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新闻记者郭登攀 时继凯文/摄
如果不是自己转学,通常孩子的小学生活会在一个学校里平稳度过。但对于哈尔滨呼兰区康金镇第二小学的四百多名学生来说,能在自己的学校里学习,竟成了一个望眼欲穿的梦想。
2017年,该校盖新校舍,学校承诺学生们当年即可搬进新教室学习,没想到,这一等就是三年多。其间,师生们换了两所学校“借读”,由于“借读”的学校教学楼不够用,一些教室是由多功能室、教师办公室改造的,不少桌子是长方形、六边形的,学生们上课只能侧坐。
A
承诺当年搬进新校舍 结果一等就是三年多
28日,记者来到哈市呼兰区康金镇第二小学。一座五层高的教学楼矗立在校园的一角,很是气派,整洁的校园、红色的跑道,如果不是家长之前的“投诉”,这里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一座新建的学校。然而,现实中的校园却空空荡荡,没有一人。
说起新建的第二小学,家长们抱怨连连。高大娘的孙子今年7岁,刚上一年级,“我家住得比较远,为了能让孙子上学近点儿,在第二小学附近租了房子。没想到,房子租了,学校却去不了。这么小的孩子,我们不放心他自己走,所以每天都打车接送。真不知道,这个新学校为啥盖得这么慢,三年多了还没有完工。”
记者又采访了放学回家的母女三人,白女士每天都要去第一小学接送自己的两个女儿,一个在四年级,一个在六年级。“为了让她俩上学,我现在全职在家,每天接送两次,根本啥也干不了。我记得这个学校是2017年盖的,当时,学校承诺当年可以回来上学。结果,我们这一等就是三年多。刚搬走时,孩子们在呼兰区康金第三中学‘借读’,读了两年,又被迫到第一小学‘借读’,整个小学只有六年时光,孩子们却在外‘漂泊’了三年,不知道明年能不能搬回新学校。”
B
六边形课桌 学生们长时间侧身看黑板
董大娘的外孙女今年12岁,上六年级。她说:“现在,第二小学的师生们都在第一小学‘借读’,离这儿将近2公里,孩子们上学特别不方便,每天得走将近半个小时才能到。夏天还行,一到冬天,天冷路滑,就得打车,每天两趟,每趟5元,三年了,我们光打车费就花了不少钱。”
董大娘说,因为离家较远,中午只能给孩子带饭,每天的午餐几乎都是凉的。“这三年,孩子们‘借读’了两所学校,这哪里是上学?简直就像过家家!一小也没有那么多教室和桌椅,所有学生们都挤在一栋教学楼里,桌椅都不够用。课桌啥形状都有,有长方形的、六边形的,孩子们围桌而坐,根本不像个上学的样子。长时间侧身看黑板,孩子们的身体和眼睛不都完了吗?”
C
校方:因工程设计问题 新校园一直未通过验收
记者来到康金中心小学校(第一小学),在二楼的一间办公室里,见到了第二小学的由校长。
由校长说:“我们师生天天去看,天天在盼,期待着能早一天回到新校园,可现实情况不允许呀!我们二小有470多名学生,50多位老师,1-6年级15个教学班,我们是2017年10月迁出的,到现在还没回去。先是在三中‘借读’,今年9月又迁到了中心小学。这一下子多了五百多人,也给人家添了很多麻烦。中心小学将原来的多功能室、教师办公室改造成了教室,你看,我们这七八个人一起办公,没有单独的办公室。”
由校长带着记者看了几间改造的教室,道出了家长反映的桌椅形状不一的原因,“中心小学为了能够让我们这15个教学班的学生有地方上课,将自己原来的多功能室,比如美术室、实验室,还有教师办公室都改造成了教室,桌椅都是原来多功能室的,桌子也是形状不一,考虑到侧坐学生的身体及眼睛等问题,我们特意为学生们准备了可以转的小凳,听课时转向黑板,写题时再转向桌子。”
说起一直不能回迁的原因,由校长说,具体原因很复杂。“当时工程设计的工期也就二百多天,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一直没能回迁。现在比较大的问题有几点:一是没有水,据说当时工程设计是按平房自来水设计的,不符合楼房的标准;二是化粪池的设计存在问题,在没有使用的情况下是满的,如果学校投用,一定会溢出来;三是操场建设不符合要求,因为学校地势较低,为了达到标高,当时用了一些回填土,再加上铺的沥青下面没有做水稳层,路面不够坚固,一些工地拉材料的重型车走过后,会留下很深的车辙,还需要再修整,这些都是新学校没有通过验收的原因。”
至于何时才能迁回到第二小学,由校长说,这个他也不清楚,“这个工程不是我经手的,我们只能督促,今年肯定是回不去了,不知道明年学生们能不能搬进新的教学楼。”
龙头新闻将持续关注此事。
来源:龙头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