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一位海淀妈妈眼中的教育内卷:期待越高,内卷越厉害

安柏是北大硕士,曾经也是世界500强经理,她最近刚出版了新书《上岸——一个海淀妈妈的重点学校闯关记》。在书中她讲述了自己的儿子花生是如何在“小升初”中成功进入“全宇宙最难进的”海淀区六小强的,也分享了她的教育理念。

安柏告诉澎湃新闻,她最近也关注到了项飙教授谈“内卷”的文章并且很受触动,作为一个“教育内卷”的亲历者,她对“内卷”又是什么样的看法?

以下内容基于澎湃新闻对她的采访。

《上岸——一个海淀妈妈的重点学校闯关记》书封

“内卷和教育的意义”

我看了项飙老师和你们谈内卷的文章,很有理论高度,也挺触动我。在教育上我觉得内卷这个描述是非常贴切的——投入越来越大,但得到的结果却和以前差不多,甚至比以前还差,成为了一种集体性的内耗。我们以前没用内卷这个词,但会说“剧场效应”(指在剧场里看戏,前排的人站起来了,导致后排的人也都得站起来)。

如果换个角度看呢?也许我们本来就应该站着看戏的,当时坐着是因为剧场特别空,我们拿到了特别待遇才坐着看的。

整体上我觉得现在社会是比起我们小时候成熟了,对于育儿,那会儿就是野蛮生长,撒一把种子到土里它就长起来了;而现在大家有闲暇时间了,教育孩子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事情,大家都非常看重,投入都很大,变成了一种军备竞赛了。

我认为我们(70后们)曾经享受的是超额利润,性价比太好了,而现在是充分竞争,那现状可能才是正常的,而以前是异常的。所以我们的心态就要放平了,现在回不去了,就是会这么累的,只能接受现状。

如果对标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从中产的投入来说,其实他们的性价比也是比较低的。当然北欧会好很多,这跟人口有关系,他们每个小孩都很宝贵,可以差异化教育,但中国的人口基数放在这儿了,不可能个性化教育的。美国也会比我们相对好一点,一是因为人口基数,二是因为好学校多,分摊到每个人头上的资源就多了。所以从竞争激烈程度来说,肯定是中国更激烈。

2017年6月27日,辽宁大连,大商嘉华教育基地成立,培训机构扎堆。人民视觉资料图

虽然中产投入教育的性价比和美国欧洲的差不多,但我觉得对经济基础较差的人来说教育的性价比还是很高的,比如从小城镇或者农村过来的学生,他们每年也有好多人能考上北大清华或者985、211,人生就通过努力读书改变了。

但“新中产”现在的投入其实是为了保住现在的位置,为了让自己不发生改变,这个性价比是比底层要低的。

“优秀不是成为人群中最牛的一个,而是成为更好的自己”,如果我们不是时时刻刻和别人比较,而是和昨天的自己比较,看能不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那么即使教育的某些显性回报不如从前——比如上名校,但隐性回报还是很可观的,这决定了一个人可以达到的成就和高度,还有人生的幸福感和充实感。

内卷并未撼动教育在这方面的意义。

“退出的风险大,但还是有退出机制”

现在为什么大家不想退出教育竞争,关键是父母过不了自己这一关,现在很少有家长只关注生存问题,都是在考虑发展问题。不参加教育内卷是有风险的。职场上你退出,最多就辞职对吧?但是你孩子上学就这么几年,像我们九年义务教育休学只能一年,高考能复读,中考却不能重考,你在别的项目上可以试错,但是在孩子上试错成本就有点高,是不可逆的,退出的风险是很大的。

我写《上岸》这本书,里面有我陪儿子花生“小升初”的陪考记录,我曾经也一直是个佛系妈妈,直到他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意识到,他的教育必须由我来陪伴和帮助,我也选择辞职成为了“全职妈妈”。我曾经的工作单位是央企,是很不错的,但实际上是有玻璃天花板的,我做下去的上升空间也很有限,对我来说退出成本并不是很高。

像当时的我一样,大多数人说不上有一个事业,只能说是一份工作,相当于只是一个螺丝钉,然后你做的工作也没有说起到什么决定性作用。对你来说,你有了这份工作是有了一份收入,但是事业上有多大的发展?我当时上班也是把它当做一份工作来做,没有当做一份事业。但是现在让我退出写作,这个退出成本就有点高了,我可能不会这么做。

项飙教授的看法是内卷基本无法退出,退出也要承担道德风险,就是来自社会、来自他人的一些评判。但我个人觉得,教育的内卷是有退出机制的,我说的退出当然不是不应试,你肯定还得上学,还得去中考、高考。其实要准确去定义“退出”的话,是指我们不鸡娃了,就佛系了,反正你学成什么样就学成什么样吧,我们就不折腾了。而退出的结果就是考不上一个好大学或者去个职高,但生存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中国找一个工作还是容易的。

而且我观察到,现在佛系的家长不会受到来自于社会和他人的评判,反而是那些不停给孩子打鸡血的家长受到的批判更激烈。常见的说法就是,你自己都飞不起来,为什么要小孩飞呢?你这样危害小孩的身心健康啊,都这么多小孩跳楼了,你还逼着他让他好好读书,这不是很有危险吗?!

家长是不是真的愿意让孩子做个普通人?这是一个很大的疑问。不付出努力就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孩子是个普通人,大多数家长可能还是会不甘心,总要试一试。

所以,内卷和欲望有关,和期望值有关,对自己对孩子期待值越高,内卷也就会越厉害。

2020年07月07日,吉林,参加高考的学子。人民视觉 资料图

“内卷并不会没完没了的”

项飙教授提到了我们的教育能不能早点分化,我观察到国内也有分流的,中考的分流作用比高考还要明显。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统计过一个数据,全国绝大部分省市的普高率可以到50%以上,也就是中国很多省市的初三学生,能升入公立高中的比例也就是一半多一些。那其他40%多的孩子去哪里了?大多数会去职业学校,小部分是民办高中。而现在大学扩招,高考的大学录取率大多数地区能达到80%,比中考的60%左右高多了。所以,中考比高考分流作用更剧烈,中国的分化也挺早的,15岁就有40%左右的孩子脱离了普通教育和高考应试体系。

当然,你可能会说上职高和上大学好像还是有点不一样,前者没有那么光鲜,这个的确有,可能对不少家庭或孩子来说中考分流是被迫的,是一种无奈。然而,这种被迫和无奈有多少是来自社会的歧视或不公平待遇?又有多少是来自我们自身传统的观念和固化的思维?也就是说,大学毕业生做白领一定比职高院校毕业生做蓝领更好吗?

我曾经在一个服装出口公司工作过几年,我们厂里的高级蓝领算是技术工人,收入要比做办公室的普通白领高很多,而且还很难招人,普通白领却一抓一大把。其实现在的白领和蓝领的收入越来越接近了,比如说一些快递小哥、育儿嫂的收入比起很多中小公司的普通白领已经高出很多了。欧美的现状一定会是中国的未来,白领和蓝领只是工种不同,从收入来看没有差别,从社会地位来看,人们对蓝领也会越来越尊敬。

今天的中国教育布局也在发生转型,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并行是一个未来的方向。现在有些优秀的职业学校也转成了大学,孩子选择职业学校也可以拿到本科学历,如果想接着读硕士甚至博士,也都是有渠道的。

虽然目前还不多,但以后会给职业教育更多的机会,这会是一个趋势。

据我所知,有些职业学校比起普高更抢手,甚至录取分数线也超过了重点高中,比如杭州的中策职高,还有大家总拿来开玩笑的蓝翔技校,因为这些学校的毕业生的前景还是不错的,比起上普通高中还要有前途。

总的来说,我们对蓝领的认知也是在不断改变和进化的,或许未来做一个蓝领,对于很多家庭也将是一个主动的选择,而不是被迫的接受。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卓别林在电影《摩登时代》中,摆出在齿轮上的工作姿态。人民视觉 资料图

记者问我现在出现了有的工作岗位即使本科能胜任也要硕士,或者大专能胜任也非得要本科的情况,这种过度的学历要求,其实说明了国内的劳动力还是供大于求的。如果一个公司招1个人,收到100份简历,有清北的,也有普通大学的,那么他们当然倾向于要清北的,也不管到底这份工种需不需要这么高的学历。主要原因是,除了学历,HR也很难从别的指标上区分谁更优秀。

但现在也有一些企业认识到这个问题,如果能从学历以外的条件甄别候选人,他们也不愿意招学历过高的,而是找匹配度合适的,一方面是考虑性价比,另一方面也是考虑稳定性——条件更好的人要求可能也更高,也容易跳槽甚至被人挖走。

从这点来看,内卷是有个限度的,不会没完没了、无休无止,很多情况下,匹配也就够了。社会上工作难度有大有小,职位有高有低,能到达金字塔顶尖的永远只是一小撮人群,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就好,而不是全都要一股脑儿地追求卓越。

当然也有底层的这些蓝领工人,比如三和打零工的工人。有人会说,为什么我们没有给这种家庭出身的人一个机会,给他们一个上升的通道或者是退出的机制。

但从我看到的报道来看,三和大神主要是一个重度网瘾的人群,他们之所以选择打零工、日结,就是为了有更多时间去网吧打游戏,三和大神的群体组成也不完全是来自贫苦地区或农村家庭,当然小镇青年居多,但有些原先是白领,只是他们选择了这种人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NHK 纪录片《三和人才市场》剧照截图

我不是很同意三和大神的出现完全是因为家庭的原因,或者走投无路,像他们那样的家庭,更多的人也并没有选择这条道路和这种人生。

不过,我倒是看到一个数据,就是农村留守儿童会更有沉迷于手机或网游的倾向,这也和父母陪伴、家庭教育的缺失有关。

“底层的逆袭每天都在发生”

关于“社会阶层流动的末班车过了”这样的观察,可能他们没有天天呆在中国,我是在北京和杭州的两个地方都会待,因为我老家就在杭州,我看到的普通人的逆袭和底层的逆袭更明显。很多豪宅小区业主是从小县城出来的,他们就是靠勤奋,有的是在电脑城卖手机的,有的是做钢管的,有的做服装生意的,而且他们还挺年轻的,80后90后都有,所以我觉得现在的中国社会机会还是非常多的。

很多人说国内是阶层固化,但是我觉得其实每天都在发生奇迹,你有时候根本想象不到,阶层流动性还是有的,而且不是一点半点,特别是从底层到中产,包括那些从农村或者从城镇考到985、211学校的人也是很多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014年,第二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决赛在常州举行。人民视觉 资料图

当然现在有“985废物”这个说法,是说一帮从小镇出来考到985,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他们会发现很难适应大学的教育,毕业之后也会发现自己没有人脉去进入到好的企业,然后就会觉得自己是“废物”。

这个是存在的,小镇过来的学生可能在读书这块的投入非常大,但是就在别的方面,跟人打交道这方面的话,就是到了大城市可能会有一点不适应。如果说从小的素质教育,可能他们不如大城市的小孩,特别像北京,有各种各样的什么综合素质教育平台、开放性实践课程。而且可能孩子生活在大城市本身的眼界就高,还有他们父母本身的学历水平都是放在那儿,整体起点很高的。

但这个我觉得也是可以后天学习的,要看一个人的适应能力、学习的能力和愿意学习的态度,比如说人际交往,可能你这个资源是没法通过学习获得的,但是后天就是那种社交能力、情商这种东西是可以培养和学习的。

每个人的起点是不一样的,虽然说起跑线这个说法很不好,会制造焦虑,但是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起跑线,就是自己的家庭。有些财富可能就是在你出生前已经积累起来了。

我们以前社会发展得特别快的时候,阶层可能通过一代就迅速跨越了,甚至从底层一直到跨到精英阶层,现在社会整体的就是充分竞争,阶层跨越可能要通过好几代的积累。

你不能去埋怨别人说人家就是起早跑了,然后我们家没提早跑,这个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但这个也是公平的,因为阶层其实就是几代的积累。如果你上一代没有去积累,肯定这一代就会比较辛苦,没准从你这儿就开始积累了,那你的下一代就会有一个更好的起跑线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安柏和儿子花生 /受访者供图

如果花生没有上岸,我觉得可能我会想写这本书,但是可能就没有人看了。不过,即使他小升初受挫了,我们还得努力,该做的事情我还得做。一个人的实力,包括他做事的态度,这种积累其实不会因为这些阶段性的展示被改变。

学校是孩子走向社会的预演练,社会竞争是比学校竞争更残酷更复杂的,努力只是决定结果的一部分因素,但如果说个人努力这一块你都没法控制,以后走向社会就更成问题了。本文转自澎湃新闻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