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育儿法”太惊悚,几种迹象表明,你为孩子做多了

“孩子从不主动刷牙,不催就不去。”

“孩子不好好吃饭,得硬逼着吃。”

“孩子写作业拖拖拉拉,怎么说都不听。”

“孩子胸无大志,不知道为自己的未来努力。”

.......

翻了翻学堂的用户留言,被孩子这些问题折磨得精疲力尽的爸妈不在少数: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明明很简单的一件事,孩子本可以自己做好,却总是要父母推着才能往前挪,别提多累人了。

当这些问题反反复复出现,父母们不禁开始产生自我怀疑:“我道理讲得还不够明白吗?我为孩子做的还不够多吗?孩子咋还这么不自觉?”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会出现这类问题,不是我们做少了,而恰恰是因为我们过于负责,管得太多。

当父母为孩子做得太多,就会开始出现这样几个迹象。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第一阶段:

孩子开始反抗、较劲

知乎上有个问题是:孩子宁肯饿死也不吃韭菜馅饺子怎么办?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的第一反应是:不吃就不吃呗,还有胡萝卜馅、芹菜馅、茴香馅的不能吃吗?何至于让孩子反抗到“宁可饿死”的份上?

想起小时候,我最讨厌喝梨汤,每到秋冬,我妈就追着我灌梨汤,说起来都是为了我好,秋冬容易上火,喝梨汤能去火。

扛不住威逼利诱,我只好每次都捏着鼻子把梨汤灌下去,忍不住一阵阵犯恶心。

不否认梨汤确实是好东西,妈妈也的确是为了我好。可当我怀着恐惧排斥的心情喝下去,这一整天的食欲基本都被败光了。

然后就发展到“我不好好吃饭,妈妈满屋子追着喂,一边嫌我不听话一边禁掉我所有零食,我表示抗议更不吃饭不喝梨汤......”这样的恶性循环。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是这样,一心为孩子着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孩子的一切,换来的却是孩子不停地拒绝和反抗。

一个五年级小学生发出过这样的心声:

“我最烦写作业时候,妈妈一会儿推门送牛奶,一会儿推门送水果,一会问问数学作业写完了没有,一会问问英语背下来没有。

等我写完作业,准备洗漱睡觉,妈妈又跟到厕所,提醒我刷牙、洗脸,衣服不要弄湿了……

我知道妈妈是为我好,但还是很讨厌妈妈没完没了的提醒,好像我什么都不会一样。”

我们能说这样的父母不是好家长,为孩子做的不够吗?显然不能。

但是对于自主意识慢慢苏醒的孩子来说,这简直就是灾难。

前斯坦福新生学院院长朱莉·利斯科特·海姆斯在TED演讲《正确的教育方式:避免过度呵护》中指出:

“随着我们的过度帮助,过度保护,过度指导和过度关怀,我们剥夺了孩子建立自我能效的机会。

自我能效是当一个人看到自己的行动能产生成果而建立起来的,而不是父母代表他们做出的行动,是他们自己的行动能产生结果。”

被过度关注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想想自己走在商场里,遇到一位热情的售货员,她马上迎过来寸步不离地跟着你,不管你有没有兴趣,只是不停地推荐商品,而你只是想随便看看。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明知父母是为了他好,却无法坦然接受父母过分的关心,这份苦闷无法排解,只好通过各种各样“不听话”的表现来反抗。

轻则机械性服从,比如作业催一句写一点,不催就不写;

重则表现出激烈叛逆,很多孩子离家出走甚至以死相逼的事件,就是这样闹出来的。

孩子反抗、较劲,我们应该感到庆幸,这说明孩子的自由意志还没有消弭,他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长管太多的不满。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第二阶段:

孩子没有目标,得过且过

俄罗斯动画短片《脐带》,讲述了一个母子俩被脐带捆绑在彼此身边的故事。

孩子出生时,护士想剪断脐带,母亲阻止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从此以后,这根脐带就成了母亲管好孩子的手段——孩子乱涂乱画、在水坑里跳来跳去,立刻就能被母亲拉回身边。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极具讽刺意味的一幕

孩子渐渐长大,某天遇到了喜欢的姑娘,上去搭讪却又被母亲拉了回来,母子俩因此爆发了激烈冲突。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最终,母亲因为孩子不听话气晕了过去,孩子只好妥协,被“脐带”忠实地栓在母亲身边,一直到不惑之年,还是浑浑噩噩,得过且过。

他发现企图挣脱束缚根本没用,还徒增痛苦——反正最后什么都要按妈妈的意愿来。

短片的最后,老去的母亲被死神带走,母子间的脐带终于被剪断。

孩子终于获得自由,却惊慌失措,无法接受……

加拿大心理学家戈登·诺伊费尔德说:行为问题的背后,几乎都是关系问题。

这部短片就暗示了:孩子不求上进的行为表现背后,是不断越界的母爱。

很多父母出于关爱,无意识地陷入了这样的思维误区,事无巨细地替孩子操心,说白了就是变相的控制,而孩子体会到的就是:

我怎么想不重要,在父母眼里我只是一个没有主见,不明是非,也没有能力为自己负责的人。

当孩子反抗无果,就只好开始敷衍了事,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活,毫无主见,一切只是为了应付父母而已。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第三阶段:

孩子生活失能,自我毁灭

之前说过演员朱雨辰妈妈这个“过度呵护”的典型,其实另一位女星的教子之路,也让人唏嘘不已。

2018年,一名叫孙安佐的18岁少年声称要去学校射击,随后被美国警方搜出一把手枪和1608枚子弹。

这一事件,引起了大众的讨论。

讨论的焦点之一,是孙安佐妈妈——女星狄莺的教育方式。

狄莺曾在节目里透露,从小到大,她都严格控制儿子的饭量,甚至每天花七个小时盯儿子吃饭。

一直到儿子15岁,她还和儿子一起睡觉,寸步不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对儿子的学业更是高标准、严要求,儿子考试低于80分,她就会失控抓狂。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妈妈密切关爱下成长起来的孙安佐,18岁前都无法独自出门。

身体一直在成长,精神却不断萎缩,孙安佐逐渐开始堕落,不但不能自理,甚至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

表面上,狄莺为了儿子付出一切。

实际上,她不过是把越俎代庖发挥到了极致。

如果连吃饭睡觉这样的小事都要被牵着鼻子走,孩子自然会找不到存在感、价值感,早早地失去成长的动力。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父母学会放手,

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老子说》《庄子说》的作者蔡志忠,家境普通,只念到初二,15岁便离开家画漫画,全靠自学成才......

如今他不仅是位非常成功的漫画家,作品销量超千万册,还获得过亚洲桥牌的冠军,又花了10年研究数学和物理,在多个领域风生水起。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他这样松弛随意,又能把每件事做到极致,得益于父母的家庭教育准则:你是自己的主人,你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小时候贪玩,别的小孩都在担心回家晚了会挨骂,而蔡志忠一点不怕,父母从没有因为回家晚而批评过他。

在蔡志忠有记忆以来,从不需要问“妈妈,我可以吃人家送来的月饼吗?”,直接把月饼吃光就是了。

也不需要问“爸爸!我可以坐车到市里看电影吗?”,只要去看电影之前告知一下就行。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就算15岁离家时,也不是去征询爸爸同不同意,而是离家前的一个晚上,告知父亲明天自己要离开家去外面发展而已:

“爸爸,我明天走。”

“去干吗?”

“去画漫画。”

“找到工作了吗?”

“找到了。”

“那就去吧。”

简短的对话结束,蔡爸爸放手让孩子去过自己想要的人生。

蔡志忠自己选的这条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当时漫画销路很差,出版社倒闭,蔡志忠只好收拾行囊回乡下待了一个月,没告诉父母自己失业了。

父母也没多问一句话,只是告诉他:家永远是你的避风港,要住多久都没问题。

《自驱型成长》一书中有段话说:

“父母想要培养孩子的自控力,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就应该把自己看做是孩子的‘咨询顾问’,而不是孩子的‘老板或经理人’。”

“这份‘自己说了算’的感受,才是健康心智的前提,才是主动进步的源泉,才是跌倒了能爬起来的动力。因为‘你想要’,而不是被迫地成为这样或者那样的人。”

像蔡志忠父母这样,凡事都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主,很多家长心里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担心:害怕自由变成放纵,产生的后果无法把控......

对于父母头疼的“该不该管?”“什么时候放手?”这样的问题,美国注册行为心理治疗师Janet Lehman提供过一个方法。

在为孩子做任何事情之前,我们可以先问自己下面这几个问题:

1、这到底是谁应该完成的事,是我还是孩子自己?

2、孩子是否总拒绝完成自己本该做的事,拒绝承担自己的责任?

3、对于本该孩子自己完成的事,我是否表现得比他更上心、更焦虑?

4、这种情况是不是反复发生,毫无改善?

5、在这种情况下我一般会怎样做?我会不会一下子就大包大揽帮孩子把事情解决了?

如果你意识到这些日常事务、问题和责任都是孩子的,而通常你看起来比孩子更上心、更心烦,经常忍不住大包大揽帮助解决,你就该后退一步,换一种不同的解决办法了。

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在不威胁到安全,不违反法律道德的前提下,不管!给孩子自行调整步伐的时间,允许孩子在秩序混乱期里体会到自然惩罚。

例如:不写作业就不写,到学校可能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孩子不想吃饭时也不必追着喂,过会儿孩子可能就会体验到饥饿,而且一顿不吃也不会怎样;洗澡磨蹭就磨蹭,无非多费点水和电......

正是在混乱和试错中,孩子才有机会了解自己,了解环境,逐渐调试到既令自己舒适,又能适应环境的状态。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最好的亲子关系,

是“有求必应,不求不应”

既不能漠不关心,也不能过分干涉,所有的亲子关系都应该保持这样适当的距离。

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个中学女孩常常骑单车自己回家,有时走夜路,乌漆麻黑的街上只有寥寥几盏路灯,但她执意要和同学一起走,不愿家长来接。

直到上大学后她才知道,她的父亲经常在那段漆黑的路上远远地跟着她到家。

很多孩子回忆起父母的关心,只会觉得“烦死了!”

而这件事,细细想来,却觉得温暖和感动。

默默地守护孩子,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立马出现,给孩子帮助和引导;孩子不需要家长的时候,又感受不到家长的存在。

这,才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最佳距离吧。

作者介绍

阿怪,尹建莉父母学堂原创内容编辑,育儿工作者,不断学习和传播育儿知识。养娃路上,我们一起成长。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