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是无法被剥夺的。
执笔:明珠
定稿:苏子后
睡眠是宝宝能否健康发育成长的关键,可是谈及睡眠,多数宝妈面临的问题接踵而至,其中尤以睡眠入睡困难最为常见,到底是咋回事呢?
案例
丽丽夫妇是一对工薪族,他们白天都忙于工作,只能在晚上与孩子共度亲子时光,由于下班时间较晚,他们又不想错过宝宝的童年陪伴,于是总会选择在晚上陪孩子玩闹,再哄孩子睡觉。
久而久之,原本八九点睡觉的宝宝,逐渐开始晚睡,甚至经常熬夜。对于正处在上幼儿园的宝宝来说,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是非常重要的,可是由于长期晚睡,孩子白天的精神状态很不好,个头也比同龄人矮一些。
文中配图均源于网络,图文均无关
丽丽在向儿童医生请教后才得知,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出在自己身上——熬夜晚睡。由于自己长期晚睡,导致宝宝也习惯性熬夜。
医生称,晚睡容易影响孩子长高,一般来说,晚上九点后,儿童分泌的生长激素会明显增加,十点左右达到分泌高峰期,如果晚于十点睡觉,生长激素会分泌不足,而一个人的身高取决于睡着时生长激素的分泌量。
当然,并不是身体每天晚上九点开始准时分泌生长激素,它必须在深度睡眠下才行,如果孩子只是躺着没睡着或者尚未进入深度睡眠状态,生长激素分泌量会大幅度降低。为此,睡得越迟,对身高发育越不利,通常人在入睡后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失眠对身体健康的伤害不言而喻,尤其是正在长身体的孩子,睡眠能力弱的解决迫在眉睫。如果睡眠不足,次日会感觉到头昏脑胀,注意力很难集中,大脑运转得很慢,思维能力也会受到限制,学习效率降低,成绩直线下降,并且记忆力会减退,反应变得迟钝,容易出现神经衰弱的问题。
据美国睡眠基金会发布的睡眠指南指出,6~13岁儿童的最佳睡眠时间应为9~11个小时,而据统计,我国约有四分之一的儿童存在睡眠问题,这部分孩子的发育状况明显落后于普通儿童,甚至伴有情绪异常的问题。
睡眠能力弱怎么回事?
每个人都有失眠的经历,如果是偶尔失眠,或许过了几天,就会恢复到原来的正常轨迹,而长期失眠患者可能陷入一个怪圈,那就是越来越难入睡,因为糟糕的睡眠体验让其内心恐惧、紧张不安,并且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身体出了毛病,紧接着胡思乱想,导致失眠状况加重,最终彻底丧失入睡能力,开启一条寻医问药的不归之路。
睡眠是人类必备的生理过程,是维持健康的关键,一般而言,睡眠的产生不需要任何条件,一旦睡眠机制启动,人就会自然而然地进入睡眠状态,良好的睡眠表现为入睡顺利、睡眠过程良好、睡醒后清爽舒适。
可是睡眠能力弱的人群可能存在入睡困难、睡着后频繁惊醒、深度睡眠时间短、睡眠质量差等问题,影响因素包括情绪、睡眠环境、身体健康、生活习惯等等。一旦因某些偶然因素对睡眠认知出现偏差,则会衍生出对失眠的恐惧和焦虑,进而陷入失眠的怪圈。
对于年纪尚小的孩子来说,睡眠能力弱可能是熬夜晚睡导致的,也可能是幼时的一个哄睡习惯造成的。
一个哄睡坏习惯,可能影响宝宝的睡眠能力
眼观日常生活中,多数妈妈喜欢抱着孩子哄睡,让娃在摇晃中入眠,其实,这种方式很难让孩子适应往后安静平和的睡眠,甚至长期内都无法很好地入眠。
长期摇晃入睡,会使娃养成在运动中睡眠的习惯,也就是说,他们后期可能因为得不到这种运动刺激,而难以达到睡眠深度和修复性的睡眠。
而宝宝年龄越小,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越弱,睡眠规律更加依赖于最自然的内部调节,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身体放松的状态下,去轻抚孩子入睡,尽量不要抱在怀里摇晃。
对于宝宝而言,睡前的仪式感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规律的作息,父母可以通过讲睡前故事、唱摇篮曲等方式暗示宝宝该入睡了。一项研究指出,孩子在0~3岁时的睡眠质量对今后的发育至关重要,并且影响是不可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