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础教育阶段,家长们都很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都希望孩子学习能力强,能拿第一就更好了。
可是,不少家长发现,孩子小学阶段成绩确实不错,但到了初中阶段,成绩就持续下滑,感觉还没有小学阶段的成绩一半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怎么一下子就反转这么大?很多家长都无法接受这样的局面,认为孩子小学学得挺好的,现在换了个学校,就变了样,有很大的可能性是老师有问题。
其实,并不一定是老师所造成的,孩子到了初中阶段,成绩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原因往往来源于自身。
并不一定是老师教得不好,可能是孩子本身无法调节学习节奏。
初中阶段要学习的科目比较多,不像小学,农村地区主要学语文、数学,城里面学语文、数学和英语,再怎么样也就主学三个科目,知识点重复讲,学生基本都能记住。
但初中阶段不一样,要学的知识点比较多,而且更加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等。
小学“照本宣科”式的学习方法在这里并不适用,同时学习几个科目,很多学生的南瓜子转不过来,学起来比较吃力。
课后又不去总结自己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这就导致了成绩出现较大偏差,形成较为强烈的对比。
值得注意的式是,小学成绩一般具有“欺骗性”,孩子小学成绩好,不代表他已经熟练掌握大部分知识,可能只是在平常的练习中,不断重复记忆知识点。
在知识点较少的情况下,重复记忆会起到较好的记忆效果。
可是,在记忆的过程中,没有利用其他记忆方法,也不用脑袋去思考,这些知识点是如何形成的,不刻意去培养反逻辑思维能力,久而久之,就习惯了重复记忆知识点。
然而,初中阶段,重复记忆知识点还不行,不能把知识点反向利用,有些数学题目很难得到最终答案。
说简单点就是,还用小学的思维方式去学习初中阶段的知识点,层次之间有所差距,那么学起来肯定会吃力。
因此,要想孩子在初中阶段改变思维方式,家长要去推动和帮助孩子改善思维方式,使得孩子能在初中阶段的思维层面不受干扰,排除一些不必要的因素。
初中只有三年,小学有六年,但初中的学习强度比小学阶段要大得多。
学习强度的不同也会导致孩子出现此类问题。
此外,现在科技比较发达,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都拥有自己的手机。
而手机连接着网络世界,在网络世界中,有些不好的影响因素在困扰着一些孩子,如网游、网络小说等。
所以说,家长想让自家孩子从小学到初中,成绩要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线,那么就要注意充分去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感受孩子的想法是什么,理解一下孩子。
并且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跟孩子进行合作,让孩子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平时多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和反逻辑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行。
家长帮助孩子处理好这方面的问题,孩子才有更上一层楼的可能性。就算很难在学习上做到极致,但一般情况下,可以让成绩保持在较为稳定的水平线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