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问题不禁想起了几年前的“考霸”吴善柳,从2007开始,他先后八次参加高考,直到2014年被清华大学录取,在此之前,他放弃了包括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和北京大学医学部在内的多所著名高校,只为一梦想:上清华。考上清华这一年,他32岁。据悉2018年从清华毕业后,他去了一家私立高中教学。
与他类似的例子也不少,参加了23次高考的梁实,曾经的考霸张非,也是两次考进清华,一次考进北大,还有一次考进复旦。他们有的是因为梦想,有的也是因为不珍惜机会。
题目中提到的孩子高考超过一本线约100分,然后非要去复读,想去最顶尖的大学,很大程度上来说是孩子的梦想,这样的念头一旦萌生,确实很难改变。
从实际角度出发,超一本线100分左右,应该可以上大部分985高校或者较强的211高校,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这都是一个较为理想的选择。但是对顶尖名校有执念的孩子,却很难接受。我曾见过不止一个因为听从父母之名,勉强上一所自己不喜欢的学校(同样很不错的高校)然后消极怠学,原本非常优秀的学生,最后却非常糟糕的情况。
作为家长,确实处于两难。孩子大了,在重要的事情选择上,有了自己的主见。家长更多时候只能给予建议,直接帮助做决定的效果不一定好。以下为个人建议:
一、深入交流,了解原因
学生对名校的执念,很大程度上源于学校的名声,或者对该校的某个专业情有独钟,还有可能是该校有他牵挂的人,总之是有一个让他念念不忘,甘愿为之再付出一年努力的缘由。
二、分析利弊,给出建议
很多时候,对于名校的执念是处于一种感性的认识,他自己也不一定特别清楚为什么要去名校,只是觉得自己去了名校才算是成功。
复读有时间成本和高风险:超出一本线100多分,以此为基数已经是一个非常高的起点,想要大幅提高并非易事,除非这次高考发挥严重失常。如果之前已经尽力,说明这差不多已经是孩子的上限,要突破很难,不仅仅是努力就可以的;如果没有尽全力,也不要报太大希望,这样的情况能约束好自己的孩子不多,即便有雄心壮志也不一定能做到。用一年的时间去换取一个不确定的结果,让孩子问问自己是否做好了这方面的准备。
现在能考取的学校与目标高校之间有多大差距。顶尖的大学必然有他的优势,例如清华北大,其他高校与之相比都有明显的差距。但是具体到个人来说,在不同的学校,未来的发展不一定就有很大差别,只能说是概率的问题,中游的985高校也有优势专业,勉强进入顶尖高校如果学不到理想的专业也会非常郁闷。
“曲线救国”成本可能会更低。985高校的起点已经非常高,本身已经拥有比较多的机会,将来通过保研或者考研再进入顶尖名校也不是不可能。而且这样的风险明显小于复读再参加高考。
尊重孩子的选择,一如既往地支持
在分析了利弊,给出合理的建议后,如果孩子还坚持自己的选择,建议还是尊重孩子的想法吧,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家长替孩子做出选择往往很难有好的效果。即便前路艰险,父母也要陪伴孩子风雨兼程,在重要事情上,父母的支持是非常关键的,这会让孩子有坚持走下去的决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