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咪正在沙坑里玩沙,有个小男孩跑过来抡起巴掌就打在咪咪的头上,咪咪顿时大哭起来……周围的人都不理解,这孩子怎么啦,为什么二话不说上去就打人呢?
孩子爱打人原因多种多样,最主要的原因有如下两个方面:
其一,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到了某个阶段,拍打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某阶段显著的特点,也或许孩子处于某阶段孩子把拍打作为表达感情或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
其二,由于家长对孩子的娇宠惯养,当孩子打人的时候,家长不加制止,甚至有的家长不管不问,于是孩子就养成了打人的不良习惯。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打人,处理方法也各不一样:
1、1岁左右的孩子打人,属于手臂发育敏感期
6-12个月是孩子手臂发育的敏感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喜欢拍打、喜欢扔东西。孩子以拍打和扔东西为乐。
相信每个妈妈都知道,1岁左右的孩子,当你抱着他玩耍的时候,小家伙看到什么感到兴奋或者玩到高兴时,就会突然笑着舞动双臂拍打着妈妈,这种情况下孩子打人是表达感情的一种特有方式;还有一种情况,当孩子的某种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孩子便会一边大哭,一边挥动着小胳膊进行拍打,这是孩子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
在孩子高兴的时候,孩子拍打妈妈,如果孩子拍打力度大妈妈感觉疼,妈妈就会用简短的话语去阻止。不阻止还好,往往是越阻止孩子拍打的就越欢。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1岁左右的孩子还没有是非感,本来妈妈是阻止孩子,而孩子会把妈妈阻止的语言当着是对他的鼓励。
处于手臂敏感期的孩子,除了喜欢拍打,还爱扔东西。或许带过孩子的家长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看到孩子把东西扔在地上你便去捡,你这边刚捡起来放回原处,孩子那边立即又把东西扔在了地上,当孩子看见你再弯腰去捡的时候,孩子会发出咯咯咯的笑声,当你把东西又捡起来后,孩子马上又一边笑一边扔下去,循环往复乐此不彼。这种情况下,大人把孩子看成是调皮搞破坏,其实孩子把这种做法当初是逗趣、游戏。
对于1岁左右的孩子,打人的时候无需引导,要想不让孩子打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视而不见,孩子拍打几下感到没趣就会停下来。
这阶段的孩子如果被打,大多情况下孩子只是撇撇嘴就算了之,只是孩子感觉特别疼的时候才会哭。假如爸爸打了孩子,在孩子哭的时候,妈妈可以这样对孩子说:“爸爸打宝宝打疼了是吗?宝宝好伤心,爸爸打人是不对的,宝宝打妈妈的时候妈妈也伤心,宝宝以后也不打人了好吗!”
2、两岁左右的孩子打人,不懂和同伴如何相处
孩子到了两岁,虽然开始喜欢跟小伙伴在一起玩,但是并不知道如何跟小朋友相处。在玩的过程中,孩子自己的东西被小伙伴拿了去,或者小伙伴的玩具孩子喜欢,孩子第一个念头就是占为己有。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不懂得跟小朋友商量,便采取最简单的夺、抢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孩子在起抢夺的过程中,一方抢夺、另一方要保护,于是打人或被打都在情理之中。
2至3岁的孩子打人时,家长不能以孩子小不懂事而敷衍对方,要对孩子说打人是不对的,告诉孩子打人的后果要自己负。比如:对方孩子哭了,要引导孩子向对方说对不起,要对孩子说:“你看,好朋友哭的多伤心呀,你光说对不起不行,想想办法怎么能让好朋友不哭呢?好朋友生气了,下次就不跟你玩了,快想想办法。”
记得之前遇到这种情况,当我跟宝宝说这些话的时候,宝宝就把曾经争夺的玩具拿给对方,我看到后立即夸奖宝宝,然后两个孩子都会破涕为笑。
3、3岁之后孩子打人,被家长娇惯处理的坏毛病
今年9月份我写过一篇有关“熊孩子”在幼儿园打人,被多名家长投诉,“熊孩子”家长被老师约谈的事情。那个孩子就是平时在家被娇惯的不行,只要想要的东西得不到满足不仅撒泼打滚,还会用拳头捶打家长。家长以为孩子小没在意,后来孩子竟然养成了打人的坏习惯。
3岁以后的孩子一般就有了是非概念,这阶段孩子打人的原因一般有两方面:一是孩子的利益受到了侵犯,为维护利益而打人。二是孩子想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仗着自己拳头硬想用武力让对方屈服相让。
在孩子打人的时候,不仅立即制止,指出孩子的错误所在,还要给孩子适当的惩罚,让孩子知道打人的后果是要付出代价的。因为6岁之前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从3岁的时候就要给孩子立规矩,家长要教会孩子如何跟人相处,还要教育孩子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只有善待他人,才能交到更多的朋友,同时要让孩子树立是非观念。
现在有许多家长都有一个错误的想法,总认为小孩子在一起打打闹闹很正常,用不着教育和引导。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要知道3岁看大,孩子从小就养成了不良的习惯,长大后要改就费劲多了。“人之初性本善”,之所以有的人长大以后会成为危险分子或恶魔,他们的恶不是一朝一夕相处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孩子是个长远的系统工程。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人,从孩子小时候起,就要让孩子懂得“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道理。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联系即删)
原创作品,未经本人授权任何媒体不得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