学校)全盘接受了西方的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不感兴趣,不肯说中文,逐渐变成所谓的“香蕉人”,父母又无可奈何,如何是好?
上周我碰到从德国回来探亲的初中同学,她已经是两个娃的妈,见到我的第一个问题也是:你们家娃的强势语言是哪个?可见只要离开了中国,“中文”都是家长们心头大患。
作为一个“美国人他妈”,我家的这位小朋友因为长得过于跟我没有什么关系(含泪),所以对于他的“强势语言”也好,主导文化和价值观也罢,我这个娘基本处于撒手不管,任其发展的状态。当然,也不代表我就如我所说的那样淡定。语言和文化的发展与选择,在他这样的孩子身上,注定是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但凭着直觉,总是对那些动不动就用“香蕉人”来称呼海外长大的华人二代的说法,不敢苟同。
下面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向大家汇报一下,那就是就算孩子成为他们口中的“香蕉人”,那又怎样?
为什么要这么执着?
有的家长说:“虽然孩子以后要到美国留学,但是,他毕竟是个中国人,我要孩子坚持说中文,我不要他成为‘香蕉人’。”
那我就不明白了,你送孩子去国际学校、去留学、甚至举家移民的初衷是什么?如果你不愿意让孩子成为国际视野的地球人,你干嘛送他上国际学校、出国留学呢?你干嘛大费周章移民呢?是有什么东西让你逃跑,还是有什么东西是你真正追求?
我理解很多父母内心希望通过教育也好、感化也好,总想着不能丢掉孩子的“中国”根,得把孩子拉到中华文化的阵营里来。其实,你有没有仔细想过,这是情感大于理智的。你能让孩子接触不同的文化,但你不能强迫他们接受某种身份。
如果这么不想让小孩变成“香蕉人”,那要么你就别离开故乡;要么就永远把他圈养在海外华人圈里,隔离于国外社会。但那现实吗?如果你又图国外的好山好水好福利,又指望孩子不西化、认同你的母语文化,你觉得世界上真的有这么完美的事?
这也是我对于身边打算送孩子去国际学校或者铁定了心要移民的朋友们一直不单方面鼓励的原因:尤其是我觉得那些心理层面完全没有准备好的家庭。
01.
是TCK,不是香蕉人
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把“香蕉人”这个落后的名词从字典里划掉,引入“TCK”这个更准确的词。因为从你孩子进入国际学校/出国留学的第一天起(这里指的是幼年的孩子),他就是一个“TCK”(Third Culture Kids)即“第三文化儿童”。
“第三文化儿童”这个名称源于社会学家作者David Pollock和Ruth Hill Useem 1950年的著作。这本书是全球国际学校家长必读的一本书。
什么叫第三文化儿童?
即父母原来的文化是第一文化,而孩子在成长的重要阶段身处一个不同的第二文化,从而形成自己经过融合的第三文化。第三文化的孩子,永远都不会完全属于父母的第一文化,也不会完全属于自己成长的第二文化。
这个词最早定义的是一批国际流动人群的孩子,如传教士、外交官,现在也泛指国际学校或低龄出国留学的孩子,也包括各种海外华人二代(如ABC、BBC、CBC)们。很多历史名人就是TCK。
大名鼎鼎的宋氏三姐妹,都毕业于美国威斯里安女子学院,全部都是学贯中西的大才女。宋美龄当年在美国的英文演讲,故意用了生僻词,美国记者都需要查字典才明白。
美国最著名的TCK是总统奥巴马。奥巴马是非洲和美国的混血儿,他出生在夏威夷,成长于印尼和芝加哥。这就是一个典型的TCK成长背景。他的第一任内阁里面有很多人也都是TCK。
离我们最近的有王思聪,王思聪5岁出国,一路所受的教育几乎是纯正的西式精英教育,在社交媒体上嬉笑怒骂的王思聪其实是哲学系毕业的。
他则代表了中国富裕阶层二代最早的TCK,接受西方精英教育,价值观西化,在他刚刚回国时有过一段与父辈为代表的中国商业价值观冲突和适应的过程,好在他有一个不会强按牛头硬喝水的父亲,和他本人商业直觉极其敏锐,目前看似乎还不错。
但如果去看别的企业家海归二代,在“接班”问题上,很多父辈和子辈冲突是很激烈的。
王思聪是典型的TCK
02.
一个典型的TCK三姐妹的故事
微博上著名的教育专家、MIT中国总面试官蒋佩蓉自己就是一名TCK,她在博客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我在11岁的时候跟两个妹妹移民到加拿大。当年在温哥华的高中,我们是全校唯一的华人,我的同学们都是白人,多少对亚洲人有种族歧视。当时他们认知里的中国人就是去北美修铁路的劳工。
我们三姐妹对此的反应也完全不同。我出于反感,就决定不融入新环境,以我作为中国人的身份为荣。我喜欢听台湾的流行歌,追台湾的连续剧、卡通片。
我二妹则很喜欢新的环境,所以决定完全拥抱她的新身份,成为一个道地的加拿大人。
我的小妹为自己黄种人的身份羞愧,每次全家人一起在街上走路的时候,她会故意走到马路另外一边,不跟我们一起走,不想让别人认为她跟我们有关系。同样一个家庭的三姐妹,因为对于环境的不同感受和反应,都做出了不同的决定。
但是到了大学以后,我小妹突然想要寻根,因为大学里面的同学对她的亚裔身份非常好奇。结果她修了东亚研究系,学了四年的汉语,在加拿大取得了律师执照以后回台湾当起了律师,用最地道的中文工作,让我们全家对她刮目相看。相反我的二妹一路不回头,她从MIT毕业以后就一直忙着做企业,所以到现在已经几乎听不懂中文。”
蒋佩蓉家中三姐妹的故事是一个非常典型的TCK样本,建议大家仔细看看,基本涵盖了TCK对于新文化、言语、和环境的不同反应。有认同母语的,有拥抱第二文化的,也有由于遭到歧视而厌恶母语文化的。但是从她们成年后的转变也可以看出,这种认同也是运动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每个TCK都会做出自己的选择。
蒋佩蓉三姐妹
03.
养育一个TCK是对父母智慧的考验
TCK作为一种国际流动人口的现象,其实存在了很多年。但很多人包括TCK自己,不会意识到这个课题。TCK们有很多的优势,但TCK在成长过程中有更多的困惑,养育一个TCK也注定有许多挑战,是对父母智慧的考验。
父母们首先要搞明白,你和你孩子的生长环境有一个本质不同:你生于一元文化环境,他生于多元文化环境。1.0和2.0版本能一样吗?
他面临的问题,可能你完全超出你的经验范畴,所以就不要再纠结于“文化背叛”这种问题了,看清现实,理解你孩子作为TCK的处境先。
第一,你孩子的华人面孔无法改变,他的英语说得再地道,也会被外国人打上“中国人”印记,往往一代移民想拼命保留这个印记,二代想拼命甩掉这个印记。但这是种族,跑不了。
Zootopia为什么这么红,就是它特别生动地展示了人(mei)类(guo)社会本质还是动物园嘛,我和你“不一样”,首先是长相“不一样”,这决定了种族,决定了人和人交流和交往的一切前提。这是你孩子必经的“外貌认同”;
第二,你孩子学校里都说英文,作业要写英文,将来申请大学、找工作,都需要英文思维,干嘛一定要求他看见瀑布的时候一定要会说“疑似银河落九天”而不可以说“Amazing”啊?即便是我们土生土长在中国,被好莱坞、迪士尼、美国总统大选轰炸得还少吗?一种语言背后就是一种文化,哪种语言强势就是哪种文化强势,英语是强势语言是毋庸置疑的了。所以这是你孩子必经的“语言认同”;
第三,你的孩子将来多半是要成为英文思维主导的了,没准在你精心培养下也是中文思维,但无论结果如何,这都是他内心经历了两种甚至多种文化在内在经过筛选、整合,才最后形成自己的第三文化的,这就是来之不易的“文化认同”了。
这就是TCK们悲催的现实:他要面临的是长达一生的外貌认同、语言认同、文化认同的文化苦旅。
相比之下,一元文化长大的孩子们从某种意义上要幸福多了,因为他们人生路上基本不会有“自我认知”这种烦恼。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样的终极追问动不动就出现在TCK的脑海中,据说这会在孩子中年后显得尤其突出。
但是!你们知道,我一定会有“但是”的。
怎么办?TCK的父母们,难道就此懊恼地躺倒吗?当然不,说了一大堆困难,我们怎么能不说TCK的好处呢?
04.
关于TCK的养育解决方案
你要做的第二件事是:找到解决方案。
一、自我认知和归属感问题
TCK最没有归属感怎么了?《Third Culture Kids》一书的作者已经说了,TCK的归属感只能来源于跟他背景相似的人,也就是TCK跟TCK最有共鸣。从视野和格局来看,只要父母的教养方式不是特别自卑或特别民族主义,TCK们都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的。反而,多元文化背景的孩子,一定在各方面都比单一文化的孩子要有优势。TCK们也会跟TCK特别有共同语言。
至于孩子的自我认知,这个问题恐怕是没有最优解的,只有取舍的问题。身份认同在全世界各种族都是大问题。这样的问题若引导得当则有所裨益,然而如若父母过分纠结反而对于子女不利。父母坦然接受,则子女也坦然。
有时候,华人在美国“融入”主流社会是一个伪命题,“融合”才是正道。
因为从感情上来说随着小孩融入新文化还是坚持老文化是个两难问题,很难有解。所以我建议大家放弃从感情角度来考虑,转而从功利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只要哪个文化对孩子好,哪个语言对孩子好,咱们又有条件接触,咱们就学。
二、文化歧视问题
无论是在国际学校还是已经去了国外,文化歧视绝对是客观存在的。这个问题,在美国长大的TCK回国会遇到,在中国长大的TCK去美国也会遇到,在人类社会还没进化到世界大同之前,这是一个大家必须面对的问题。
有时候,孩子们尤其是青少年,绝对是一种天真而又残忍的存在。学生们之间的歧视,比成人世界更加赤裸裸。
比如刚到美国的新移民孩子,会被嘲笑为“Fresh off the boat”。
面对歧视怎么办?就像“幼儿园孩子被打了该怎么办”一样,让深受儒家文化熏染的亚洲父母们一筹莫展。
知乎上某位网友认为:文化歧视,就是多元文化语境下养育孩子的代价。千万别又让孩子尝试完全融入某个单一群体。而是给他培养精英意识与国际意识,让孩子深刻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自己生来就该用更高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知道“懂得理解他人的人类数量远比教科书上写的少”。
华人父母千万不要把孩子被歧视或被孤立的原因归结为他自身不努力,或者训斥一番,一定要避免孩子的自责,帮他们建立自信,和明白理性对待这一切的必要性。并且,要多带他到不同圈子里让文化碰撞,不要长期拘泥于一个圈子里,身体力行地让他明白自己的更高的视野,从而把那些歧视不屑地踩在脚下。
而我个人的建议是,面对歧视时,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中国孩子也一定要学会“发声”,并且是有理有据,有礼有节,通过合法渠道的发声。
今年的数万华裔在美游街声援“梁彼得案”事件,最后从15年到5年缓刑,足见一个群体在异国他乡的权利,本来就不能指望靠对方是圣人来施舍,而要靠自己去争取。中国人吃了太多“沉默的模范生”的亏,而缺乏发声、辩论、演讲的艺术,这一点,在即将踏入美国或国际社会的时候,有智慧的家长需要早做准备,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软实力。
三、亲子沟通问题
“妈妈,这个事情你不懂的,因为你是中国人。”这是“TCK妈妈受刺激”排名第一的时刻。随着孩子年龄渐长,很多小留学生的妈妈们会觉得,自己好像在慢慢失去孩子,文化和语言的鸿沟越来越深。
事实上,如果你没有办法把孩子变成完全的中国人,那么你可以试着把自己变得更美国。
因为绝大多数时候,父母想要TCK学祖辈的语言,学祖辈的文化,有时候并非是多么理智的想法,“孩子继承的只是父母的怀旧和乡愁”罢了。
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博士张薇建议,有的妈妈在孩子进入国际学校或者出国留学后,也开始学习英语,我觉得这非常值得鼓励,相似的经历能成为你们关系的粘合剂。
当你也经历过学习英文的困难,当你熟悉了西方人的思维习惯的时候,当你们看一部英文电影,同时笑出来的时候,你和孩子之间的差异会缩小,你们在另一个文化中找到新的相同点。
四、中华文化“传承”问题
话说大家这么放不下中华文化,能不能三句话里把中华文化的精华说明白?可别告诉我是功夫书法包饺子哦。说句大实话,身在这个文化中,我们是闻不出这里面的香臭的,只有跳出去了远距离观望,你才能明白这里面的好。而你要试图让你的孩子明白你的乡愁,是多半行不通的。
所以,与其逼你孩子认祖归宗,还不如先把这个问题放一放。与其说教,不如引导,哪一天你的孩子能自发地爱上中国文化,那才是厉害。我觉得还是培养孩子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最重要。
真正栖息着中国文化的是思维方式。遇到不同的事情,你可以告诉孩子关于中西方的不同思考方式。也可以鼓励孩子阅读有趣一些的中文书籍,等到阅读中文的习惯养成了,就应该可以自己找书来读或者上网去看东西。中文和中国文化不应该成为父母强加给孩子的东西,这样反而容易形成逆反,到最后变得排斥中国也有可能。孩子如能最后自愿去发现这样一个更大的世界,那才是更优选择。
05.
是TCK,更是国际公民
未来的世界将属于TCK,因为这个世界正在快速的国际化,需要更多的TCK来解决因为各种文化冲击而带来的挑战。TCK是天然的外交官,因为他能够跳出主观和偏见,用理智而客观的眼光去看一件事,而比单一文化人的视野更丰富。从这个意义上说,TCK就是未来的国际公民啊。
最后的结尾说几句大道理:真正优秀的人是不分国界的,因为他们真正超越了地域、民族、国界的局限,而不优秀的人只有带着各种各样的地域烙印才能给自己安全感。花那个功夫忙着去区分什么香蕉人、鸡蛋人、菠萝人,不如多花一点功夫,开放一点看世界,你终究会发现,多元文化是很疯狂,但也很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