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魔斯妈妈育儿实录
最近关于家长“减负“的新闻实在有些太密集了。
前几天刚写完一篇文章,评论太原教育局不允许家长批改作业,这边江西的一位家长又爆出:老师要求家长必须批改作业,不批改作业的需手写情况说明。对此,老师也振振有词,称“工作量饱和,家长配合批改作业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这一事件得到了教育专家李玫瑾的关注。
李玫瑾教授称:“家庭变成第二个学校”这种势头必须遏制。家庭有家庭的生活,没有生活感的孩子将失去人生的“生”。请全社会关注目前学校对家庭生活的侵入现象。
可评论区里,很多家长却对李玫瑾教授的观点提出了质疑。
一、“不要相信专家的鬼话”,评论区里质疑的言论
我不是第一次看到家长们质疑教育专家关于“减负”的观点了。质疑的角度大致分三种:
1、老师对家长提要求,也是对孩子负责任,难道不好吗?
有人说,感觉现在社会舆论天天在引导大家站在教师对立面。老师也可以不对家长提出任何要求。就像资本主义国家,富人的孩子下课后四处赶培训班,穷人的孩子快乐学习,然后阶级层次永远固化。
也有人尖锐地指出,考试科目和内容增多了,录取率却降低了。这些老师都无法左右,难道老师不想轻松一点,少给学生布置点作业吗?但是可行吗?
2、家长辅导孩子天经地义,背后不努力,如何能比别人更成功?
每个孩子在学校接受的教育都是一样的。如果课后回家不多努力点,如何能比别人更优秀?
“学习不可能是快乐的,我的孩子就得严加管教。我能教的教,不能教的就督促再请老师教。”
“自己的孩子自己多付出一点,难道吃了很大的亏?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反正我是宁愿累死,也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教好孩子。”
看着这些家长打鸡血的样子,有时候真的想说点什么,都于心不忍。
3、幸灾乐祸式质疑:让专家去害别人吧,我不听,孩子就会受益
还有一些网友表示:对这样的舆论导向乐见其成。别人去奉行快乐教育了,我孩子的竞争对手就能少一些。“不管别人怎么想,反正我你们别妄想把我洗脑,让孩子分层淘汰下去。”
更有人搬出专业知识说,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和孔子说的温故而知新都强调温习的重要性。学校课时只够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如果孩子回家不靠作业强化,父母不多关心孩子,当前的教育体制只会淘汰更多的孩子。
二、专家频频发声,难道是教育专家们的集体失察?
李玫瑾,作为一个多年研究犯罪心理学、关注青少年教育的专家,我相信她一定看过大量的青少年成长案例,尤其是教育失败的案例。对于当下频繁出现的青少年抑郁、焦虑甚至自杀、弑亲事件,她一定有更多的机会看到这些悲剧背后的故事。以她的专业水平,也一定能从中分析、总结出哪些是错误的教育方式,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也许有人说,这是李玫瑾的一家之言,不足以让人信服。毕竟她培养的女儿也没有多优秀,不过就是个普通老师而已。
我不知道大家要如何定义优秀。一个时常能够感受到幸福的人算不算优秀?一定非要功成名就才叫优秀吗?如果李玫瑾的观点不足以服众,为什么那么多的教育专家都在倡导“跳出应试的思维看教育”?难道是教育专家们的集体失察、失德?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前几天的一次高峰论坛上提倡: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应该大大减少。北大毕业并投身教育事业的俞老师,近年来在各种场合大声疾呼教育改革。他说,很多人羡慕考上北大的学生。但我觉得很悲哀。能考上北大的学生的确很优秀,至少各科都很好,才能考入北大。但正因为如此,也就很难突显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了。
俞敏洪呼吁教学内容减少,并不是让孩子不学习,而是要会学习。用更多的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成为一生的优势。用更多的时间多读课外书,丰富自己的思维。
中国阅读推广第一人朱永新教授略带痛心地谈到:为了顺应应试教育的要求,很多孩子用18年的岁月来证明自己是个loser,这是很要命的。很多人用一生的岁月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是很痛苦的。
教育本来应该是帮助孩子发现自我,给孩子一个更广阔的思维空间的过程。
三、困惑着你们的困惑,我却依然用自己的方式对抗“应试”
前几日,我写了一篇我家娃爸育儿经验分享的文章。娃爸坚决不支持儿子学奥数,认为现在的小学奥数来来回回就那么几大模块,内容全部套路化了。这样的教育只能禁锢孩子的思维。
评论区里也是有很多人质疑:不学奥数?你告诉我一个小学考初中能进名校的方法?你这是基因好吧?普通小孩能不学奥数?
可是我儿子就真的没学奥数,而且也就是个普通孩子,没见有多么天赋异禀。我的分享只是希望家长不要一味地给自己和孩子施压,在错误的教育道路上狂奔,要抓住教育最本质的东西而已。
我特别能够理解大多数父母和孩子。没有足够的勇气、足够的格局、甚至足够的金钱去挣脱那根“指挥棒“的束缚。所以,只能无奈地选择遵从游戏规则。
我也是这万千家长中的一员。这些困惑我都有过。我明白更好的教育是什么,但也同样受限于当下的教育困局。比如要不要让孩子学奥数,拼小升初?家庭教育的主旋律是定位在学习方法上,还是生活能力积累上?日常沟通该如何引导孩子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
我和老公,一个南开一个清华,一个硕士一个博士。但是面对现在如此拼的家长,我没有信心孩子就一定能考入名校。也许我的孩子晚熟,也许我的孩子不够勤奋,也许他没那么乖巧,不能够在中学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之下胜出。怎么办?难道就要全盘否定孩子的未来吗?
肯定不是。当我站在一个更长远的未来思考到底该如何培养孩子时,我会觉得:留50%的精力用在培养孩子应试的学习能力和方法上已足矣。
父母应该至少留出50%的关注来培养孩子的视野、格局、思维方式。教会孩子追求自我、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倾尽热情、燃烧生命。告诉孩子生活是什么,如何做取舍,如何发现美、追求幸福、享受生活。我相信这些才是能够伴随孩子走得更远的,更好的教育。这些品质和能力可以帮助他在未来的漫漫人生中寻找到身心的平衡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