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上我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熊孩子”,让人恨得牙痒痒,恨不得帮他父母去教训一顿。但如今这个时代,你若真是动手去教训一个孩子,那你可能会被键盘侠的吐沫淹死。当代教育似乎特别痛斥“棍棒底下出孝子”那一套。
但有了孩子以后,你发现没有惩罚的教育,真的太难了!我记得我家孩子小时候总喜欢把手插进电源插孔,好几次看到了及时跟他说,他都没记性。后来气得我狠狠地打了几下他的手,再也没敢碰过。感觉有效地打孩子,其实是让孩子更懂得底线,避免他反复试探。
我自己在心中一直这么想,但也担心是不是想法过于偏激,直到有一次青少年心理专家李玫瑾教授在《圆桌派》这档节目中的一番话,找到了理论支柱。
孩子该打就要打,除了爱孩子之外,还要让孩子有敬和畏,敬来自于怕,得先怕,他才会敬;他不怕,就不会敬。——李玫瑾教授
李玫瑾教授在节目中强调,打孩子的不一定就是坏父母,在3-6岁是立规矩的关键期,如果6岁前管不好,到了12岁想管也管不了。李玫瑾还强调6岁前管孩子,顶多是在地上撒泼打滚,但是等孩子长大就可能用离家出走来要挟你,所以让孩子懂得敬畏非常重要。
曾有家长哭着问我:‘为什么那么小年纪的孩子会自杀?’我回答:那是因为孩子知道你爱他,他在用你给他的爱威胁你,他其实并不知道死的真正含义。——李玫瑾
孩子可以用爱威胁父母,可是将来谁又会受到他的威胁呢!所以说让孩子受到惩罚很重要,惩罚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以后不犯错。这让我想到了郭德纲对于郭麒麟的教育,可谓是有异曲同工之处。
你把他骂够了,他出去之后就没人再骂他了。你说你骂他好还是让外面人骂好,还是你把他管好了,大了就知道好处了。——郭德纲
这句话可以说相当有道理,看过人生百态,经历过世态炎凉的郭德纲更懂得只有把郭麒麟的行为举止规范好了,未来到社会上才能少挨骂!或许小时候郭麒麟也怨恨过严苛的父亲,但长大后他总会明白父亲的用心良苦。
就好像很多人只知道傅雷是一个疼爱孩子的父亲,却不知道在他儿子小时候,因为练钢琴的时候偷懒,假装练琴样子,其实偷看小说,傅雷一拳头就打了上去,直到多年后傅聪还会说“爸爸打得我真痛”,但依然没有影响他们后来父子的感情,还有了感人至深的家书。
当然很多人会说这都是传统的观念,打孩子确实有效果,但并没有太多好处。但哈佛大学的教育博士王涛却给了不同的答案,他提出恰当地打孩子,不但能够让孩子内心更坚强,还能给孩子一道隐形的约束力,孩子对于自己的错更容易记得住。
当然打孩子也是有讲究的,首先绝对不可以从发泄情绪的出发点去打孩子,如果你不能确定这一点劝你别动手。其次打孩子要有一个特定的工具,比如戒尺,打孩子手心就好,而不是对孩子拳脚相加。最后,对孩子所有的惩戒应该基于行为习惯、教养的出发点,而不是因为孩子学习不好你就打!
而且你要在家中立好家规,跟孩子一起制定,这样对孩子来说更公平,也有知情权。同时也要让孩子知道哪些行为是不可取的,可能只是说教,孩子记不住。所以我建议家长可以给孩子看一些有关行为习惯培养的绘本故事,让孩子内心知道好坏,也能用故事暗示孩子养成好行为好习惯,尽量少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