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格局下教育治理何处去?华师长江学者传递新信号

11月12日,由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卢晓中领衔的“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开展第十三届学术沙龙活动,多位学者聚焦“新时代区域发展与教育治理”发表观点。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院长丁钢教授以“大学与学科发展逻辑与教育治理”为题,从学科建设的基础、大学的服务功能及大学自主权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表示,知识的生产与推进是大学学科建设的基础和最本质的内涵,涉及学科内在最重要的规定性,如基本问题、理论概念、方法范式、学术话语等,也关涉学科建设的外化与重要任务,即大学的定位、层次、人才培养、资源等。当前大学发展受多方因素影响,需注意不能过度强调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削弱大学发展的自主性;同时也不应仅强调大学为国家重大战略服务,窄化大学的功能。丁钢认为,最重要的是学科专业的自主设置权,应适度放权,适当变革以政府为主的评价制度,为大学自主发展塑造良好环境,使大学学科发展能应对市场需求,推动大学学科和国家基础科学的发展。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原主任王立生教授进行“国家资历框架的研究与实现”的主题分享,探讨了目前建设国家资历框架可解决的三大问题及现状。问题层面,一是解决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管理体系问题,二是解决国家在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管理上的问题,三是解决一国教育与他国教育之间的可比性问题。此外,王立生分析了区域资历框架建设的现状。他指出,当前不仅各国在积极推动资历框架建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管辖区域也进行了资历框架建设,如中国作为缔约国参与了亚太地区资历框架建设,但此项目在中国内部的发展进程较为缓慢,仍需继续推动。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李立国教授围绕“新发展格局下服务区域发展的大学治理变革”进行了主题分享。他认为,大学与区域创新发展的关系其核心的表现是大学由传统的适应与服务到引领与带动区域创新发展。他指出,在服务区域发展中,大学知识生产模式在不断变革,服务发展的方式与形式也在不断变革,由此带动了大学治理的变革,即从学者个体为核心的治理到学校学术整体力量为核心的治理再到知识为核心的关联性、网络化治理模式。

卢晓中最后表示,教育在国家发展中具有重要性地位,教育是国之大计,研究教育就是研究国家治理,国家治理要落实到教育治理。其次是大学外部治理与大学自治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的冲突和新挑战。他指出,大学的办学自主权里是否有评价自主权、外部评价为主导是否符合大学发展规律和本质内涵等,这些仍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议题。最后,他提到了对区域发展中的几个概念的理解,包括合作发展、一体发展、协同发展等,并表示在新时代区域发展与教育治理中,应通过合作达成区域一体化格局,从而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这仍需要国家、政府、大学、社会等多方主体共同努力、共同建设、共同推进。

【记者】姚瑶

【通讯员】赵聪

【作者】 姚瑶

广东教育头条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