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老师让家长批改作业的话题持续发酵。由此,学生作业太多的问题再次成为家长口诛笔伐的又一个热点。
有位家长抱怨,女儿正在读初一,哪怕她天天奋笔疾书,每天作业也要做到12点。初中刚刚读2个月,已经生了2次病了。
昨天数学作业,老师更是布置了“全品作业本”,多达12页。孩子从11点到12点半,做完了8页。
家长心痛女儿,让孩子去睡觉,又用了1个半小时的时间,写完了剩下的4页。其中还有一些不会做的。
这位家长声称,孩子的语文和英语都不错,就是数学有点弱,平时都是家长自己在辅导,发现错误后给孩子讲解。
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情况,绝大多数作业做到极晚的学生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问题,通常情况下,问题基本都出在这么几个方面。
l平时作业的累积
这位家长数学老师布置的“全品”作业多达12页。然而全品整本作业本不过130多页,每天12页,哪怕数学老师疯了,她的教学进度也不可能跟上。
这意味着不到2个星期,学生就可以做完全部的作业本,完成这个任务的前提是老师在2个星期内完成整个学期的教学任务。这可能吗?
唯一的解释是这12页作业是一个单元的总练习,老师的要求是根据平时的教学进度完成相应的作业,一个单元结束后老师要收。(不然学生不会做)。
很明显,这位同学平时根本就没做,到了一个单元结束,在一天内完成其他同学一个单元的作业,这不做到晚上2点才真的没天理了。
l订正太多
订正,所有学生都会碰到,并不应该成为什么大问题。但订正一旦过多,问题就大了。首先订正多,说明错误多,错误多则说明学得不扎实。
在小学,由于知识点相对比较简单,数学的订正通常集中在计算错误和简单的理解错误上,问题还不是很大。
从初中开始,已经涉及到知识点的综合运用了,如果这时候依然会出现大量的订正,那么说明在知识点的运用上出现了大问题。
因为这些问题导致的订正如果没有能够及时从基础着手,把思路理清楚,则订正必然会重复出现且越来越多,这些订正不但占据了大量时间,却对接下来的学习非常不利,且容易就此陷入恶性循环。
l卡题
这是一个令很多学生非常头痛的问题。一道题,正常解题时间最多3分钟。但如果没有思路的话,麻烦就大了,一道题卡上半小时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事实上,所有理科作业做得慢的学生,多少都有卡题的现象,区别仅在卡题的严重程度和卡题的对应处理方法。
有些学生,每天都会遇到卡题现象,不用多,只要有2-3道题目出现卡题,2个小时的时间就没了,作业自然也就会做到很晚。本质上并不是作业多,而是学生不会。
其实卡题的处理方法很简单,一个是别盯着题目看,在草稿纸上写写划划探探路,有相当大的概率能找到解题方法,实在不行就跳过,去学校问老师和同学。最忌讳的是死盯着题目看,脑子一片空白,白白浪费时间。
l学习效率低
那位抱怨作业做到2点的家长,说孩子在小学6年级,每天作业都要做到11点以后,到了初中,几乎全部在12点以后。
即使努力奋笔疾书,也改变不了这个局面。但这位家长并未提及其他同学完成作业的时间。如果初一学生平均完成作业的时间都要晚上12点以后,那绝对是学校有问题。
学校并不是第一天教学,在作业上都会有一个总体的考量。比如上海浦东新区某顶级民办初中,以作业巨多而闻名,被称为“魔鬼学校”。
这个学校初一学生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在晚上10点之前完成作业。动作快的学生甚至能在8点多就完成了所有作业,但也确实有部分学生到12点都无法完成。
这些学生几乎全部都是成绩排名靠后的学生,作业做得慢的主要就是学习效率低,也是学得不够扎实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原因很简单,不会的太多,自然就慢了。
小结:
学习本来就是一个个体行为,而个体必然存在差异。这很正常,也是客观规律,谁也不可能改变。
对应学习吃力,作业需要做到很晚的学生来说,无非有2条路。一个是调整目标,降低标准。
对应的方法也有2种,其一是家长和学校老师沟通,适当减少作业量,当然,成绩排名什么的就不要考虑了。其二是转校,转到学习强度更适合自己孩子的学校去学习。
另一个方法则是死磕。拼命努力去跟上学校的教学节奏,去迎头赶上。一旦选择这条路,必然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也就不要抱怨作业多,学习累了。
想要学习轻松点,没问题,选择第一条路就行;目标远大,不放弃努力,也没问题,走第二条路,或许经过风雨后就能看到彩虹。
选择走平常人路线的家长和学生,不会抱怨,选择走精英路线的,同样也不会抱怨。而那些抱怨作业多的家长,绝大部分都是既不肯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又希望自己孩子不要这么辛苦,偏偏孩子本身的天赋又不足以应付,只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老师身上,矛盾就此产生。
最终的选择权在家中手里。但既要…..也要…..,就麻烦了。除非孩子天赋出色,不然要求平时轻松愉快,还要能够稳进清北,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再好的名师也没这个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