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我们经常听到关于“原生家庭“的讨论,但孩子的童年,到底有多大程度会影响一生?
曾经有这样一个孩子,3岁开始学钢琴,他生在一个非常普通的工薪家庭,为了支持他学琴,全家人可谓是倾尽所有,将一切希望寄托在这个孩子的身上。
他的童年几乎被练琴所填满,为了支持他练琴,他的父亲辞去工作,只身一人带他去北京,而母亲则留在老家做一份普通的话务员的工作,赚钱供儿子学琴。
儿子想念母亲,母亲坐火车去探望学琴的儿子,父亲却气冲冲地制止:“你这么宠着他,把他弄得一点毅力都没有!”
父亲对他的要求越来越高,后来孩子学琴遭遇了一些挫折,父亲大发脾气,甚至把孩子拉到公寓的天台,给他一瓶药性很强的“毒药”,告诉他:“要么练琴,要么去死。”此后,孩子变得很抗拒练琴,好几个月都没有碰琴键。
如此“暗黑”的童年,有没有让人感觉有些许绝望?
然而,这个男孩就是郎朗,九岁国内夺冠,十岁斩获世界金奖,十四岁成为职业钢琴家。后来他还娶了同为钢琴家的吉娜,拥有了大多数人都羡慕的完美生活。
回忆起自己令人窒息的童年学琴经历,他说:“感谢我爸逼我练琴。”
郎朗父亲郎国任逼着郎朗从小学琴的“狼性故事”如今几乎已经家喻户晓,其中有不少有争议的地方。
比如父母将自己将所有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比如狼性到令人窒息的教育方式,又比如严苛极端的父亲和缺乏母亲陪伴的童年等……种种细节都像极了来自原生家庭的童年创伤。
如果这个孩子后来没有成名,没有走上人生巅峰,人们会不会把一切的失败都归咎于童年时原生家庭给他的“高压教育”呢?
“原生家庭”是口锅,什么都能往里装
从《欢乐颂》里的樊胜美、《都挺好》里的苏明玉,到《安家》里面的房似锦……无不暗示着所有人:一个坏的原生家庭会像噩梦一样纠缠你一生。
渐渐地,学霸高考落榜、名校毕业求职失败,甚至是人到中年的失恋、离婚……统统都要回溯到“原生家庭”,去寻找一个原因。
难道原生家庭里的父母,真的要为子女一生的运气、成败、挫折……全权负责吗?这实在让已经升级成父母的我们,诚惶诚恐:我承担着一个如此沉重的责任。
在奇葩大会海选的时候,著名的心理学作家武志红也上去讲了一些关于原生家庭的故事,等他讲完,马东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长大以后的所有不顺心、不如意,改不了的毛病,克服不了的性格障碍,过不了的接人待物的那些门槛,都好像跟我们的原生家庭有关系,有那么严重吗?
武志红老师斩钉截铁地回答:有。
一个“有”字,现场的很多人都沉默了,有一种被打入深渊般的绝望。
如果在知乎上搜索“原生家庭”,会出来一大串忧心忡忡的提问:
被原生家庭拖累是什么体验?
如何摆脱原生家庭造成的人格缺陷?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如果拥有不好的原生家庭,就像背负着一个定时炸弹,让人时不时把原生家庭作为一个人生“提示”,要去战胜,去克服。
但其实人生的很多机会,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30岁前,你的心性脾气和三观,多多少少都承袭自原生家庭,但随着成长,当你大踏步地走向更广阔的世界,你已经完全可以主宰自己的人生了。
30岁以后过不好的生活,是不是不能全甩锅给原生家庭?
飞出原生家庭,未来尤可期
年初摘得奇葩说第六季第二名的傅首尔,最近在各个综艺节目大火,她就有一个非常不完整的童年。
傅首尔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异了,母亲带着她在满是老鼠的米仓里住了3年,之后母亲改嫁,她只能跟着外婆生活,因为太想念妈妈,她曾喝过洗洁精,因为自己病了以后妈妈才会来探望她。
傅首尔的童年在极度缺爱的环境中度过,她也毫不否认,原生家庭带给她的自卑、多疑已经渗透到她的骨子里。
然而她的人生并没有因为原生家庭的残缺而被判死刑,她遇到了老刘,收获了美满的婚姻和家庭,参加了奇葩说,事业一路开挂。
连傅首尔自己都说:能有这样一个“幸福人设”,是这辈子最大的意外。
原生家庭或许只是人生的序章,至于正文怎么谱写,完全在个人。
诚如《都挺好》编剧王三毛所说:“原生家庭欠你的,你得靠自己找回来。找不回来就是一场灾难,找得回来就是‘都挺好’。”
童年饱受母亲重男轻女不公平对待的苏明玉,虽然成年后身上也留有原生家庭的一些烙印,比如强势,比如恐惧亲密关系。但拿着一手烂牌的她,好歹还是混成了职场女强人,在感情上找到了石天冬,也算是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畅销书《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讲的也是一个关于从原生家庭的泥潭中走出来寻找新生的故事。
作者塔拉·韦斯特弗在一个垃圾场长大,父亲是一名摩门教教徒,专制顽固保守,禁止塔拉去学校上学,还经常暴力对待她。
后来,在哥哥泰勒的帮助下,她终于逃离大山,通过自学考取杨百翰大学,之后相继前往剑桥大学、哈佛大学深造。
塔拉的故事就像她的书名,纵然原生家庭满目疮痍,但你依旧可以像一只鸟,飞出紧固自己的大山,飞向另一个新世界。
往事不可追,未来尤可期。
重启后的人生,处处是机会
是教育给了塔拉重启自己人生的机会,对于不堪的原生家庭,很多人首先要做的就是,与过去做一个了断。
电视剧《小欢喜》里有这样一个场景,心理老师让所有的同学都围成一个圈,然后说出自己爸爸妈妈的名字。如此简单一件事,却让不少学生都深陷尴尬,默默啜泣。
原来,很多孩子都来自残缺的家庭,有的孩子的父母一方过世了,有的孩子的父母离异了。
这些孩子平时都深深隐藏着自己的家庭情况,也并非他们刻意隐瞒,其实,他们只是想努力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成为他们自己。
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对这个世界认识并不深,接触最多的是自己的原生家庭,受其影响也势必最大。
但当我们逐渐成年,走向学校和社会,我们会跟朋友、恋人相处,会换工作单位,结婚生子,开启自己复杂的世界和人际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很多“重启”人生的机会,比如遇到知心的朋友、欣赏自己的上司、给予自己无条件接纳的伴侣等,在这些人的帮助和引导之下,完全可以屏蔽掉过去的创伤,开启全新的人生。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如何对待原生家庭的影响,决定了之后的人生走向。
东野圭吾在小说《时生》里有这一句话:
“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
斩断创伤间的代际传递
然而,我们时常看到的是,很多受过原生家庭伤害的人成为父母之后,不知不觉学会了原生家庭的伤害模式,并潜移默化地把过往的伤害投射、复制给孩子。
即便是成年后离开原生家庭,还是会以同样的模式来生活,并与周围的世界互相伤害。
那究竟如何才能停止这种原生家庭之间的代际传递呢?
此刻正在影响着你的,你自己未必自知。让困扰自己的问题从身上脱落,发现问题所在,并学会与问题和解、共处,这是一种自我觉察的能力。
真正从原生家庭中走出来,砍断代际传递的负面影响,正是需要这种觉察能力。
比如,当你害怕失败,害怕把手头的事情搞砸,其背后真正恐惧的并非事件本身,而是“我不够好”和“妈妈一定不满意”的固着认知。
我们很多当下的反应,完全是基于过往经历,而非当下的真实体验,如果能够觉察到这一点,就已经在改变的路上了。
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心理学有一种说法:哪怕是零伤害,本身也是一种伤害。
无论我们来自怎样的原生家庭,未来想成为一个怎样的父母,都不必太过于焦虑。
温尼科特提出good enough parents这一概念,国内曾奇峰老师将其翻译成“60分妈妈”,也就是说我们不必强求自己去做一个100分的完美妈妈,只要做到60分,就可以了。
从某种角度上来看,60分妈妈,多一分都是浪费,对孩子的成长都是一种剥夺。做一个母亲,正正好好60分就万事大吉了。
剩下那40分,刚好是孩子成长的空间,也是孩子自主性得以照射到自由阳光的缝隙所在。
美剧《犯罪心理》里有一句话:
“不幸的成长经历让一部分人成为了连环杀手,但也让另一部分人成为了抓捕杀手的警察。”
无论出生在何种环境和条件的原生家庭,后天那40分的空间,就要靠妈妈放下焦虑,放过自己,更放过孩子。
多出来的余力,妈妈可以用在督促自己身上,给孩子一个更好的原生环境,而不是逼孩子去做到100分。
不必再妖魔化原生家庭了,我们,就是自己的原生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