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工作就填灵活就业。”
“辅导员说,不就业也没关系,只要三方协议上有正式的盖章,就算是完成就业。”
每年,国内各大高校都会陆续发布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多数高校的就业率高于95%,有些高校甚至高达98%、99%。
每年7月都被称为“最难毕业季”,然而毕业生哀叹的“就业难”现象却无法与光鲜的数据相匹配,是否表示就业率有一定水分呢?
01
高校就业率,水分有多少?
在中国的大学圈子里,存在一种公开的秘密,叫做就业率造假。
很多大学将“就业率100%”作为招生宣传的一大利器,但对于学生的角度来说,并不是如此。
尤其是在今年的就业形势下,100%就业更难实现。
“本科生就业率35.17%、签约率14.48%,研究生就业率48.53%。”
大多数人在看到这组数据时,可能会觉得它来自于某个不知名高校。其实,这是华南理工大学新传学院20届应届生的真实就业率。
在就业率上遭遇滑铁卢的不只是华南理工这一所高校,华东政法大学、西安理工大学也为了毕业生就业问题向校友发起求助,就业数据与往年相比相差甚远。
“就业率”数据到底有多重要?
对于高校来说,就业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核心评价指标,从招生计划、到专业设置、再到高校评估、经费划拨等,都与“就业率”有着多多少少的联系。
教育部曾出台规定,“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对连续2年就业率不足50%的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就业率连续3年不足30%的专业要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
高校和专业的社会评价和认可度首先看的就是就业率,这跟学校的美誉度息息相关。
02
网购来的“三方协议”
就业率“注水”,已经成为很多高校的潜规则,很多大学生都亲身经历过“被就业”。
学校为了拿到学生的三方协议,也是“煞费苦心”。
赵彤去年大学毕业,她出示了毕业前班群中的辅导员的通知。通知里写道:除升学的同学外,所有同学都需要上交签好的三方协议。
“辅导员说,不就业也没关系,只要三方协议上有正式的盖章,就算是完成就业。”
“没有工作单位的同学会找熟人在三方协议上盖章,或者在网上购买、去打印店打印来‘交差'”。她回忆道。
2020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达874万人,达到历史新高,比2019年整整多出40万。受疫情影响,高校面临前所未有的保就业压力。
在这种就业形势下,依然有很多高校达到了80%+、90%+的就业率,就业情况真的如此乐观吗?
从就业率计算公式上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总数-未就业毕业生数)÷当年毕业生总人数×100%。
今年在6月,教育部部署全面开展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核查工作。
为适应新形势,教育部组织专家研究论证,高校就业统计指标有了新的内涵,自主创业的范围加入了开设网店,自由职业的范围加入了互联网营销工作者、公众号博主、电子竞技工作者。
2004年,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60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联手开展统计方法研究,制定了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办法。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第一种是和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学校盖章后算作签约率。
第二种是签订劳动合同,算合同就业。
第三种被称作灵活就业,包括了自主创业和自由职业等形式。
第四种是读研。第五种则是出国留学。第六种则是定向委培生返回原单位就业。
如此看来,按照这样的统计方法,学生出国深造、升学读研、或是成为视频博主,都可以算进“就业率”中,想把就业率提高到90%以上,也并不难。
03
教育部:毕业证学位证发放,不准与就业签约挂钩
大学生“被就业”现象并非个案。
面对这种情况,6月17日以来,教育部启动开展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核查工作,印发《关于严格核查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各地各高校严格落实“四不准”规定,即:
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
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优秀毕业生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
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
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
今年9月,中组部、人社部等七部门近日印发《关于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推进行动的通知》,规范就业协议签订,高校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约,或劝说虚假签约,用人单位不得出具虚假用人证明,不得随意毁约,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不得参与签订不实就业协议。规范招聘市场秩序,依法打击“黑中介”、虚假招聘、就业歧视等违法违规行为。
有网友表示“大快人心”,对于遏制高校就业率注水的行为有一定的作用。
还有一部分网友不以为然,他们表示,说了也白说,“学校听进去算我输”。
如何减少就业数据造假的可能性?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建议:
一方面,不再由高校自行统计、上报就业率数据,而由专业的第三方跟踪统计毕业生就业情况,作为评价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重要数据,引导高校将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延续到学生毕业之后。
另一方面,应由教育部门主导开展大规模的雇主调查,调查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胜任能力评价情况,以此作为评价高校教育质量和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