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螺旋公众号·陪伴你科研的第2378天
人有多大胆,假有多大产!
太阳底下无新事,文章抄袭在学术界已然成为了一件见怪不怪的事情。不过,人人只道SCI文章是造假重灾区,殊不知高校学位论文抄袭早已泛滥成灾。
高校论文大面积抄袭事件
就单说今年一年时间里,有关高校学位论文抄袭的新闻事件可谓是层出不穷,让人看的眼花缭乱。
仅在一周之前,华东师大研究生院的一名毕业博士学位论文就因被人举报有抄袭行为,而且在经认定属实后,学校就决定作出了撤销其博士学位的决定。
无独有偶,近期,亦有媒体指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一硕士学位论文与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存在高度雷同。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发现,两篇涉事论文均在2018年完成,且两位硕士基本在同月完成了论文提交工作。
对比发现,两篇论文页数同为54页,均分为六章,关键词同为“榆树壹号院小区;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两篇论文第二章、第三章、第六章的结构、文段内容几乎一模一样,甚至连“参考文献”、“后记与致谢”部分也是多处重合、略有不同而已。
当然,不同高校同年研究生学位论文高度雷同事件的发生并非仅此一例。
今年8月份,教育部又通报了三起3起985大学(复旦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学位论文抄袭事件,并作出了相应处分。
而除了同年毕业研究生论文陷入抄袭争议外,毕业时间相近的研究生论文也是频繁被曝出抄袭事件。
9月份,据报道,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刘光耀2008年7月提交的硕士学位论文涉嫌大面积抄袭重庆大学同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颜勤在2007年5月提交的硕士学位论文。
5月份,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田晓飞2017年5月完成的硕士学位论文《我国高校专业结构优化研究——基于生态学的视角》也涉嫌大面积抄袭武汉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谭鹏2016年5月完成的硕士论文,其正文内容的重复率高达99%。
不过,其他学校的学位论文再怎么好,又如何比得上同届同门的学位论文呢?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在缓解毕业的燃眉之急上,同届同门的学位论文可是如同及时雨一般的存在。于是“同届同门抄袭同届同门”的神奇事件也是偶有发生。
10月初,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农业推广类硕士研究生王文绪2016年5月提交的硕士学位论文《耒阳市油茶产业的发展研究》(导师为李志辉、陈永忠),与同所高校的商学院农村与区域发展类硕士研究生龙莉2015年11月提交的硕士学位论文《永顺县油茶产业的发展研究》(导师为方威)大面积雷同。
图左是王的论文,图右是龙的论文,两篇论文目录仅地名耒阳市、永顺县不同,其他完全一致
现如今,学位论文抄袭之风愈演愈烈,学位论文已然满足不了诸多学子的要求,国自然标书、豆瓣等也成为了抄袭的信息来源。
2017年,曾在2003年就读于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徐某被曝光其2008年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几乎全文一字不改地抄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果《企业动态联盟风险的管理机制和防范体系》(张青山等著,中国经济出版社)一书。
后续东北大学对此进行调查,并认定徐某博士学位论文存在严重的拼凑抄袭行为,且决定撤销其学位。
徐某不服学校决定上诉法院,并认为自己作为第二参加人参加了张青山教授国自然基金项目的研究项目,有权使用文中数据。直到2020年7月15日,市法院驳回了徐某的上诉。这件事也算是落下了帷幕。
杭州师范大学任教的教师郭某某,作为高层次人才被杭州引进,于今年8月陷入了一则被指发表期刊文章《绍兴石宕园林研究——以羊山石佛寺为例》涉嫌抄袭豆瓣网友“心匠”的文章《深山藏古寺(八)——古宕石佛寺》,并配有两篇文章的对比截图。
心匠随后在豆瓣发帖揭露该抄袭事件,后被郭某某丈夫私信称,希望他删除于豆瓣发表的揭露抄袭的帖子,并称“随着大家转发,郭某某这人就被毁了”。心匠考虑到抄袭篇幅并不大且出于善良,便删除了自己的帖子。
然而,没过多久,他又再次发现了郭某某的博士论文几乎全篇抄袭自己在豆瓣上发表的文章,这回心匠再次在豆瓣上发帖,表达愤怒,事情开始在网上发酵。之后杭州师范大学发布通报,声称情况属实,并给予郭某某记过处分,调离教学科研岗位。
论文抄袭事件背后原因
其实,细细翻开这些涉嫌抄袭的论文,真是花样百出:有的结构类似,有的立意相同,有的除了致谢外,其他部分几乎全部照搬,有的则明目张胆,将致谢也一并抄去,唯一的区别就是最后感谢的导师名字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被曝光的论文“抄袭痕迹”都非常明显,而那些相对隐蔽的抄袭论文现如今还乖乖躺在高校的档案馆里,无人问津。相比于每年流水线生产的数量庞大的硕士论文,这些偶然被发现的抄袭案例恐怕只是冰山一角。
而细究学位论文抄袭乱象的根源,其实原因很多元。
从抄袭者角度来说,抄袭者毫无羞耻感,缺乏学术研究规范意识,并不把抄袭当成严重的道德问题,甚至会把“天下文章一大抄”当成自己的座右铭。
而肆无忌惮一字不差的抄袭行为,彻底暴露了抄袭者毫无底线的个人素质与品德,以及对被抄袭者相关权益侵害的事实。
不过,学位论文抄袭猖獗现象更多折射的是近乎无效的高校论文质控现状。
读研者皆知,学位论文要想过关,得通过“三方会审”:一方面,学校要对其论文进行重复率检测,其次,导师要全程把关,再者,还有答辩教授进行质量把关。
那么既然学位论文全盘抄袭,究竟有没有可能通过学校的查重系统呢?答案是YES。
其实,单就查重系统本身而言,因为只要论文数据库更新滞后,就难以判断新提交论文是否抄袭,何况一般论文入库还有近一年的延迟(许是因为涉及到了数据库与高校之间的版权利益博弈,从而会延缓论文上线时间)。
如此漏洞,便给了一些未毕业的学生一些可趁之机,比如通过其他途径获取刚毕业未满一年学生的学位论文,然后即便一字未改的全盘接收,在拿去检测重复率时也可以骗过查重系统,这就好比新病毒遇到旧版的杀毒软件,就能免疫一样。
其次,校方在进行论文查重时采取的方式也可能存在缺陷:是部分抽查还是全部抽查?是在本届论文之间对比还是与往届论文之间比较?是软件查重还是包含人工查重?这些因素均会对论文查重工作的有效性产生影响。
所以,即使所有程序都合规,全盘抄袭的论文也有可能混过查重系统的。不过,除了查重机制难扫雷之外,学位论文宛如孪生双子般高度雷同,学校和导师亦难辞其咎。
毕竟,抄袭者可是依靠大面积抄袭的学位论文顺利毕业的,这其中有谁敢说没有导师有意的“放任”和学校变相的“放水”呢?
正常来说,学位论文从选题到立意,到提纲确立甚至撰写成文,导师指导是要贯穿全程的。一般优秀的论文也往往是倾注了导师的心血,能部分体现导师的指导思想的。
而一篇抄袭的论文显然不可能是导师指导后的产物,只能说明在学生论文创作过程中,导师并没有真正履行指导的义务。
其实,高校中,导师对学生论文“放任自流”的现象并不少见,现实中亦常见有学生反映导师属于“空中飞人”,平日几乎见不到,最多的互动也就是找他签字而已。
所以导师指导的不尽责,不仅会将一批想写好论文的学生拒之门外,也会将更多人推向“论文代写”“抄袭”等市场怀抱中,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助长了论文抄袭的歪风邪气。
最后,就算抄袭论文通过了重重“关卡”,还要面临着答辩的考验。很难想象,面对五名左右的专家评审,一个大面积抄袭的学生怎么在答辩中描述自己论文的出炉过程?又怎么回答关于论文细节的专业提问?
如果这样也能过关,只能说明答辩不过是个“纸老虎”,没有人动真格。但现阶段“论文答辩几乎没有不过的”似乎成为了众人皆知的“潜规则”,而论文答辩作为保证论文质量的最后一道屏障似乎已然沦为了一种形式。
其实,针对论文抄袭的弊病,教育部和国务院办公厅也是屡发新规,强调对抄袭剽窃“零容忍”,并公布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严禁抄袭盗用学术论文。
然而,抄袭门事件仍是屡禁不止,说到底因为抄袭成本太低,可谓一本万利,何况即便被发现,要么基本没有相应惩罚,要么处罚轻描淡写,根本不足以震慑一些的侥幸心理。只有让相关规定长出“钢牙利齿”,不断提高抄袭者的违规成本,才能有效扼杀论文的抄袭之风。
总之,毕业论文,只是学业结束的一个考核,水平层次可以有高低,但绝不会允许出现“两片相同的树叶”。更何况,你能骗得了一时,却骗不了一世。因为论文一旦入库,便会被永久保存,一次作弊,终身跟随。
眼下,那些没被曝光的抄袭者仅仅只是运气好而已,举报者或许正在路上......所以,在执行左手“Ctrl+C”,右手“Ctrl+V"之前,抄袭者需要考虑清楚,是否需要做一次道德的“Ctrl+Z”?
而想要真正留住一个学生的脸面、教授的尊严和学校的门面,做学问,我们还是认真点好。
—END—
撰文丨萌董董
排版丨萌董董
主编丨尤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