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缝中的一群女人,用生命坚守心中的男女之防,却让今人难以理解

无意间读了老舍先生的一篇小说,小说的名字就俩字《抱孙》,看似简单,但文章每个字,每句话都充满了讽刺的意味。事情是讲的晚清民国时期,一位家境阔绰的王老太太期盼自己的儿媳能给王家生个孙子。这也就可以解释小说的名字为何起抱孙了。然而,王老太太抱孙的愿望并不一帆风顺,儿媳前前后后怀了几胎,不是生下来不活,就是不活着生下来。

王老太太是日日盼,月月盼。终于老天不负有心人,儿媳妇又怀上了。王老太太喜极而泣,为了以防不测,全家总动员。怀孕的儿媳妇只管吃,养好胎,其他任何事情都不需要做。怀孕的儿媳妇虽然不运动,但胃口似乎比以前更大,毕竟这次是两个人甚至三个人要吃饭。王老太太家里有钱,尽一切可能满足儿媳妇的胃口,同时,儿媳妇的娘家也不断送来女儿爱吃的食物。怀孕的儿媳妇可谓大饱口福,连嘴角都吃烂了。到底怀孕的儿媳妇吃了多少,总之一般家庭难以负担。就这样一直吃到快分娩。王老太太提前让收生婆守候在儿媳妇身边,只等儿媳妇临产了。然而,到了临产之时,却压根生不下来,不论是偏方还是香灰全用了,都无济于事。随后,王老太太请了尼姑庵的尼姑念催生咒,只见儿媳妇打滚,却不见起任何作用。此时,有人提出去医院,王老太太认为王家的孩子只能在家里生,但又看着痛苦的儿媳妇,最重要是怕肚子里的孩子出事,王老太太妥协了。于是,她与家人一起把儿媳妇送到外国人的医院。到了医院,她听说儿媳妇需要动手术,王老太太又不愿意了,她认为王家的孩子必须是顺产,不能剖出来。此时,王老太太的亲家看到受罪的女儿,央求赶快动手术,不然大人小孩都保不住了。王老太太给了亲家一个面子,当然主要还是看在未出生的孙子的面子上。然而,当看到是男医生要为儿媳妇动手术时,王老太太又犹豫了,认为男女有别,而这次幸好医生以未出生的孩子的生命做威胁,才又让王老太太妥协了。

虽然经过一波三折,但幸运的是,最终母子平安。由于儿媳妇与孙子身体弱,应该在医院,由护士照顾着休养一段时间。然而,王老太太又不愿意了。因为孙子出生三天要大摆宴席,邀请亲戚好友来家庆祝,出生满月,更要喝满月酒。如果大人孩子都在医院不能回家,肯定办不成三天与满月宴了。这一次,王老太太坚决不妥协了。至少也要把主角孙子抱回家,儿媳妇可以先在医院休养。由于王老太太是家里的长辈,谁也不敢反对,最终连医生也无可奈何。这次,王老太太如愿以偿,抱着孙子上了汽车,高兴地回家。因为,这几天彻夜难眠,为孙子着急,王老太太也着了凉,感冒了。但孙子的平安降临,又让她高兴地忽略了自己的身体。他抱着刚出生的孙子,高兴地爱不释手,脸贴在孙子的小脸上,眼睛紧盯着,生怕孙子丢了。由于身体感冒,王老太太禁不住几个打喷嚏打在了孙子的小脸上。随后回到家,王老太太的每个喷嚏都让刚出生的小孙子承受了,因为孙子的小脸始终在奶奶的眼睛里,嘴角下。到了晌午,孙子身体开始发热,不久全身热得厉害。王老太太认为是孙子想吃奶,急的。于是,让家里人去雇奶妈,然而,晚上奶妈来了,小孙子却走了。

王老太太认为孙子之所以如此,完全是医院的责任,是医院把孙子掏出来了。掏出来的孩子活不长。亲家也认为医院不靠谱。于是,王老太太和亲家又把在医院的儿媳妇强行接了出来。不幸的是,身体虚弱的儿媳妇被接出来后,由于原本身体就虚弱不堪,伤口又没有愈合,所以这一折腾,不久也一命呜呼了。此后,王老太太与亲家在悲伤中,与医院杠上了,要为孙子与儿媳妇报仇。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当很多读者读了这篇小说后,对王老太太及亲家,相当气愤,认为是她们害死了儿媳妇与孙子。她们的愚昧无知、不开化却又自以为是,最终导致了悲惨的结局。当然,老舍写这篇小说的初衷也正是讽刺那些在新思想与旧道德交替之时,那些始终坚守旧道德的家族长辈们。因为她们的地位高高在上,所以她们的一言一行都对一个家庭有着很大的影响。然而,当她们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却仍然不知悔改,始终认为是对方的过错。因为,她们坚信自己心中那千年不变的观念一定是正确的。这样的情况在今人看来很不可思议。很多读者认为老舍的这篇小说过于夸张,过于讽刺。他们认为这样的事情毕竟是少数,谁会眼睁睁看着家人受苦受难,而始终坚守自己的观念。然而,我要说的是,这种现象的出现,在那个新思想与旧道德交替的特殊时期,正是处在夹缝中的一群女人最普遍最真实的行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八十岁的祁红琳老人曾回忆自己的舅妈。她说,舅妈年纪轻轻出嫁不久,舅舅就去世了。后来,祁红琳老人看到舅妈生活困苦就把她接到了自己的身边。舅妈给她带孩子,给他们做饭,有空还缝缝补补。她对舅妈就像对自己的母亲一般,舅妈对她也像对亲生的儿女一样。”但不幸的是,舅妈后来得了乳腺癌。那时找遍了中医也无济于事。最后,只能到西医医院动手术。然而,当祁红琳把这件事告诉舅妈后,舅妈却死活不去。那时的祁红琳也能猜到几分,但还是认为舅妈怕花钱。为了舅妈的身体,她让舅母不要考虑钱的事,到医院做完手术,身体养养就好了。但舅妈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不去医院。双方相持不下,祁红琳急哭了,舅妈也哭了。最终,舅母告诉她,因为自己要去医院动手术,那样医生就会看到自己的身体。男女有别,她不能把自己的身体给外边看。那样,她对不起死去几十年的丈夫,也更看不起自己。她宁愿死,也不能去医院。祁红琳知道舅妈的想法,也就不再强求,因为那样最后双方心里都不会好受。她更加细心照顾舅妈,让她不留遗憾地走完最后一程。其实,祁红琳老人的舅妈只是那个特殊时期的妇女中最普通的一人而已。她们的行为不被新人理解,却又被旧人推崇,她们作为旧人中的一员,坚信自己是对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就像文中的王老太太一样,现在人不理解她的想法与行为,自然认为她是迂腐无知。但在她那个年代,她就是这样的认知,认为自己所认为的是对的。她不愿自己的儿媳到西医院,不愿儿媳妇动手术,不愿男大夫接触儿媳的身体。这种行为在那个年代的旧人眼里是正确的选择。如果不是为了孙子,王老太太不会向新形势低头的。最终,她坚持了自己的旧传统,却害死了孙子。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是王老太太本人得病,需要到西医医院手术才能救命,她也会像上文中的祁红琳老人的舅妈那样,宁愿失去性命,也不会进西医医院手术。现在的人认为生命才是最珍贵的,但那些处在夹缝中的女人却认为心中的坚守比生命更可贵。一边是对女人节操的坚守,一边是对她们来说违背心中坚守却救命的新方法,她们宁愿选择第一种。现在的人很那理解过去男女授受不亲的严重程度。如果一个陌生男子无意间或者故意碰了一个女人身体的任何部位,那这对女子来说都是对自己贞洁的亵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过去老人常讲的一个故事:一家人在外地做生意,后来男子不幸病逝。妻子与孩子扶柩回老家,却在路上被一名陌生男子碰了一下手臂。妻子认为这既是对自己贞洁的亵渎,又是对死去丈夫的不忠。于是,妻子忍痛自断其臂。这种事情在晚清民国依然存在,尤其在刚烈的旗人妇女中。一九零零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就在联军还没打到北京城时。而那些住在北京的旗人早已惊惶不安了。他们有的向西逃跑,有的暂避家族坟地中,因为那里有房子可住,而有的人家干脆就不跑了。他们的选择就是自我了断,而这些人中又数旗人妇女最多。我曾讲过,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慈禧与光绪西逃,但有很多官宦世家来不及逃脱,为了不受辱,往往全家殉难。其中住在刘海胡同希福的后代全家十五口人,除了第三子与两个孙子逃去祖坟避难,其他十二人全部举火自焚。其中就有妻子、儿媳妇与孙女等女性九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当时为了不受辱,这样全家殉难的不计其数。其中,很多旗人女子为保全贞洁,不受辱,在联军未入城就选择投河与自缢。由此,我们可以想到,珍妃如果是一个烈女子,面对即将到了的联军,为了不受辱,也是有可能投井自我了结的。因为,这种的例子在当时并不鲜见。生死事小,失节事大。后来的人对此就不能理解旗人女子的行为,她们认为生死事大,失节事小。况且联军入城后,有的也只是拉拉手,搂搂腰而已,并没对旗人女子身体有很大的侵犯。但在旗人女子眼里,陌生男子与她们拉拉手,搂搂腰,就已经让她们难以忍受了。王老太太与祁红琳的舅妈虽不像旗人女子那样刚烈,但对她们来说,也很难接受让男医生触碰她们的身体。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小说中,对于王老太太看到儿媳妇生不出来,收生婆也无能为力,于是就赶紧用了偏方,又去拜了子孙娘娘请了香灰,让儿媳妇吃下去。当这些都无济于事后,王老太太又请了尼姑庵的尼姑念催生咒。很多读者读到这里认为王老太太是故意折腾儿媳妇,吃香灰、念催生咒,难道就能让孙子平安出生。然而,我要说的是,这种现象在过去并不鲜见,甚至大多数家庭都是如此。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苏芳芸老人就曾说过这样一件事。奶奶家曾有一棵枣树,每年到了时间,枣子就会挂满了树。家里的小孩爬上去打枣子,下面的人就在底下捡。有一次,三叔爬上了枣树,拿着竿子打枣。然而,由于不小心,脚下的枣枝突然断了,三叔从树上掉了下来。枣树并不是很高,但三叔还是晕死过去了。”苏芳芸的奶奶看到儿子摔下来,并晕了过去,立刻将三儿子抱到了屋里的床上。但她第一时间不是去请大夫,而是急忙跑到离家最近的寺庙中,烧香拜佛,请了一些香灰。到家之后,她用水泡着香灰给三儿子喝下了。她认为这样,三儿子就能好了。但遗憾的是,三儿子仍然昏迷不醒。于是,她又赶紧到了附近的道观,请了道士来家做法事,念咒语。然而,这一切都做了,三儿子仍是昏迷不醒。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了,苏芳芸的奶奶才去请大夫,但大夫看后,直摇头,明确告诉苏芳芸的奶奶,即使醒过来,脑子也可能不好使了。后来,给三叔灌了大夫开的汤药,果然慢慢醒了,但脑子已经不如以前了,身体也失去了平衡,走路歪歪颠颠。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后来,苏芳芸的三叔因为走路磕倒后,接着又得了破伤风,最终走完了自己短暂的一生。当时,三叔出现这种情况,没有一人怪罪奶奶。家里人都认为奶奶做得不错,生病后,先是求神拜佛,然后念咒,实在不行,再请大夫,甚至在请大夫之前还用偏方。苏芳芸的奶奶自然也不会自责,因为她也认为自己做得没错。因为,左邻右舍的妇女都是这样做的,只不过结果千差万别而已。可以看到,苏芳芸的奶奶与王老太太如出一辙,她们并不是不想救她们的儿子或儿媳,只是在现在人看来方式方法并不对而已。但在当时,她们认为自己做得是最正确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可以说,处在新思想与旧道德交际的特殊时期的女人是最难的。这些身处夹缝中的女人心底中的旧道德根深蒂固,一切按照过去的老办法老方式做事,认为这些都是正确的方式方法。但拥有新思想的人认为她们这是迂腐无知不开化,自以为是的表现。然而,让这些怀有旧道德,没见过世面,没有知识的家庭妇女去接受新思想,改变旧观念,是何其的难。她们中的很多人尚且不惜用生命去坚守自己的男女之防,又有什么力量能让她们再有丝毫的改观呢。她们就是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已经被浸染了头脑。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