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二胎家庭都存在着啃女的现象。
执笔:木子
定稿:苏子后
在中国传统观念里,重男轻女一直都是根深蒂固。即使是在当今社会,很多家庭也依然保留着这样的思想。
在一些二胎家庭中,女儿往往比儿子更懂事,于是,有些父母就依仗着女儿的这份孝心,肆意挥霍,嘴上说着女儿贴心,可心里真正关心的仍然是儿子,尤其当父母迈入晚年生活,这种思想更为明显,最终,“啃女”现象也在许多二胎家庭中兴起。
案例:“啃女”现象崛起,父母却不以为然
张婆婆育有一儿一女,如今,两个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各自组成了新的家庭。
想当初,老两口为儿子攒钱娶媳妇、买婚房,结婚之后还时不时寄些生活费给儿子;但女儿结婚的时候,除了添些嫁妆,就再没操心过,相反,女儿还经常性地前去探望老两口,每次都是大包小包,老两口缺什么就给买什么,从没怨言。
前段时间,张婆婆不小心摔了一跤,在医院住了小半个月,也一直都是女儿在忙前忙后,买了一大堆营养品不说,还天天过去陪床;而张婆婆嘴里的乖儿子却始终都在忙工作,除了刚开始住院时过去看了一眼,直到出院那天也没见到人影。
见此情形,女儿自然是气不过,便说了几句弟弟的不是,没想到张婆婆立即为儿子辩解,“他工作忙,再说了,不是有你嘛!”
本以为只是一句闲聊,可自此以后,女儿前去探望老人的次数越来越少,还时常以工作忙为借口推脱,张婆婆觉得难以理解,甚至偷偷在背地里骂女儿忘了本。
其实,张婆婆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啃女”现象,为了儿子,拼命榨干女儿,最终寒了女儿的心。
二胎家庭为何更容易出现“啃女”现象?
、父母重男轻女
很多二胎家庭中,儿子往往是作为老二出生,这种情况下,父母也多半会偏向小儿子。
在许多中国式父母的眼里,女儿终归是要嫁人的,养儿才能防老,因此,也理所当然地把儿子捧在手心里疼,却时常忽略女儿。
有这种观念的父母,在步入晚年之后,不希望自己给儿子添麻烦,所以有什么事就喜欢找女儿,也习惯花女儿的钱,自己则省吃俭用,把养老金留给儿子,甚至当儿子需要帮助时,也会勒令女儿必须帮忙,长此以往,这类父母自然容易成为“啃女族”。
、女儿通常更贴心
理论情况下,女性的心理方面比男性成熟得更早,因此,比起儿子,女儿通常更懂事、更贴心。
对待父母,女儿可能会比儿子更懂得感恩,也会时刻把这份恩惠记在心里,并且当父母年迈之后,相处期间,心思细腻的她们,往往能轻而易举地察觉到父母的需求,也愿意身体力行地给予帮助。
而父母长期享受着女儿的付出,久而久之,难免会形成习惯,一旦有什么需求,第一个想到的都会是女儿,甚至有些不知足的父母,还会对女儿提一些无理的要求。
、儿子缺乏担当
父母之所以成为“啃女族”,除了自身的偏心问题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儿子的性格特点。
在重男轻女家庭中长大的小儿子,多半都缺乏担当,在赡养老人这方面,往往不愿意主动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所以,这份重担就落在了女儿身上,再加上有些老人习惯把女儿的付出当成是理所当然,所以这种“啃女”现象也愈发普遍。
、社会环境的影响
如今,女性逐渐独立起来,不仅对事业有所追求,在家庭中更是掌握着财政大权。
而多数男人忙于工作,不仅没有时间在父母跟前尽孝,钱财也被妻子所掌控,即便是有心想要通过物质方面去补偿父母,可能也很难实现。
而这些掌管家庭经济的女性,就算忙于事业没时间,也可以通过物质方面去尽孝,所以,相比之下,多数父母“啃”女儿会轻松些,甚至也习惯了“啃”女儿。
、女儿心甘情愿被“啃”
有些老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女儿一旦嫁了人,那就是别家人,因此对女儿的关注度也越来越低。
而有些女儿为了赢得父母的重视,就会尽自己所能去孝敬父母,渴望父母的关注与认可,但实际上,这种行为反而促成了女儿甘愿被啃、父母则变本加厉的情况。
二胎家庭,重男轻女会有何下场?
◆ 家庭关系受到影响
很多老一辈人都有很强的重男轻女思想,认为男孩才能传宗接代,女儿则无需过分关爱。
而在这种家庭中,无论是亲子关系还是婆媳关系,最终都会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比如女儿跟父母不亲,儿媳跟公婆育儿观念截然不同等等,老一辈人跟下一代人之间就会处于一种对峙的状态中,家人之间也无法做到和睦相处。
◆ 手足情感生疏
重男轻女这种思想,受伤最深的莫过于当事人。
如果父母将重男轻女的思想贯彻到底,那被冷落、不受宠的女儿,往往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阴影,甚至把自己的悲惨遭遇怪罪到家人和备受宠爱的弟弟身上,久而久之,这种怨恨的心理埋藏在内心深处,手足之间的感情也愈发生疏。
◆ 悲剧延续到下一代
其实很多时候,悲剧往往带有一定的“遗传性质”。很多在童年产生心理创伤的孩子,长大后也会重复着童年的错误。
二胎家庭中,如果女儿从小就被忽视、被冷落,被父母灌输着“儿子有用、女儿无用”的思想,那等到日后自己当了父母,也会以同样的观念看待自己的孩子,让自己的女儿重复着自己童年时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