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也内卷了?奇葩说辩手席瑞:好的教育,首先要教孩子失败

主讲人:席瑞 奇葩说辩手

整理自第十三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

演讲主题:《自我价值感的确立——浅谈失败教育》

我叫席瑞,这两年我一直在从事关于公众表达和沟通的研究与教学,而我今天谈的关于失败教育的话题。

既然谈到失败教育,首先我们回忆一下,如果孩子考试考差了,你是怎么跟他说的?

一般情况下,比较多的回答就是“没事,你这次考的不好,但是好好总结,下次一定可以考好”;要不然就是“这次考不好,还有下一次,没事,我们慢慢来。”

很多家长和老师可能会觉得,我已经做得挺好的了,既没逼迫孩子,也给了孩子一个空间。

可是,这里面其实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其实我们从来没有真正的教过孩子如何面对失败,我们总在说“你下一次继续,你还会成功。”

在不断的类似的话语叠加中,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告诉孩子,你这次失败不要紧,反正你还有下一次,你总要成功,而你这次失败,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成功。

我觉得这根本不叫失败教育,这叫作成功教育。

因为它没有告诉孩子一个道理,那就是在人生当中还有一种选择叫作放弃

哪怕你很热爱这件事情,哪怕你为这件事情投入了非常多的时间,你仍然可以选择放弃。

可是在我们现在的教育机制当中,我们从未告诉孩子有这样的退出机制,以至于所有的孩子,都下意识的认为“我只有把事情完成了,我才有价值。”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去年在《奇葩说》上打辩论时,有一道题是:对人不对事还是对事不对人?

生活中我们常常说的对事不对人,就是指不针对你这个人。

但我觉得不止如此,我们需要告诉孩子,“哪怕你这件事情没有做好,也不代表你这个人不好。”

而在以往的教育过程中,我们没有人会告诉孩子这句话。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像我小时候,我考试考好了家里会带我去吃好吃的,考不好家里就会冷暴力,甚至是热暴力。

长此以往,在孩子心中就会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暗示:

他觉得爱是有条件的,我只有考好了,父母才会爱我,他无法认知到自己的价值,其实不是靠这些客观的事而件独立存在的。

那如果我们把事和人分开,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就会发现有许多概念,都跟我们原来理解的不一样。

比如说早恋,它并不只是发生在后进生身上,甚至也会有很多学习成绩还不错的孩子有过早恋行为。到底为什么孩子会早恋?

因为他接收到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评价等,都在以客观的标准衡量他,而在恋爱中他第一次发现,他不是凭借任何外在的条件,而单凭他这个人就可以被人喜欢。

他们第一次感知到自我价值的存在,而好学生往往非常缺乏这种自我价值感的感知。所以,很多孩子明明很懂事,也知道高考的重要性,但依旧会早恋,因为他找不到自我价值感,他看不到那个自己。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以前在教辩论和表达的时候,很多同学不敢上台来演讲,绝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担心上台之后会出错,出错了之后会觉得很丢人。

但是你知道吗?

如果你可以告诉他说,你上台有口误、忘词,甚至是动作上的不到位,这都很正常,也许底下会有笑声,但是这个笑声不是笑你这个人,而是在笑这个错误。就算是我上台犯这个错误,大家也是会笑的。

我很少会强硬的逼孩子上台,如果真的有孩子在上台的过程中发生某些生理性的不适,我还会告诉他,其实他也可以放弃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们最近常常提的一个词叫“内卷”,如果我们不能够接受失败,我们就会陷入到一种内卷当中。

每个人在这个社会都有一种找位置的欲望,找位置的方式就是通过自己的人生去不停的卷别人的人生,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当每个人都不能接受失败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我可以有其他的路可选,而是因为有人抢了我的位置。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上高中的时候,我的老师经常会说“某某某同学,你知不知道,你这次考差了,席瑞都跑到你的前面去了,你看看你的排名,上次第五,这次是第八,席瑞这次第四。”,或者“某某某同学,你不学习,席瑞在家里疯狂学习,他就等着对你弯道超越。”

这些话语会给孩子们非常不好的暗示,那就是我的失败是由于别人把我的位置抢走了

于是所有人就朝着那个统一的标准去奔跑,所有人的人生就变成了一场内卷。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接受社会定义的失败,尤其不能接受来自同龄人的淘汰。

为了避免陷入这种“内卷”战争,寻找自我感知感就非常重要。

有两种途径,分别是向外求和向内求。

向外求,即必须诉诸某些非常客观的事物标准,然后通过这些标准,无数次建立这种比较,来获得自我的价值感,可是这种自我价值感往往是虚的。

向内求,就是你得找到自己心中那个独立的价值感,这件事情很难。这是因为在社会中,一定会形成某些主流的评价,当你做的事情不符合这些主流的评价时,就可能会感觉到自己不可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们应该形成更为多元的教育评价体系,甚至要形成更为多元的社会评价体系。

工业时代以来的教育,本质上是没有教人面对自己的内在价值,也没有教人怎么把自己的内在价值放倒这个社会中去,常常是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就会让越来越多的人,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等待被雇佣的劳动力。

但是事实情况下不应该是这样的,人文主义教育的前提是,在他成为一个劳动力,甚至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之前,先得把他当成一个人。

所以我想说教育应当让每个人适其所适,而必须让每个人找到他自己的位置。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这里我也跟各位分享一下,我自己所做的工作,也就是关于亲子关系沟通方面的一个原则和方法。

在亲子关系沟通过程中,最高级的说服绝对不是别人对你的说服,一旦一个人意识到自己处于被说服的地位的时候,一定会反抗,一定会警惕,谁都不想做那个被教训的人。

最高级的说服,往往都是自我说服,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说服者,当孩子成长到一定时候,不可能不明白事理,我们家长也应该学着,让孩子自己说服自己。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但这种自我说服的效益是短暂的,要想持续还要配套另外一个东西,叫作认知协调

心理学中有一个协调理论,就是言行一致。当孩子刚刚做出来好的举动的时候,你表扬他,他可能就会有一个短暂时间内的规范,甚至是一个守纪律的状态。因为他潜意识里会有这样一种认知协调,也就是我自己做出的承诺,我得遵守,所以鼓励这件事情很重要。

在以上两个原则的基础上,最后还有一个,叫做不带情绪的沟通情绪。

大多数人在面对亲子关系,甚至面对夫妻关系的时候,总是没有学会不带情绪的沟通情绪,总是当情绪上来的时候,觉得我是生气了,所以我要以生气的方式沟通情绪,这样很不OK。

因为情绪会点燃情绪,这时候你可以非常冷静的告诉对方,我不带情绪,但是我很生气,你依然在表达我很生气的情绪,对方也能感受的到。你需要传递的是信息,要让对方反思和承认,而不是跟对方吵架。

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