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护芽妈妈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铅”确认为对孩子影响最严重的有毒化学物质。
最近,大雅带着5岁的儿子到门诊就诊。女儿最近不爱吃饭,脾气暴躁还经常哭闹,体重也是直线下降。
医生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后,发现孩子体内“铅水平”严重超标,确诊为“重度铅中毒”。
这样的诊断结果让大雅十分害怕,孩子好好的,怎么就会“中毒”呢?
什么是“铅中毒”?
“铅元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种重金属元素,本身就具有神经性毒性。
如今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业的高速发展,铅元素在生活中应用范围很广,在为人们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铅中毒”的风险。
“铅”元素独立时,几乎没有任何的生理作用,而一旦进入到人体内,会和多个脏器发生反应,进而对脏器有“毒”,对身体和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永久性伤害。
儿童是“铅中毒”的高发人群
有调查显示:在1.7万名0-6岁儿童中,血铅水平高于100ug/L的儿童占10.15%,这就意味着:10个宝宝中,至少会有一个“铅中毒”。
铅中毒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具体表现在:
延缓发育
《西方医学史》中曾经记载:铅对孩子的影响是成年人的5倍!
孩子的身体免疫力不完善,各方面机能也相对稚嫩,因此对于外来的一些细菌自然也会抵抗力较差。
铅进入到孩子体内,会破坏体内的细胞生长,阻碍孩子的身体发育,影响孩子的身高,延缓孩子的发育速度。
智力衰退
《美国儿科协会育儿百科》明确指出:即使是相对小剂量的铅,也会引起孩子大脑的损伤,甚至影响生长发育。
铅进入到孩子的大脑中,会影响到左右脑的功能,会损害孩子的记忆功能,破坏孩子的智力,甚至还会使宝宝成为一个“智障儿童”。
这几种物体很常见,但都含有“铅元素”
1) 爆米花
爆米花是80、90后小时候的一种小零食,一粒粒香香脆脆的,不仅孩子们喜爱,对于大人们来说也是圈粉无数。
而这种老式的爆米花制作过程也是十分传统,用手摇式的爆米花机制作出来的爆米花,里面就含有大量的“铅元素”。
因为爆米花机的机器配件就含有铅元素的金属,那么制作出来的爆米花自然也会携带,长期吃十分不安全。
2) 皮蛋
皮蛋吃起来软软的,作为一种辅食十分受欢迎。但皮蛋的花纹就是用传统工艺制作出来的,其中为了使鸡蛋里的蛋白质凝固,会利用氧化铅来形成好看的花纹。
长期食用,无异于增加了孩子“铅中毒”的隐患。
3) 水果罐头
市面上一些不正规的水果罐头可能会加入山梨酸钾、胭脂红等合成色素,影响健康。
罐头类的食物本身就含有一定的“铅”,但是是符合人体摄入的剂量,偶尔吃一两次是没有问题的。
但如果长期放任不管,不懂得节制,那么时间长了就会出现问题。
如何预防“铅中毒”?
1.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小孩子往往对于事物都十分好奇,喜欢用嘴去舔,用手去摸,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督促孩子养成正确的洗手习惯。
孩子吃手或者啃食其他东西时,要及时制止并正确引导。
2. 减少接触“铅”的机会
“铅”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像平时所用的餐具、玩具,在制作过程中也会含有“铅”元素,因此像宝宝平时接触的餐具和玩具,都要购买国家认证过的安全产品,同时也要定时清洗。
3. 饮食合理安排
在平时的饮食中,要保证营养摄入均衡,少吃那些油炸类的膨化食品,保证有足够的钙、铁、硒、镁等元素的摄入。
4. 家庭环境
像一些老旧的房子,涂料中起皮的部分含有大量的“铅”元素,要适当用水清洗。
而新房子装修则要选择安全环保的材料,减少家庭中的铅污染。
写在最后:
生活中的“铅”无所不在,虽然做不到彻底防御,但也要做好防护工作,让孩子远离“铅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