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鸡娃”,我们全家去了美国

2014年初,我女儿在北京出生了。从怀孕开始,空气问题一直是我的心病,即使每天推着孩子出门下楼晒个太阳,也要查查空气污染指数才能决定。

这种隐隐的焦虑有一天突然就达到了顶点,因为婆婆善意地提醒我,该考虑入园报名和排队了……

我和先生终于一起坐下来认真讨论,关于家庭的未来规划和可能的职场选择。恰逢先生遇到工作调动机会,几个月后我们一家人都搬到了美国。

文/Helen

编/Daisy

图/Pexels

家庭主妇 or 回归职场

刚到美国时,女儿只有11个月大。之前在国内一直忙于工作的我,突然成了家庭主妇。

一个人带娃的妈妈肯定都知道,要趁孩子睡着才能抽空准备辅食、收拾家里以及顺便塞口饭。常常是饭弄好了还没有坐下来准备吃,孩子又醒了。就这样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这些琐碎的烦恼和郁闷隔着时差,跟国内的朋友也无从说起。熬夜我并非没有经历过,多年的会计师事务所工作,高强度的工作、加班甚至通宵都是家常便饭,但不得不说,当妈妈——是我做过最困难的事。

受困于生活的现实,让那时的我身体和精神上都承受了莫大的压力。期待的生活、所谓的人生价值,到底在哪里?最困难时,我时常会反问自己:当初搬到美国的决定,是不是错误的。

所幸女儿成长得很好,在她18个月以前,每天都有妈妈的陪伴,我对生活的不适应也在女儿的茁壮成长中慢慢消散了。

到美国七个月后,我回到了职场。

这份工作与我在国内从事的职业有相当高的一致性。如果单从工作角度而言,我适应得很快。但很快我发现,最大的挑战是源自中美文化差异带来的冲击。

我作为一名新员工、新移民,加入到一个全西式文化的小团体,很难和已有的团队建立联系、进行有效的沟通。

在国内工作时,我所在的团队并不提倡工作时闲聊,会被客户认为不专业;但到了新团队,好像我不加入这种闲聊,就是不够积极,缺乏团队沟通能力。在自我评价时,中国人特有的谦虚,有时候也会被解读为能力欠缺……

这种例子比比皆是,虽然我内心提醒自己可能是文化差异的原因,但依然带来了很痛苦的工作体验,甚至对自己的三观都产生了怀疑。

慢慢到了第二年,陆续接触了其他同事,我开始体验到自己是可以和美国同事有效沟通和建立良好的关系的,加之度过了文化冲击的痛苦期,基本能够愉快的工作,也不再怀疑自己的三观。

之后我又换了第二份工作,至今已经大概有三年的时间。很幸运在第二份工作中,我遇到了非常好的团队、领导和同事,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带领团队解决了几个不小的苦难,高效的工作质量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和团队同事在共事的过程中也逐步建立了信任,得到了平等的尊重,并很快升职了。

总体来说,我个人的状态很好、更加自信了。现在偶尔回想在美国工作的第一年,可以自认为比较客观地说:我所遇到的第一个团队可能对我持有偏见、在相处和沟通中都不算友好,多少利用了中国人普遍的“隐忍“。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那天看到微信朋友圈很多人转发的一篇推文——“我只是生了孩子,为什么整个社会好像都在惩罚我”,我也联想到了自己。从自己应聘和观察其他招聘的体验来看,“妈妈”这个身份对美国求职女性的影响似乎没有那么大。我的感受是招聘公司没有因为求职者的年龄、婚姻状况或者是否生育而区别对待,当然,基于这些原因的区别对待也都是法律明令禁止的。

至于“中国”妈妈求职,国籍以及移民身份会对能否拿到工作许可有很大的影响。对于辅助性岗位,如果招聘公司不愿意承担额外成本为员工申请工作许可,中国应聘者就难以得到机会了。

但说起工作和家庭兼顾是不是“伪命题”,我不敢说自己有发言权。和全职妈妈相比,我作为职场妈妈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少。

我第一份工作的通勤时间很长,包括工作外出,单程50-90分钟不等;有一度仅单程甚至接近了百公里。为了能保证每天和孩子有2-3小时的亲子时间,不得不主动和公司提出,协调到早7晚4的工作时间,真的可以说披星戴月。晚上孩子睡后,我还要加班到深夜完成剩余的工作,忙季的时候是11小时只是标准的工作时间。

有次忙季过后的一天晚上,女儿在我的书桌上摆弄键盘,自言自语地学我的语气:“拜拜,我要去工作了!”那个瞬间,我又想笑又心酸。

为了职业发展,重返职场后不久后我又开始备考行业的资格证,以及漫长的兼职MBA修读。学习、考试始终是悬在我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种压力之下,我的情绪也难免受影响。

女儿3岁左右的圣诞节,我没有控制住情绪对女儿大声讲话,事后向女儿道歉说:“如果你不开心就打妈妈的手一下。”她想了想,摇摇头说:“我怕让你疼了。”我心里的泪默默地流成了河,孩子对父母的爱真的是更深更纯粹的。

因为工作和学习的原因,时常需要加班、偶尔也会出差,难以保证足够的陪伴时间、有时候陪伴也不算高质量,我在内心是对孩子有很大的愧疚感的。

针对这种愧疚感,我曾经在最初工作的时候和一位事业非常成功的美国女上司浅谈过,她的回答(大体)是:这就是普遍的现实,接受它、向前继续走下去。

她的这个答案我始终没有认同、也难以做到,这可能也是中美文化差异的一部分吧,中国妈妈对子女有更多的奉献精神。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Ad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为女儿选私校

女儿在她的第一个美国的托儿所(daycare),上到四岁七个月。我当时选择这家托儿所的主要原因是:作为经营多年的连锁幼儿园,其他家长的评价相对比较好;有全天视频监控,可以随时查看孩子的情况;距离住所和爸爸的工作地点近。

刚入园时,女儿没有过集体生活的经历,也完全不会英文,我只教会她“no”代表不可以,以防她遇到危险时听不懂老师讲话。

入园最初的一个月,她哭得很厉害。后来逐渐适应了幼儿园的节奏,语言学习得也非常快。我很感谢幼儿园的老师对她的细心照顾。

从四岁七个月开始,女儿在一家私立学校就读(Pre-Kindergarten),入学报名时有简单的面试。现在女儿已经六岁多,成了一年级的小豆包。

相比当初选幼儿园,选择现在这所私校,我的考量具体了很多:首先,这是一家新开设的私立学校,硬件环境比较好,也相对安全;其次,师生的比例低,其他学生家庭的整体水平包括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会相对好一些。

另外我比较看重的是,这个学校设有中文课程,孩子可以增加一些学习中文的机会。在学业方面,私立学校的教学通常比公立学校超前一年,学业方面可以打好基础;学费水平适中,大概三万美元左右,每年还有合计约三四千美元的课外课费用以及其他杂费。折算成人民币,和目前北京、上海的一些不错的民办双语学校学费差不多,家庭不会有太大经济压力。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不过,按照最初的设想,我和先生计划从三年级开始把女儿转回公立学校,上AP Program(可以理解为快班,需要提前参加考试),希望这样达到避免频繁给孩子换学校、又能兼顾学业的效果。但自从去年参观了学区的公立小学,加上今年爆发了全球疫情之后,对于未来是否回到公立学校系统,我又产生了疑问,至今也还没有决定。

总体来说,刚到美国时,基于简单的网络搜索和与其他华人沟通的了解,我对于本学区的公立学校还算认可,特别是了解到公立学校的AP Program口碑良好。但随着在美国生活的时间越长,我开始逐渐感觉到公立学校的环境相对复杂一些,小学低年级甚至中年级的教育差强人意。作为移民群体、少数族裔的家长,很难免担忧孩子在公立学校是否会面临霸凌、歧视、甚至人身安全问题。这些担忧,加之女儿在私立学校的体验一直比较好,目前处于一种由奢入俭难的状态。

说到对理想学校的预期,身为父母肯定第一考虑就是能够为学生提供安全、平等、相互尊重的学习环境。学业方面,希望有负责任的老师,帮助孩子在学业上达到能力范围内应有的水平;同时,最好也有丰富的课外活动,鼓励和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疫情带来的家庭教育思考

由于疫情的原因,学校从3月中开始远程教育,我和先生也同时开始居家办公。最大的挑战是真的难以在兼顾工作的同时,帮助一个六岁的孩子有效地远程学习。这一段时间,完全体验到了学校的作业是留给家长的感受。

网课上下午都可能安排,每天时间都不一样,家长需要提前帮孩子打印上课用的材料、调试网课设备等。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花样百出,比较常见的阅读、数学还好,科学课还有拍植物视频之类的任务,可能提交的只有几分钟,但家长和孩子一起可能得搞半天。还有更加崩溃的是体育考试,竟然搞视频寻宝游戏。

因为孩子还小,我和先生两人需要轮流全陪。同时还要协调自己的日常工作、随时可能冒出来的电话会议。有次我正在开电话会,女儿突然就冲进书房来找黄色的三角形……还好工作伙伴们都可以互相理解,缓解了尴尬。

除了显而易见的日常挑战,家长和孩子的心理压力也都非常大:长期试图兼顾工作、协助孩子的网课和辅导作业,家长更容易烦躁;孩子没有和同龄人相处,面对烦躁的家长,也很容易杯弓蛇影。

这样的故事相信每个经历过远程教育的家庭都有深刻的体会。

出于孩子学习和家长工作的现实考虑,我们没有其他解决方案,也没有考虑过回国。熬过了3个月远程学习之后,又勉强度过了2个多月的暑假。幸运的是,私立学校新学年还是正常开学了。

虽然最初有非常多的顾虑,学校的开学安排也诸多不尽如人意,但是目前来看,孩子很快适应了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的新模式,在课堂能够专注地学习,精神状态更好。作为家长,我也终于能够高效地完成工作和高质量的陪伴孩子了。

当家长们为如何兼顾工作和孩子的家庭学习而烦恼的时候,一位校长的建议在网上流传开来,被全世界数十万学校和家长分享。题目是:“不要试图成为超级英雄(Stop trying to be superheroes)”。这位校长在看到了大部分家庭的焦虑后,提出:家长一边辅导小学年龄儿童进行远程学习,一边在家工作,是“绝对不可能”的……人们需要放下这些担忧或内疚。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学业方面,我和先生都没有未竟的心愿,所以不希望做传说中“鸡娃”的家长,或者被”输在起跑线“的焦虑驱使。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我们最初决定离开北京、搬到美国的部分原因。

我始终期望孩子以后,能够成为一个热爱生活、能自食其力的普通人。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希望为孩子提供好的学习机会,也会为孩子报兴趣班,但是都会征求女儿的意见,不强求。至少目前来说,学业方面我和先生对孩子的要求就是“尽力”,兴趣爱好方面的要求是“不半途而废”。

在美国生活的这几年,我最深的感触是,大家可以成为一个普通人、并且过着好的生活。如果非要拔高一些说,就是价值观更多元化,衡量所谓成功的标准并不唯一。

在我的同事中,也不乏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大学毕业生,但是同样可以在职场实现自己的价值。当然,我在美国生活的时间尚短,接触的人也不多,但是至少目前的体验让我感觉焦虑在可控范围之内。

当然,处在华人家长群里中,还是难免会攀比,多少也会焦虑。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不知道自己的教育理念未来会不会改变……希望自己能够一直保持初心吧!

标签: 美国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