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碎片化时间,愉快地利用起来吧!
——小7妈
01
就在上个月,我写了篇《和三岁娃一起做计划,我是认真的!》,还新鲜热乎。
处女座妈是真认真啊!光和小7写这个计划的小白板,都花了近一个小时。
因为做计划本身,就是很重要的教育呀!
后来收到同学的留言,问像这种全家早出晚归的情况,咋整?
也是哎!
其实我的情况也差不多:从幼儿园接上小7,最多在外面玩一会就得赶紧买菜回家做饭,吃完还得刷碗。掰着指头算了算:
从放学到睡觉,不被打扰的亲子时间也就一两个小时而已。
就这点时间,每天还正儿八经做计划?刚做完计划没等开始执行,上床的号角就吹响了。
咳咳,确定不是脱裤子放......?
02
不过,我还真是做计划。但也许不是你想象的,事无巨细的那种。
像我和小7最近做的这次计划,我们把整个白板分成了左右两栏:
左边:是每天利用碎片化时间要做的小任务
右边:是本周想要完成的比较大的任务
PS:为了让小朋友更有参与感,也顺便学习下如何用符号表达。我让小7用自己的方式又重新记录了一遍(蓝色笔部分)。
计划本周大任务
哪些可以是大任务?
其实,“大”是相对的概念。并不是说真的要有多烧脑、多复杂、多耗时。
对于学龄前的小朋友来讲,“大任务”更可能是搭一套积木、玩几把桌游、拼一套拼图、细读一本书、做一套手工之类的活动。
根据我们家现阶段的情况,耗时半小时以上、需要大人陪伴的,就算“大任务”。
做这些“大任务”的时候,我必须放下手头的事专心陪伴。而且孩子也需要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里,一直集中注意力。
但是,也不用把所有想做的“大任务”,都写到本周的计划里哦!
只用挑拣必须要做的几项,写进计划里就行了。别忘了给随性和机动的项目,留有空间。
7妈小提醒
做计划时,孩子肯定只愿做自己擅长和喜欢的事。但有时不能完全随小孩的心意。
比如一套拼图因为畏难好久没拼了,那这周就给提醒安排一下。还有上周提到想要了解一下“水獭的习性”,这周也可以计划一下,等等。
做计划的原则还是:
引导和商量为主;
孩子特别不愿做又不得不做的任务,不要占比太多;
尽量兼顾各方面的均衡发展。
具体怎样平衡和把握,再戳戳《和三岁娃一起做计划,我是认真的!》
计划每天小任务
除了每周的大任务,每天娃的碎片化时间其实也不少。
比如,等待大人准备早晚饭的时候、接送上下学的途中、在餐厅等待上菜的时候等等。
如何利用这些碎片化时间,是个技术活。但重要的事情说前面:
绝对不是说,要把一分钟掰成两分钟来用!!!
那类一分钟也不想浪费,时时刻刻都想着给娃塞两页作业纸,听听英文磨耳朵的老母亲。恕我直言,心累,做不来。
利用碎片化时间,不是说无时无刻都得在学习。而是无论是用这点时间来干什么,都要把注意力放在当下,让大脑处于“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的状态。
说白了,对于“时间去哪了”这个问题,心里能有个计划、有个谱就行!
03
碎片化时间适合用来做一些非连续性的,最好孩子能够独立完成的小任务。比如:
自理
认字
小游戏(线上或玩具)
短课程
聊天发呆
那具体怎么利用碎片化时间,来安排这些小任务呢?
我来举几个场景例子,你就明白了。
比如在我们家,小7有这么几块可以拿来用的碎片时间:
01
等待大人准备早饭
我们家平时的早饭很简单。麦片酸奶或麦片粥,准备时间一般不会超过10分钟。
这10分钟,是小7的自理时间。
她自己换下睡衣,上厕所,穿好今天的衣服,包括扣扣子什么的。等我把早饭端上桌,她也差不多已经坐在桌边等了。
如果周末不赶时间,我会让她和我一起准备早饭。
7妈划重点
自理,是孩子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的重要内容。
从起床到吃早饭这段时间,小一点的孩子,正好可以自己练习穿脱尿布、扔尿布;稍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自己准备书包。再大一点的,应该可以自己准备早饭。
02
吃早饭
严格来讲,吃早饭是在干正事,不算碎片化时间。
但是我还是忍不住干了这么一件鸡娃的事。小7爸竟然没有拿砖头砸我,奇不奇怪?
我在餐桌上摆了一张汉字卡。早餐时,我会招呼小7对着这个字“say hi”。类似这样——
“早上好啊,羽毛的羽。我小的时候总把你叫成“毛”,你像两只翅膀,应该是羽呀!”
然后这个“羽”字,就一直“坐”在餐桌上等小7晚上回来。
吃晚饭前,我会再问一下小7。如果她记得,我们第二天就换下一个新字。认过的字就换到字卡挂袋里,和其他最近认识的字摆一起,可以时不时复习下。
如果小7晚上回来不太记得这个字,那就在餐桌上多摆一天或几天。直到小朋友熟悉了为止。
7妈小建议
以前小7学认字是集中进行的,但现在整块的时间很宝贵。像“认字”这种不具连贯性的小任务,其实很适合利用碎片化时间来完成。
虽然可能一天最多只能学一个字,有时要三四天才能记住一个。但水滴石穿的累积效应,还是很可观的哦!
事小事小,贵在坚持。
03
大人准备出门
(其他场景:长途旅行)
吃完早饭,我还需要刷碗和做一些出门前的准备(比如臭美)。从吃完早饭到出门,大概有30-45分钟的碎片化时间。
这时候,我需要小7能自己呆着做些事情(除了看屏幕以外)。比如:
用点读笔随便看点什么
自己选本手工活动书做一做(连线、迷宫、剪纸类)
随便听点什么(Big Muzzy、婷婷唱古文、或者儿歌轻音乐)
这些活动都很小,小7可以独立完成。时间一到,也随时可以中断。
这时候,给点读笔和手机插上耳机,这些对注意力要求不是那么高,且小朋友可以独立完成的小活动,也是长途旅行的“续命神器”啊!
04
接送上下学的途中
我们在路上得花个20-30分钟。一般骑自行车,偶尔会坐公交。
要不要母女分别塞个耳机?你开玩笑呢吧!
这是我和小7一天中最欢乐、最宝贵的聊天时光。
春天,我们会看路边新开的花朵。如果时间不赶,就停下来闻一闻或采上一朵。夏天,我们会听蝉叫。小7发现蝉们早晨特别“吵”,下午放学时叫声会小点。
每次路过最喜欢的一片树荫,我都会张开一只手臂,一边深呼吸一边感叹:“妈妈超爱这片绿荫”,“我也喜欢”小7总会这样附和。
秋天,抬头看看蓝天白云和开始显黄的树梢。我们几乎每天都会讨论今天天空的颜色。如果有学过的应景古诗浮上脑海,就一起诵一诵。
讲真,每天像只蚂蚁一样忙忙碌碌。可当抬头望向天空时,会感到时间忽然停滞了!
我以前还不觉得,现在越发爱上了路上这段亲子时光,和陪伴一起走过四季的感觉。
05
等待大人准备晚饭
(其他场景:旅行、等待间隙、在家电话会议)
接上小7到家就五点了,我也开始准备晚饭,大概需要30-40分钟。
这时,如果小7愿意的话,可以选择看屏幕。其实,“下午才能看屏幕”的规定不是必需的。我这样做,只是想让小7知道:
屏幕不是你想看就可以看,只有到了规定的时间,才可以。(PS, 我家没有电视)
我一般会建议她选择:
想跟着视频学唱歌?(韵律和乐感培养)
看一两期识字的app(了解汉字的故事)?
玩会儿思维小游戏app(锻炼思维)?
看几集《Big Muzzy》(学英语)?
还是看瑞典语的儿童节目(增加一点瑞典语的语言输入)
等我忙完了手头的事,也可能参与进来;或者关掉屏幕一起干点别的。
小7跟着视频学唱歌
针对小孩设计的app或儿童节目,时长不等。少到3分钟,长的一般也不会超过20分钟。
在需要的时候,它们就是超级好用的“电子保姆”啊!
比如要带孩子去银行办点事,或要在家开一个电话会议。这时候,我们根据需要选择一个时长合适的动画或小游戏,就可以让小兽们迅速安静闭嘴。
06
吃晚饭
晚饭,是一家三口难得相聚的时刻。
除了聊一聊今天的见闻,我们也会问小7:在晚上接下来的时间里,她想干什么?
这是一天当中唯一的整块时间,我可不想用它来教小7认字数数。
我一般会提醒下,是否想选择“本周大任务”的一个来完成?一般来讲,桌游、积木搭建或亲子阅读,是我们最经常的选择。
07
在餐厅等待上菜
在外面有时需要等待,比如去银行办事或在餐厅等菜。这时候我会让小7选上一款迷你的小游戏,装在她自己的包包里。
适合带出门的迷你小游戏
最近,迷你四子棋是她的新宠,虽然还不怎么会玩吧!
7妈小总结
你看!只要我们有意识地把注意力放在当下,是不是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轻松愉快地做不少事情?
像“本周大任务”一样,上面提到的这些“小任务”也不用全部都写在计划里。
只用挑拣你最想让孩子养成习惯坚持的几项,写下来就可以了。比如小7,就是“认字”和“思维小游戏”这两项。
无论是给整块时间还是碎片化时间做计划,我都没有安排得很满,也没有细化到完成的时间段。
一来,我们会经常发现计划赶不上变化。
如果把计划做到太细,容易导致完不成,最后就不了了之。还不如最初就松散一点、灵活一点,先保证完成计划了的再说。
二来,虽然做计划,但还是要允许孩子跟着自己的感觉走。
如果规定得很死板,比如早上10-11点是画画时段。万一这时候就想搭读绘本、搭积木呢?毕竟咱们小时候写作业,也没人规定非要先写完数学再写语文,对不对?
今天分享的时间管理小干货,其实是我把“3~6岁”早教指南的一个点单独拿出来扩展了。
虽然花式鸡娃的任务重,但也不可能每天把“德智体美劳”挨个轮一遍。
心中有个规划,找到自己的节奏最重要。
最后,周末独自关在家码字的课代表,再为大家总结下今天的重点内容:
写下一两项每天必做的小任务(主要利用碎片时间完成)。养成坚持的习惯,静待积累的成果。
计划几项一周必做的大任务(主要利用整块时间完成)。照顾均衡发展,轮流翻牌子,尽量不落灰。
做计划不可怕,做运动才可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