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媒体在横店偶遇杨超越,那天她正与新剧剧组一道聚餐。
也许是气氛热烈,也许是放飞自我,饭桌子上的超越妹妹似乎喝高了。
待到她走出餐厅之时,已是“烂醉如泥”的状态,走路都得被人扶着。
突然,杨超越情绪激动地大喊“妈妈”,着实把扶着她的小姐姐吓了一跳。
众人赶紧上去安抚,没想到哄得她更加任性了,哭喊着要找爸爸!
面对这个一阵迷惑操作的“大女孩”,同一个剧组的工作人员满头黑线。
更“不巧”的是,这一幕恰好被媒体逮了个正着。
于是乎,杨超越的大名又一次挂上了热搜。
对此有网友表示“习以为常”,也有网友觉得她出丑样子甚是可爱。
但我,却从杨超越的哭闹中读出了一丝隐藏的辛酸与依恋。
或许,她是真的很想自己的爸爸妈妈了。
熟悉杨超越的人都知道,这位98年生的女孩离开家庭闯荡社会的年纪非常早。
她在厂房里当过缝纫女工,在餐厅里端过盘子,当同龄人尚坐在高中教室里读书时,她已经早早接受了“社会的毒打”,直到2016年才在偶然中成为了练习生。
这些年来,杨超越与父母是离多聚少,尤其在成名之后,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就更少了。
所以啊,与其说这是“炒作”、“凹人设”,我更愿意相信这是她在醉眼朦胧之时所爆发出的真情实感。
在她那意识模糊的脑海中,最先浮现不是姐妹、挚友、粉丝,更不是名誉、金钱、地位,而是父母。
身为“礼仪之邦”的中国,在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文化中都提倡一个“孝”字。
直到如今,“孝”依然是不可或缺的传统美德。
我们每个人接受的教育,都是“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真挚、最伟大的爱”。
在课本上,我们读过《荔枝》,读过《游子吟》,读过《地震中的父与子》,读过《奇迹的名字叫父亲》,并曾经为之深深感动过。
几乎每个做父母的人都觉得,比起孩子爱自己,自己一定更爱孩子。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孩子真的只是被动地接受父母的爱,而不会主动“爱父母”吗?
这是一个值得所有父母反思的问题。
曾经有一个热搜,叫“你永远不知道孩子究竟有多爱你”。
在无数感人至深的故事中大家终于明白:
孩子并不是只是被父母爱着,而是更纯粹、更炽热地爱着自己的父母。
父母们总觉得,孩子还小,还不懂事,不知道关心人。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孩子表达爱的方式总是笨拙的,总是难以传达到“大人”的心里。
看不到的、静悄悄的爱,不一定不存在。
在一段公路的监控视频中,一位带着孩子过马路的母亲被一辆刹车不及时的小轿车撞倒。
撞击并不严重,身形更小的孩子很快起身。
他所做的第一件事,是查看妈妈的情况。
在确认妈妈没有危险后,小男孩生气地走到车前,对着轿车的前脸踢了一脚。
直到这时,他的妈妈还没有回过神来。
这段视频在网上引起了共鸣,很多网友表示“有被这个孩子暖到”。
在孩子眼里,就是这辆轿车把妈妈撞倒了,就是它在“欺负”妈妈!
所以车和司机自然就成为了小男孩“复仇”的对象。
“你撞倒了我妈妈,我就要一脚踢回来。”
孩子幼小稚嫩的脑瓜里没有“责任”、“赔偿”的概念,在他看来,这就是给妈妈出气的最好办法。
看,孩子表达爱的方式就是这么直接,就是这么单纯。
今年的新冠疫情,在全世界范围内带走了无数人的生命。
曾经欧洲疫情的“震中”意大利尤为如此。
4月,意大利一位有两个孩子的妈妈不幸感染新冠去世。
年长的哥哥痛哭不已,但年幼的弟弟却并不能理解妈妈的离去。
在听到自己的哥哥说“妈妈去了天堂”之后,小男孩立马对着天空大喊“妈妈”,喊了一次又一次。
每次仰望天空喊完妈妈之后,他那明亮的大眼睛里就会带着浓浓的希望。 仿佛母亲下一刻就会来到他的身边。 哪怕隔着屏幕注视他的脸,我都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泪水。 依赖,是一个孩子对父母最纯粹的爱。
成年人的世界里,无私是一个奢侈的东西。
绝大多数人,会在内心的角落给自己留下一点空间。
“人都是有私心的”几乎成为“共识”。
但这些规律,在孩子中并不适用。
当父母以为自己已经给了孩子“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时。
却不知,有些孩子对父母的爱才是真正的破釜沉舟、毫无保留。
在一个景区里,有一条摇摇晃晃的吊桥。
胆小的、恐高的人走在上面,无疑是地狱一般的体验。
一对过桥的母子就被吊桥吓得够呛。
然而,当妈妈走在桥中因为晃动而不敢前行时,原本不愿意上桥的孩子拼命跑出来拉住妈妈的手,然后把妈妈“救”出来。
这段视频里最让我动容的是:
这个孩子是一边大哭着一边跑出来的。
我相信,这个孩子对于吊桥的恐惧程度一定要甚于他的母亲。
但是为了自己的妈妈能够“脱险”,他没有丝毫犹豫就选择了奋不顾身地冲出来。
我想,这世上能够在经历了由无数错误与暴力交织而成的伤害后,还能对你如此温柔的人。
除了父母,还有孩子。
我不喜欢“父母赋予孩子生命,孩子必须孝顺”这样的说法。
更反对“我掏心掏肺都是为了孩子”这类的宣言。
孩子和父母之间最健康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奉献与接受,而是相互理解,相互给予。
当然更重要是:相互感恩。
孩子或许不是上天赐予你的礼物,但孩子一定是大部分人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正如你是孩子生命的一部分一样,孩子同样是你生命的一部分。
请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你与孩子的一点一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