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孩子学习压力小,学的知识也没有多难,不需要怎么管分数也能在95分以上,也就放任孩子自己学了。所以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话:
“孩子才上一年级就别瞎操心了,随随便便都能考满分。”
“一二年级再怎么学都拉不开差距,等五六年级再看着也来得及。”
一二年级的知识的确比较简单,只要死记硬背就能考高分,但三年级后知识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孩子们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明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小学时期,孩子的学习模式其实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二年级:学习完全依赖父母和老师,是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三四年级:自主能力增强,由依赖家长和老师,转变为自己学习,是自主学习的过渡期;
五六年级:孩子完全不依赖家长,开始自己主动吸收知识。
三年级后,孩子能否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决定了孩子的学习能力。
比如,一二年级时家长看着孩子写作业,三年级后孩子没有家长看着写作业就拖拖拉拉。孩子很难控制自己主动学习,是因为一二年级被控制着学习,心不甘情不愿。等到没有家长看着时,就失去了自控能力。
只有一种情况,孩子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那就是“养成了习惯”。
当孩子习惯了自我控制,不需要花费额外的力气主动控制自己时,就自然而然了。比如养成饭前洗手、睡前刷牙的习惯等等,就是最简单的自我控制。
未来学家阿尔夫·托夫勒在著作《未来冲击》中说: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能阅读和写作,而是不会学习、不会忘却和不会再学习的人。
小学一二年级,应该培养哪些学习习惯呢?
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表达清晰
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一个考上北大的孩子,父母都没有读过书,问到他的学习秘诀时,他说每次从课堂上学到新知识时,父亲都会让他讲给自己听,直到把父亲教会。
其实,这个原理就是著名的“费曼学习法”。
当孩子能清晰地把所学的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还能教会其他人,就已经彻底掌握了这个知识点。在讲述的过程中,孩子也能找到自己哪里没有掌握,哪里不熟悉。
方面查找疏漏的地方,这个过程也等同于二次学习。
做计划
很多孩子写作业拖拉,写一科作业写一半就去写另一科,最后每科作业都没有好好完成。
实际上就是没有规划好自己的时间,导致大部分时间都浪费了。
让孩子学会安排自己的时间,知道每天放学后应该做什么作业,每科作业量多少,大概需要多少时间完成。有计划地进行学习,在生活和学习上都会轻松很多。
阅读
孩子学习时,需要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知识面越广越深,学习也就更容易。而扩大自己的视野,最简单最方面的事情就是阅读。
如果孩子很小就看了《昆虫记》,等到学生物的时候就会有一定的基础。如果孩子平时的阅读量比较多,写作文就不会觉得没有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