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瑟瑟发抖的季节
不知道现在的你是不是这样的
emmmm……还是这样的
于是
为了顺利地度过这个漫长的冬季
许多人都开始贴起了暖宝宝
它让我们倍感舒适的同时
还能让人“既有风度又有温度“呢!
但是暖宝宝到底是什么?
你们知道吗?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暖宝宝的化学成分
成分:铁、蛭石、活性炭、无机盐、树脂、水等合成的混合物。
氯化钠(盐)作为多雪城市的除冰剂,会腐蚀汽车的脆弱部位。在这里,氯化钠(与水一起)是一种能促使铁粉腐蚀的催化剂。
其中蛭石是一种铁镁质铝硅酸盐矿物,因加热时能迅速膨胀,弯曲呈水蛭状而得名。蛭石一般呈褐色、褐黄色或暗绿色,带油脂的玻璃光泽。加热后的蛭石会变成银灰色,比重有所下降。用加热或化学方法可以使它膨胀,体积可膨胀20倍左右。约有80%的膨胀蛭石用于建筑工业,是良好的隔热、隔音材料。
而且蛭石是当今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超级保温材料。将蛭石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处理,提取出来的蛭石薄膜呈半透明状。这种薄膜表层的保温性能极好,用来制作防火覆盖层、房顶防热、高温衬垫、熔炉或锅炉用的膨胀连接件,冰箱等家用电器、孵化器的防热层和电缆外包层等都很适宜。
蛭石有这么多的功能,用到暖宝宝中也就不足为奇啦!
暖宝宝的发热原理
使用前
使用后
“暖宝宝”为什么会发热,其实它最核心的发热物质都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主要是铁粉、活性炭、水以及盐类(氯化钠)。
下面开始复习高中化学的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2Fe+O2=2FeO+Q(热量)
6FeO+O2=2Fe3O4+Q(热量)
4Fe3O4+O2=6Fe2O3+Q(热量)
我们知道,铁块在自然条件下氧化反应非常缓慢,但如果将铁块换成铁粉,无限增加了铁和氧气接触面积,并用水、盐和活性炭形成原电池,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氧化过程将变得相对容易,逐渐被氧化为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和三氧化二铁
而一般情况下,物质越稳定,具有的能量就越低。反之,越不稳定,具有的能量就越高。在铁氧化过程中,铁粉以及中间产物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都是不稳定的物质,会进一步反应生成更稳定的三氧化二铁。所以在铁粉氧化反应过程中会持续放出大量的热能。
“暖宝宝”怎么贴?
“暖宝宝”的发热温度一般在60-70℃之间,发热时间为10-12小时(据传,最长可持续发热50小时)。因此,“暖宝宝”切忌不能直接贴在皮肤上。
一般而言,“暖宝宝”应贴在内衣和袜子上,且避免贴皮肤薄的地方,比如腋窝、会阴等地方,不适宜贴“暖宝宝”。
六类人群不宜贴“暖宝宝”
生活中,婴儿、老人、孕妇、神经营养不良、有感觉功能障碍以及没有自理能力的人,不建议用“暖宝宝”,以免造成低温烫伤。
所谓低温烫伤,就是虽然温度不高,但皮肤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的低热物体也会形成烫伤。如接触70℃的温度持续一分钟,皮肤可能就会被烫伤;而当皮肤接触近60℃的温度大于5分钟以上,也有可能造成烫伤。
婴儿和老人因为皮肤娇嫩和皮肤变薄,“暖宝宝”的温度极易导致低温烫伤。
糖尿病等疾病会伴有神经肌肉病变,血液循环障碍、肌肉萎缩也不宜贴“暖宝宝”;
中风后的人,皮肤对热敏感度低,在使用时容易造成低温烫伤。
对于手术后有局部伤口、植皮的病人,伤口皮肤娇嫩,也不适宜使用“暖宝宝”。
人体在睡觉时,意识减弱,不建议贴“暖宝宝”。
即便是正常人长时间贴“暖宝宝”,也要定时检查皮肤是否有发红现象,皮肤发红是早期浅一度烫伤症状。
贴“暖宝宝”需要注意
1、贴于衣物的外侧,不要直接贴于人体皮肤上(肌贴型除外)。
2、晚上睡觉时不宜使用,并且,一次使用时间不要太长,防止烫伤。
3、避免真空塑料包装袋损伤或破坏,否则产品会失效。
4、若不慎接触到眼睛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就医,误食后要立即催吐并就医。
5、暖宝宝可用于缓解部分症状:如果冬季因寒冷消化不良,可以敷贴在胃部,促进营养的消化和吸收;如果是有肩颈疾病或因冬天穿低领的衣服等肩部受风者,可以贴在肩部或后颈部;关节炎患者,可以贴在双膝关节处。
6、 婴儿需要避免使用,因为的婴儿皮肤很嫩,容易烫伤。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暖宝宝生产商,其中不免有滥竽充数的,倘若买到假货,不仅浪费了钱财,也会产生其他副作用。这时,学会分辨暖宝宝的优劣,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该如何辨别呢?
从包装上分辨。质量好的暖宝宝贴在包装上的用料是非常好的,外观整洁、印刷工整、色彩鲜艳细腻, 包装袋平整且手感厚实, 有一定韧性和强度。劣质暖宝宝贴为了控制成本, 印刷不均匀, 色彩暗淡, 有杂色, 包装袋不平整且很薄。
从暖宝宝贴贴片上分辨。正品暖宝宝贴包装尺寸与标准一致,外观平整,各边宽度一致。劣质暖宝宝贴包装尺寸与标准不一致,各边宽度不一致,有歪斜或者其他瑕疵,甚至表面会有内容物透出。
从内容物上鉴别。优质暖宝宝贴内容物分布均匀细腻,手感柔软厚重,用手捏感觉不到粗大颗粒,重量标准。劣质暖宝宝贴内容物颗粒不均匀,有较大颗粒,内容物较松散,会在包装内来回移动。
本文来源:生活中的化学。
【来源:科普文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