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学校”那么多,这些学校到底在做什么实验

不管你生活在哪座城市,当地似乎都有一所或者几所“实验学校”,而被冠以“实验学校”名头的小学或者中学,大多是比较好的学校,是家长们趋之若鹜,绞尽脑汁要把子女送进去的学校。不少家长也许有和我一样的疑问:这些学校为什么叫“实验学校”?实验学校在做什么实验?

说起实验学校的来历,其实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那个时候国内工业基础薄弱,百业萧条,所以教师是很热门的工作,很多留学国外的名家回国之后都投身于教育事业中,比如蔡元培,陶行知,鲁迅,曹禺,叶圣陶,老舍等等。他们留学归来成为教员,把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也带回国内,带来了中国教育的第一次实验热潮。

那个时候杜威的教育理论在国内很有市场,蔡元培,陶行知,胡适等人都是杜威教学思想的积极推广者,为了显示新的教育理念和传统教育的区别,于是有了“实验学校”的1.0版本,这其中就有蔡元培先生创建的北京孔德学校和附属于商务印书馆的尚公小学等。

在那个时候,还有一类学校叫实验小学,那就是各地师范的附属小学,因为它的主要职能是给教育生提供实习场所,同时也承担了一定的实验研究职能。这样的学校叫实验小学也算是实至名归,就是让师范生实习,实验的。

建国以后,苏联的教学模式成为当时的教育改革的前进方向,苏联的教育模式比较注重学习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所以要求学生每天做早操,定期到工厂和农村参加生产劳动。现在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做法已经推出了历史舞台,但是早操还是保留了下来。

苏联学校比较强调学生的共产主义观念的教育,在中小学成立少先队,共青团,这个做法也被搬到了我们的学校里。建国以后摒弃杜威模式而学习苏联模式,这些采用新的教育理念的学校也被冠以“实验学校”的名称,这便是“实验学校”的2.0版本。

文革以后,教育回归正轨,1980 年《人民日报》发文,宣布教育界要“只争朝夕育人才”、“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多出人才”。于是1984-1989年,各地开始开办初中和小学联体办学的九年一贯制形式“实验学校”,我们称之为实验学校的3.0版本。

从那以后,实验学校便犹如雨后春笋般地遍地开花,哪个地方没有“实验学校”就好像教学改革不积极似的,都不好意思谈教育了。“实验学校”的筹办往往要经过更严格的审批流程,在办学上也面临着更严格的监督,一般来说在当地有着较好的名声。一旦有了“实验”这两个字,就说明是进行试点的教育机构,意味着有比较好的教育资源,教育模式和比较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的创新能力和教学水平也会比较高一些。

不过现在实验学校越办越多,良莠不齐,一些实验学校管理跟不上,学生成绩跟不上,“实验”没做好。而普通学校也有通过严格的管理,扎实的教风学风赢得社会声誉的,所以现在的实验学校“实验”两个字的意味已经不那么明显了,更多体现的是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社会在发展,观念也需要进步,现如今教育均衡发展,“实验学校”的优势也没有那么明显,有的实验学校甚至还不如普通学校。家长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也要多长个心眼,要多与区内的学校对比,不要因为实验学校的名头就盲目选择。

标签: 教育 蔡元培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