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岁的娃正坐在地上,玩一桶积木玩具。
他越堆越高,眼睛都不眨一下,安静又认真,仿佛进入了无我之境。
这时候,坐在一旁的亲友团纷纷发来慰问:
宝贝儿,你堆的是什么呀?真的是太棒了!
我的乖孙儿哟,渴吗?来,喝口水!
宝宝,你堆的不对,学妈妈这样做!
......
这些场景,大家是不是很熟悉?
句句爱意满满,殊不知这些爱意,正在毁掉宝宝的专注力。
宝宝正在专注地做着自己的事,你的这些爱,其实是害!
破坏孩子专注力的行为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心理与脑科学教授 Chen Yu 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他发现:婴儿的专注时长与陪伴婴儿的大人专注表现有很大关系。
在培养娃专注力的道路上,有5句话是当之无愧的“绊脚石”!自查!看你说过几句?
强行指导:妈妈来帮你,应该这样...
周末陪着孩子去上美术班。内容是画一只自己喜欢的动物。
老师示范完毕,颜料画纸发到小朋友手中,由家长陪同完成。
一个4、5岁的小女孩,头发卷卷的,穿着红色蕾丝裙,像个小公主。
她妈妈想让她也画一副,她却表现得很没有信心,一直低头说着:"我画得不好怎么办?"但最后她还是选了一只小老虎的图案,开始动笔了。
画的过程中,小女孩的妈妈嘴巴就没停过,一直在叨叨:"你这样画不行,得这样画...这哪像老虎啊,跟大花猫似的,还是重新画吧。"
然后就把女儿的画撕得粉碎。
老师说,让孩子自己发挥,画自己喜欢的颜色。
但那位妈妈仍然忍不住干预:"要这样,哎,对了!这里涂红色,我都给你调好色了,你直接涂就好了。"
最后,小女孩赌气把笔一扔,索性不画了。
强行指导,不仅不利于孩子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还容易造成专注力不稳定,也很容易让孩子学会粗鲁地打断别人。
施加压力:磨磨蹭蹭,你怎么回事?
到了吃饭的时间,而孩子还在专心地玩玩具或看书,在说了几次无效之后,家长可能就会不耐烦了,“快点来吃饭,饭菜就凉了”。
其实想想,饭菜凉了可以再次加热,为什么一定要为这点小事而去打断孩子的专注力呢?
而且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在吃饭前,家长也可以给其一点准备的时间,可以提前告诉孩子“还有五分钟我们就要吃饭了”,这样孩子便会意识到很快就要吃饭了,知道下一步需要做什么。
催促行为很容易让孩子产生紧张厌烦心理,做事时更难集中精神。
频繁打断:歇一会,喝口水。
之前朋友在儿子铭铭半岁的时候,开了工作室,婆婆就承担了大部分的育儿责任。
尤其是朋友的婆婆是个传统的家庭主妇,在她的认知里面,照顾孩子就要事无巨细,娃的吃喝拉撒睡就是头等大事,其它事都得靠边。
铭铭是个比较安静的宝宝,从小到大都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玩玩具、看绘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但婆婆怕娃渴了、饿了、尿了,总是不断地打搅他“铭铭,喝口水吧。”“铭铭,吃点水果。”“铭铭,有没有尿尿?”
而这一系列的操作,成功的干扰了牛牛本来还不错的专注力。
晚上或者周末带娃时,明显能感觉到孩子的变化,积木随便堆几下就没兴趣了,绘本看几页就摇头拒绝。
后来上早教课的时候,早教老师的一句话才知道了原因:
“孩子在专心玩耍、探索新事物时不要让他被迫中断。虽然是因为爱才这样频繁的关心,但这样是种干扰,非常影响孩子的专注力。”
盲目自信:孩子能看两个小时动画片。
娃爱看电视不是专注力好,而是被动画片产生的被动注意给“催眠”啦!
人的大脑中有两种波,看电视的时间越长,脑中负责催眠的阿法波越强,负责思考的贝塔波越弱,反而引起娃的专注力下降。
乱贴标签:娃专注力不好...急死我了!
做任何事情都没有办法专注的孩子是非常少的,孩子只是在某些事情上非常专注,而在爸爸妈妈特别希望他专注的事情上不够专注而已。
比如:上课不听讲,光玩文具的孩子,他玩的时候,状态也是专注的。
所以问题不是孩子缺乏专注力,而是有时会把专注力放偏。
我们发现,大部分爸爸妈妈说的孩子不专注的问题,都是这种情况。
这时,爸爸妈妈要做的,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给孩子贴上一个不专注的标签,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去找孩子为什么在学习上不够专注、在玩上就很专注的原因。
培养专注力,做好这4点
村上春树在《眠》里说:没有专注力的人生,就仿佛大睁着双眼却什么也看不见。
那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孩子的专注力呢?
营造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
给宝贝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比如:在单独的房间做作业,小龄的宝贝有一个属于她的阅读角这类的,让他们有一个专属的空间来做自己想做的事。
共同制定必要的生活规矩
一定是要和孩子共同来制定。
餐桌上开始,吃饭不能看电视,不能看平板,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习惯,不仅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还破坏了孩子的胃口,影响孩子的发育。
孩子3-4岁左右,有一个秩序敏感期,他的东西怎么放是有着自己的记忆和道理的,你要是给他东西放乱了,他自己就不乐意了,其实也是在影响孩子的专注力。
一次给的玩具不超过两个
我一般都会把球球的玩具都收在收纳箱里,需要玩的时候再拿出来,想玩别的得先把之前的玩具放回去才行。
如果一次给的玩具太多,或者玩具都在一眼看得到的地方,孩子就会每个宠幸一分钟,结果每个玩具都没有真正的研究过,而且一个小时之后,家里就跟被抢劫了一样。
找到孩子感兴趣的事情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我们很多家长抱着一个扬长补短的态度,一定要把孩子不好的地方补起来。
其实我们要更倾向于给孩子扬长,孩子喜欢的事情先让他做好,想尽一切办法,先让他把这个他最擅长的事情做到极致,孩子有了自信心的情况下他就有可能带动其他方面一起来进步。
写在最后的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宝宝发展特质都是不一样的,即使在专注力这方面也一样。
爸妈不用太过焦虑,也不要盲目给娃贴“不专心”的标签,多点耐心,正当引导,每个孩子都是珍贵的“宝藏”!
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