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南京一小学家长咆哮课堂的视频刷屏网络
视频中一名家长大声质问男生是不是打人了,并让他道歉,老师在一旁劝都劝不住。
11 月 3 日,据现代快报,学校相关负责人称同班的两个孩子发生争执,视频中大吼道歉的家长希望对方孩子能赔礼道歉。事情发生后学校报警,双方家长在派出所互相道歉,也向学校道歉。
对于这件事
网友们有各自的看法:
之前看过这样一条新闻:
在长春宽城一小区广场,两孩子玩耍时起了矛盾,其中一男孩被对方家长惩罚,让他于烈日下跪在广场上:
(图片来源:微博 @人民网)
被要求下跪的男孩称,当时由于自己不愿意跟那名家长的孩子一起玩,于是就拌了两句嘴,并没有发生肢体冲突。但是,对方家长看见孩子拌嘴就非常生气,于是惩罚这个男孩跪下。下跪的男孩还说当时自己很害怕,所以就很顺从地跪在了广场上。
(图片来源:微博 @人民网)
这件事发生后,网友们纷纷留言声讨这个惩罚别人孩子的妈妈。
有网友说这件事明显是这个妈妈做错了,作为一个成年人她搞错了自己的立场,不仅三观不正,而且很可能给对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还有网友说"最怕孩子的事让家长来掺和",孩子拌两句嘴的芝麻事,到了家长这里就成了天塌下来的大事。
……
还有一条新闻。游乐场里,一个 2 岁左右的小男孩和一个年龄相仿的小女孩在争抢玩具时发生碰撞,男孩妈妈觉得自己孩子吃了亏,于是抱着孩子与女孩妈妈理论,期间开始动手,并扯起小女孩头发在地上拖行数米,直到工作人员将其拉开。
当地公安局通报了此事,男孩母亲被拘留 15 日并罚款 500 元。
这年头,谁家孩子不是爸妈的心头肉呢?孩子小打小闹,家长干预后变成大打出手的事还不少:
2018 年 11 月 19 日,西安两名儿童在玩耍时因争抢玩具发生争执,随后双方家长也爆发冲突,其中一个孩子的父亲把另外一个孩子的母亲拖曳在地,用脚不停地踢向她的头部,将这名妈妈打成脑震荡。
2018 年 7 月 16 日,重庆万州某小区,一名 4 岁孩子和一名 1 岁孩子因为争抢玩具,4 岁孩子掐或捏了 1 岁孩子的手。1 岁孩子的父亲非常生气,当即抱走了孩子,随后竟然拿着衣架折返回来抽打那名孩子,把 4 岁孩子的左大腿根部打得皮开肉绽。
2017 年 7 月 2 日,江苏镇江某游乐场内,两名女童因争抢玩具发生了推搡,其中一名女童父亲见状迅速走过去,抓住另外一名女童的后背衣服扔向一旁。被扔女童的母亲上前理论,同样被这名父亲抱摔在地。
……
孩子之间闹矛盾,
家长到底该介入吗?
家长们各自有不同的意见:
01 该介入
孩子很多能力还处于学习阶段,都需要家长合理引导,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不例外,作为家长都应该在必要时给孩子指引方向。
上次我家孩子脑袋都被打出血了,鼓了一个大包,也没跟我们讲,还是我晚上帮他洗澡的时候发现的。这种情况家长一定要过问啊,不仅要了解整件事的来龙去脉,还要告诉孩子发生这种事要告诉老师和爸爸妈妈,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不然孩子下次遇到类似的事情还是不知道怎么办。
年龄小的孩子可能没有必要介入,但是年龄稍大的孩子还是需要的,因为他们发生矛盾的原因更复杂,持续的时间也长,有的时候两个小朋友会一个月都不搭理对方,这样很容易伤害对方感情,但是由于缺乏沟通,不懂表达,一段美好的友谊可能就结束了,很可惜。
02 不该介入
我家孩子的口头禅就是:" xx 再也不是我的朋友了!"但基本上很快你就会发现两个小家伙手拉手又玩在了一起,小孩子的忘性都大,思想又单纯,他们自有一套化解矛盾的方法,家长根本不用在意。
如何处理矛盾,学会和别人友好相处也是需要学习的,现在我们都鼓励孩子自主学习,这项能力最好也交给孩子自己吧,不断摸索,慢慢观察,只要不打起来,就让孩子们自己去解决。
好多时候孩子间的矛盾本来不大,但是家长知道之后却将事态不断扩大,甚至两家的成人、学校的老师都牵扯进来,把原本简单的事弄得复杂起来,弄不好事态还会出现恶化,做家长还是学着心大一点,孩子间的矛盾基本上都不需要家长去调和,干涉就更不需要了。
03 其他观点
这个事情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如果孩子自己有解决矛盾的能力,家长自然不用出面,但是如果孩子解决不了,家长也不能袖手旁观。
我觉得这里有个很清晰的界限,就是孩子间的"战争"涉及不涉及到欺凌,现在校园里的欺凌事件层出不穷,家长还是要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身体变化,因为被欺负的孩子一辈子在心灵上都会伤痕累累,作为家长千万不能忽视。
这个事情需要结合孩子的具体年龄再看怎么处理,比如两三岁的小孩通常都是因为"这个是我的,你不能玩。""这条路只能我走,你不能走。""我就是要坐在 xx 旁边。" …… 这些令人发笑的原因"开战",这时家长就不用理会,甚至很多时候家长理会也起不到任何作用。但是如果孩子十一二岁了,"战争"会升级,性质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争抢一件东西的所有权变成人际关系和更丰富的情感,这个时候还是需要父母出马给予一些指导的。
听听孩子怎么说 ?
董欢 ( 男,六年级 ) :我们都是大人了,自己的事自己可以解决。我们打打闹闹最多也就是闹翻了,一个游戏就能把我们又团结起来。家长介入只会让我们觉得尴尬,就算是和好了也不会像从前那么好。如果同学间的矛盾闹大了,我们解决不了,家长和老师就应该介入。
张静如 ( 女,四年级 ) :我不喜欢家长出面帮我们解决问题。一次,一个同学的家长问我和她孩子有矛盾的事,我愣了一下。这其实是个小误会,但家长来问,我就觉得特别别扭。
董莹 ( 女,五年级 ) :小事和小摩擦,一般我们都能自己解决 ; 如果是不小心伤到同学的,就应该赶快让家长们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也问过我的一些好朋友,她们也不愿意把矛盾告诉家长,因为家长总会讲一些大道理,还不如自己解决。
昌思思 ( 女,三年级 ) :我和同学之间很少发生矛盾,如果有矛盾,我也能自己去解决。这些事我不想让家长和老师知道,不然他们会觉得我们不是好孩子。
《妈妈是超人 3》有一期节目,是贾静雯的闺蜜带着女儿米娅来贾静雯家做客,米娅和咘咘为了一个玩具而发生了争抢,咘咘感觉自己处于下风后呼唤妈妈来帮帮自己,可是贾静雯却不慌不忙地对咘咘说:"你们两个要好好沟通,自己处理吧!"
这个视频刚播出来时,贾静雯的做法就受到很多网友称赞,因为大家发现,当父母"袖手旁观"时,孩子就会"迫于无奈"地自己想办法去解决纠纷。
视频里,两个小朋友多次发生争抢玩具的事件,但是每次都自己化解了。第一次是米娅拿了另外一个玩具给咘咘;第二次两人抢着骑马是采用"数到 10 "的方式轮换骑;第三次当"数到 10 "的方式也不可行时,她们又用了找别的玩具替代的方式解决冲突。
其实,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时候孩子们有自己的社交方式。有时候反而是父母"怕自家孩子吃亏"的心理作祟,急于"帮孩子捍卫权利",反而弄巧成拙。
尽管很多家长都认为该给孩子社交空间,可是当自家孩子与别人家孩子发生矛盾时,我们往往又会将自己陷入两难的境地:不干预吧,怕孩子受欺负,更怕受欺负后孩子变得胆小懦弱;干预吧,怕孩子以后遇到问题都等着父母帮忙,自己学不会如何处理。
在各种论坛、家长群里也有很多家长提出过类似的问题:
邻居家孩子打了自家孩子,该不该揍邻居家孩子一顿?
幼儿园小朋友掐了自家孩子,是选择找对方家长理论还是选择忍?
小区里有个孩子很霸道,要不要让自己孩子躲着他?
游乐场里有孩子老抢自己孩子玩具,而对方家长装作没看见,我是不是应该帮孩子抢回来?
……
讲真,有时候看见孩儿们发生冲突,尤其自家娃还一直处于下风的情况下,确实难免按捺不住想管一管。
无论我们选择干预还是不干预,我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孩子更好地成为一个"社会人",我们的出发点一定是:要给出孩子正面示范,让孩子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和沟通,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
来源:湖北经视综合口袋育儿、网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