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的宝宝不跟父母睡,会缺乏安全感吗?培养孩子独自睡眠的方法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位跨国婚姻的妈妈“抱怨”跟婆婆之间不同的育儿观念 。

她举了一个例子:

她跟孩子晚上一起睡觉的时候,半夜要起来给孩子盖几次被子。而婆婆却可以自己在做美甲 ,孩子在一旁睡着了,肚子都露出来了,也不管。婆婆给出的理由是,孩子如果觉得冷 ,自己自然会盖被子的。

当时,这位妈妈觉得婆婆太不负责任。但后来这位妈妈发现,不光她的婆婆有这种观念,身边大部分的外国人都同意这个观念,还觉得她这位中国妈妈过于焦虑。

这引起了我的一个思考,我们中国妈妈是不是真的对孩子过于焦虑了?

“充满母爱”的中国妈妈

从我生大宝时,我记得姥姥就让我跟孩子睡一张床上,说孩子贴着妈妈,会有安全感。

那时候,我也是惊讶于母爱的本能。平时我是一个睡觉特别沉的人,就算打雷也不会醒。但是有了大宝之后,我一晚上会醒好几次,看大宝是不是安全,是不是盖好了被子。而且,对于大宝的声响极其敏感,一有风吹草动马上就醒过来。

还好,大宝还不到一岁,晚上就能够睡整觉,让我省心不少。

而二宝出生的时候,我也买了一张小床,本来想要让她独立睡觉,但不知是不是习惯了带大宝的那种方式,感觉放在小床上是各种不方便,后来弃小床不用,还是把二宝放到自己身边,反而心里觉得踏实了。

但二宝睡觉不如大宝好,一直到一岁多才晚上能睡整觉,而且必须要我陪着才睡得踏实。

二宝出生后,我得有两年晚上没有睡过整觉。我想这种经历是很多中国妈妈都曾经有过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此外,我家大宝是大概四岁的时候独立睡觉,而这个年龄,我身边认识的几乎90%的家长,还在让孩子跟自己睡。甚至到小学了,依然有很多孩子在跟父母睡。

而现在,我家二宝已经2岁8个月,她还在跟我一起睡,大部分时候睡得不错,但偶尔也会有起夜的状况。

一度我以为,在孩子睡眠这一块,我做得算是比较不错的,培养孩子的睡眠独立性也算早。

但是,最近读到一本书《可怕的两岁》,里面有一个章节是“向同睡一张床说不”。作者约翰·罗斯蒙德反对让孩子跟父母一起睡觉。他在书中还介绍了让一两岁孩子独自睡觉的方法。

这些刷新了我的认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亲密育儿法”的理论站不住脚

1、“亲密育儿”的源起是原始社会条件

我相信很多父母都被老人叮嘱过,要陪着孩子一起睡,才能让孩子有安全感。这似乎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种经验。而这种做法在西方国家也有很多的支持者,这被称为“亲密育儿法”。

在《可怕的两岁》中,作者首先驳斥的就是“亲密育儿法”,他认为“父母不和孩子在一起睡觉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及精神上的创伤”,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作者解释了在原始文化当中,孩子总是和父母睡在一起的原因是因为条件不具备,那个时候不可能有带有三个卧室的洞穴。

而当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在住宅当中拥有好几个房间时,孩子跟父母开始分床睡,通常情况下是分屋睡的。

我们首先不能把自然的选择与健康的选择混为一谈。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孩子对离别的焦虑源于父母

离别总会伴随一定程度的焦虑,也会引发孩子的恐惧情绪,这些是正常的。但如果父母是多愁善感的人,孩子就会强烈地感到不安。父母如果能够很好地处理这种焦虑情绪,孩子也会更快更顺利地度过这个焦虑期。

在离别中,从依赖他人变得自信自立,这才是成长的定义。成长表现为:在白天,孩子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站稳脚跟,而到了晚上,孩子能够自己入睡。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3、孩子的独立一般不会自然形成

罗斯蒙德说,有些父母认为孩子独立睡眠的问题可以在某一天奇迹般地自行解决,这常常是不能实现的。

如果爸爸妈妈总是逃避离别所带来的痛苦,孩子就永远都感受不到怎样才叫干脆的分别。如果父母不去面对解决这个基本问题,孩子不会学会独立。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问题还会演变成孩子健康成长的巨大障碍。

比如,常常跟父母一起睡的孩子,依赖性会比较强,这会阻碍孩子在情感上的成长。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孩子与父母分开睡有3大优点

1、能为父母腾出他们所迫切需要的自由时间。

这一点,我确实感同身受。比如,豆豆有的时候要很长时间才能够入睡,她又要求妈妈必须陪着她。当我有比较重要的事情急着去办的时候,就会觉得很焦急。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要做一点自己的事情,常常需要熬夜才能完成,这确实是一种负累。

如果孩子早早学会独自入睡,那确实可以给父母腾出更多自由的时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独立睡觉可以锻炼孩子应对离别的能力,提高其独立性和自主性,让孩子变得更加自信和自立。

3、让孩子与父母分房睡,可以加深孩子对婚姻的理解。让孩子明白,爸爸妈妈不仅是家庭中可以独立存在的一个整体。同时,在家庭当中,最重要的关系是夫妻关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罗斯蒙德告别无眠之夜法

仔细阅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对作者的观念整体是认同的。但是,要迈出让那么小的孩子独立睡觉这一步,在心理上确实有不忍的状况。

显然,这种状况很多国外的父母也遇到了,作者给出了解决之法-罗斯蒙德告别无眠之夜法。

1、设定好上床睡觉的时间,并坚决执行。

建议不要让孩子玩到筋疲力尽才睡,事实上,孩子睡得越晚,情绪越容易激动。

这一点我想也跟很多父母的观念冲突了。以前我也一直认为要让孩子把能量消耗完,才能够踏实入睡。但仔细回想,确实有的时候孩子过于兴奋,反而睡不着。特别是过了睡眠时间之后,孩子越玩越精神。

作者建议19:30~20:30之间是相对合理的入睡时间段。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上床睡觉前30分钟,为孩子进行“睡前仪式”。

这睡前仪式,我们家倒一直是在做。比如洗个澡,给孩子讲一段睡前故事,放催眠的音乐等等。

父母要做到睡眠时间到了,“睡前仪式”做完了,就让孩子躺下,然后给孩子盖好被子,说声晚安。哪怕孩子这个孩子会哭泣,父母也要毫不迟疑地离开房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3、如果孩子一直哭闹,那么每隔5分钟,父母需要走进孩子的房间,重新帮他盖好被子,并让孩子躺好。同时,安慰孩子的情绪,告诉他所熟悉的世界依然存在,父母在关注着他。然后亲吻孩子,在1分钟内离开。

如果5分钟之后,孩子还在哭闹,那么继续重复刚才的过程。

我认为这个环节特别重要。我把它理解为既重视孩子的感受,对孩子的情感作出反馈,但同时又讲究原则。这是训练孩子独立入睡时,保护孩子安全感的重要一环。

4、根据孩子的情况,延长去看孩子的间隔时间。

一般情况下,孩子会逐步改变在独立入睡时哭泣的做法。这时候,父母可以延长到每隔10分钟,或者你觉得合适的时间间隔,去看一次孩子。

如果孩子哭闹得更厉害了,那么还是每隔5分钟进去一次。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5、如果孩子半夜里醒来,同样是每隔5分钟,去看孩子一次,直到孩子再次睡着。

这个方法,只要父母坚持下去,孩子最终都会形成独立入睡的习惯,而且,孩子也不会觉得自己失去了安全感,被父母所抛弃。

成为父母,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就像陪孩子睡觉这件事,我们认为的好,是否真的对孩子好,是值得思考的。我们在学习中,不断改进,成为更好的父母。

对于让孩子独立睡眠这件事,大家的看法如何,也欢迎各抒己见。

父母是个需要不断学习的岗位,我们自己的育儿经验常受到各方面的限制,读经典读专家的书,是快速提升父母能力的好方法。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