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缘!他们毕业于北京同所高校,从事同类职业,都入职新华社、北京日报社!

北京印刷学院办学60余年的历程中,为社会和行业培养了一大批品德优良、综合素质高、行业基础扎实、社会适应能力强、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为国家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为首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校期间就在心底埋下了一颗记者梦的种子,并在努力下发了芽、开了花。电视屏幕里,他们站在最前沿播报当下热点;重要会议上,他们手持话筒代表大众发问;报刊杂志里,他们访问名人、传递信息……在这些北印人眼里,是记者这个职业让他们学会了担当。

郁玮:为了梦想,我时刻准备着

2005级编辑出版专业的郁玮,从小就梦想成为记者。出于对新闻的喜爱和向往,她来到了与传媒行业密切相关的北京印刷学院。之后,为了离自己的梦想近一点,她选择加入了北校区的广播台,在那里她遇见了许多同样对媒体拥有浓厚兴趣的朋友,"我们并肩学习,克服困难,想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努力做成毕生的事业。"

2009年毕业后,郁玮进入了新华社工作。刚入职时她只是一名行政人员,但还是因为多年以来的梦想触手可及而感到欣喜,现实的压力也激起了她的斗志。在认真思考分析了自己的不足后,郁玮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抓住机会征求前辈的同意,旁听学习。终于,在新华社工作的第三年,她通过了新华社驻外英语考试真正成为了一名记者。

在23岁时,郁玮踏上了巴以冲突的核心区域耶路撒冷的土地,在那里从事了三年战地记者的工作。在耶路撒冷驻外工作期间,她长期关注巴以局势、中以关系及犹太文化相关话题,并在两次巴以军事冲突期间,多次前往战地一线采访。由她采写的《以色列借助科技创造节水农业奇迹》得到中央领导同志批示。

能在自己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拥有战地记者的经历,郁玮觉得自己非常幸运:"我和大多数怀抱着新闻理想的人一样,都有一个战地记者的梦。"同时,亲历战争,直面生死,见过火箭弹的爆裂,体会过催泪瓦斯的刺鼻,直面过残忍的恐怖分子……这些残酷的经历也让她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回国后,郁玮继续关注中外交流、国家安全等话题,就外资企业在华发展、经济指数国际话语权、国家形象外宣等采写多篇内参报道。2017年,她参加央视一套记者节特别节目,荣获了第四届全国"好记者讲好故事"优秀选手称号。她说,"如果祖国或国社需要她再次奔赴战场,我将义不容辞地拿起纸和笔,挎上相机,时刻准备着。"

武红利:做记者,从未后悔过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对于2012级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北京日报社记者武红利而言,做记者,是她从小的梦想。即使刚入行做社会新闻记者时,火灾现场、车祸现场、维权现场……哪乱往哪跑,地铁、商场、马路牙子……在哪都能写稿。为了采访淋过雨、泡过水、挨过骂,但她从没后悔过。同时,她也感恩这份职业,让自己有机会走入不同的人生轨迹,为社会进步尽一些微薄之力。

张骁:不忘初心,坚持梦想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同为北印学子的新华社北京分社记者、2008级传播学专业学生张骁也对自己的职业感慨颇深,"用笔尖将阳光引进昏暗角落、将掌声送给可赞之人。哪怕理想卑微,但脚步和信念胜过惶恐和怨艾,无论年龄几何,身居何处,愿不忘初心,始终要求自己做对社会、对国家有用之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些来自北京印刷学院的记者,奔走在热点的一线,坚持做着一些微小的事情,用心中的镜头,用手里的笔和纸,记录着社会的发展,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也传播着北印拼搏向上的声音。

本文素材来自:北京印刷学院官微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