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教育孩子时,家长容易焦虑?因为这两个问题没想清楚

意外的惊喜

在正式开始聊教育焦虑话题之前,先说两句题外话,不过这个题外话,却和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主题息息相关。

甚至今天的这篇文章,就是因为这个题外话所联想出来的。

上个周末,收到了百度百家号官方的通知,荣登了9月的百家榜。

虽然以前也曾幻想过上榜,但那毕竟都是大佬们的专利,能够这么快达成这个目标,自己也是比较意外的。

回顾了一下近期自己写文章的经历,再和家长们都关心的教育孩子的伟大事业相结合,我发现道理都是相通的。

不和别人比,只和自己比

现在家长们教育孩子的焦虑,很大的一个来源,就是和“别人家的孩子”的比较。

不管是识字、拼音、数学、英语,甚至是每一个科目里的微小细分领域,只要一比较,就容易产生焦虑。

我家孩子作文为啥写不好,单词为啥背不过,奥数怎么这么差,人家谁谁谁怎么就学得那么多,学得那么快,一讲就会,一学就精,还能举一反三,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是这么一点点拉开的呀!

这样的焦虑,完全可以理解。

不过,这样因比较、或“攀比”产生的焦虑,却对家长的实际操作,没有什么指导意义。

就像有一位家长说的,教育孩子就好比进行长跑,跑在最前面的那位,可能是个长跑健将,你如果让自己强行去跟,可能两圈下来就崩溃了,但如果你一直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还是能完整跑完全程的。

所以,有时候不能光看学习、考试成绩的结果,也得看各个孩子背后的“家底”。

也许人家父母都是985、211的本硕博呢,也许孩子父母本身就是老师,或者有些孩子天生就聪明,人家可能有着你不知道的、各种各样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自己要是没有这些条件,就得承认在起跑阶段就可能会落后,如果强行和人家去比,那当然很吃亏。搞不好就像长跑那个例子,没多久就被这样的“教育军备竞赛”拖垮了。

我在刚开始写文章的时候,就发现有些头部大神真是太厉害了,人家轻轻松松写出来的文章,就得几百万阅读,咱和人家一比,最后差了一个“万”,这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后来随着深入了解才知道,原来头部的大神当中,有很多是行业资深媒体的编辑、记者等,在我所处的教育领域,还有很多学校、教培机构的老师,也不乏重点学校的老师,这些人都有着十几、几十年的行业积累。

我们这样的小白,怎么和人家比呢?起跑线就差很远嘛。

横向和别人没法比,也没有意义,那就只能自己和自己比了。

抛开和大神们的对比,把大神们的作品当作自己学习的榜样,不断优化自己的内容,这才是每个普通人应该做的事。

现在回头看自己以前的文章,也觉得挺幼稚,说明自己进步了,这就足够了。

对每个有孩子的家庭来说,道理也是一样的,也许你永远都成不了那个年级第一名,但是在学习的路上,按照自己的节奏,不断地进步,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总是可以的。

心态放平

在我们作者群里,经常有人问“我的文章为啥没阅读量?”、“为什么推荐量这么少?”,像极了一些家长经常问的,“我家孩子成绩为什么上不去?”

不管是写文章,还是陪孩子学习,这类问题我基本不问。因为规则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也是公平的,如果你觉得有问题,应该从自身来找根源。

也因此,我不是太在乎每篇文章的收益,只管写。当你的内容写得多、写得好了,收益自然就有,写得少、写得差,再怎么追问别人、折腾,不还是徒劳无功?

所以,我的原则基本上可以说成是:但求耕耘、莫问收获。

但是你会发现,当你更在意努力的过程,不问是否有收获、有结果的时候,收获反而会不经意间悄然而至,就像这次的“突然”上榜。

在10月30日的文章《看到别人“鸡娃”就焦虑,怎么破?你需要这个“不焦虑方法论”》中,我提到,当父母心态好,能给予孩子充分的成长空间和选择的权利时,孩子会成长得更好。

还举出了一期三联生活周刊专栏文章中的几个家庭做例子,不过,一些网友并不是很认可,觉得那是因为人家有能力“兜底”。

这也可能,但是,不知道大家发现没,越是这种有能力的家庭,越能给孩子提供相对宽松的成长环境,孩子反而都成长得很优秀,根本就没让家庭来兜底?

道理其实也很好理解。

还是以我写文章来打比方,如果我整天因为自己和头部大V差距太大,焦虑得睡不着觉,吃不下饭,就是想追上大V,最后的结果呢?

多半是越焦虑越差劲,连正常静下来思考自己文章的心情也没有了。

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样。如果孩子考不了满分,考不了第一,我就拼命焦虑,除了最后让自己抑郁,还能有什么好的结果?没有了。

简单说,过度焦虑没用,不光没用,还有害。

这就像学生参加考试,或者运动员参加比赛,适当的压力,能让人处于适度紧张的状态,有利于发挥,但长时间、过大的焦虑和压力,可能还没到最后考试、比赛的时候,人就被压垮了。

这也和第一条是相辅相成的:不要过多关注别人,关注别人家的孩子,而应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要按自己的节奏来。

而当你找准自己的节奏,有了适当的压力和前进的动力,轻装上阵的时候,收获的果实,自然会来。

结语

很多事的道理是相通的,不过有些家长的焦虑可能是根深蒂固的,并不会因为别人三言两语就改变,不过还是要说,焦虑没用,重要的是行动,用行动去改变焦虑,或者抵消焦虑。

总结起来,观点有两个:

1.不和别人做无意义的比较,要找准自己的学习节奏,不要被别人的行为、自己的焦虑情绪牵着鼻子走。

2.不要太关注成绩这个结果,结果不理想容易引发焦虑,而是强调努力的过程,当努力的方向正确,一段时间下来,就会有好的结果。

共勉。

标签: 教育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