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人为什么说“北大老,师大穷,清华燕京可通融”

民国时期,不少北京人的口里流传着一句俗语“北大老,师大穷,清华燕京可通融”。

这句俗语里包含着4所北京最有名的大学,即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如果听字面意思,这句话似乎是说北京大学太老了,北京师范大学太穷了,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很容易考进去,也很容易学习,可以通融通融。

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

先来看“北大老”。

北京大学的确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大学。它的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设立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的产物,也是戊戌变法失败后唯一保留下来的成果。

但是,“北大老”指的是在北京大学读书的学生,年龄普遍偏大。许多学生进入北京大学时,已经结婚。

著名国学大师陈汉章先生是在1909年进入北京大学(那时候还叫京师大学堂)读书的。那一年,陈汉章已经46岁(虚岁)了。1913年,当陈汉章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史学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分为中国史学门和万国史学门)时,已经50岁,成为北京大学校史上的一段佳话。

不单是学生年龄大,教授年龄也非常可观。

晚清奇人辜鸿铭于1915年进入北京大学担任教授,主讲英国文学。那时候,辜鸿铭已年满58岁。清朝都灭了3个年头,辜鸿铭还拖着脑后的长辫子在北京大学的校园里来来去去。学生们嘲笑他,他反唇相讥:“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是无形的。”

再来看“师大穷”。

北京师范大学是由京师大学堂师范馆逐渐演变、改进、组建而成,1923年正式改名为“国立北京师范大学校”。

北京师范大学穷吗?当然不是。这所大学虽然算不上“财大气粗”,但办学经费均由国家统筹解决,是有一定保障的。所谓“师大穷”,指的是这所大学招收的学生,多数是寒门子弟。

这是为什么呢?

在上世纪30年代,到各大学校读书的学生,均需缴纳数额不等的学费,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平医学院、上海商学院、上海医学院等学校一年学费是20元,上海商学院、上海医学院另外需交住宿费12元,而铁道部属的交通大学每年学费为40元。燕京大学、辅仁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上海沪江大学、广州岭南大学等大学属于私立大学,没有国家补助,学费堪称“昂贵”,每年要收160元学费。

只有北京师范大学不要学费、住宿费。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1936年,北京师范大学制订的《学则》规定:本大学不收学宿费,入学新生除办理注册手续外,须交纳保证金20元,于毕业(或病故)时发还,但自请退学或因故由学校令其退学者,已经交纳保证金概不退还。全国各地的师范学校一律不收学宿费。

因此,北京师范大学成了许多寒门子弟求学的首选学校。

最后来看“清华燕京可通融”。

这句话的意思,指的是清华大学、燕京大学是两所精英学校,学生出身优越。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清华大学是清朝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最初建校资金来源于1908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由于是为留学美国而准备,清华大学建校初期在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学方法上模仿美国大学,且以外籍教师为主。清华大学的教学非常严格,淘汰率很高,一般的家庭都承担不了这样的折腾,因此能够在清华大学读书的学生,非富即贵。

燕京大学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创办于1919年。燕京大学并非国立大学,而是私立大学,在办学经费上得不到国家补助,收取的学费较高。如前所述,燕京大学每年光是学费就需要160元,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7个月工资。一般的家庭,谁敢去这所大学读书呢?当然,学费贵,也有贵的道理。燕京大学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质量最好、环境最优美的大学之一,学生两个人一间宿舍,配备了浴缸、电话、饮水器、洗衣设备,热水24小时供应。而北京大学是6个人一间宿舍,冬天连热水都没有,取暖只能靠抖。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综上而言,“北大老,师大穷,清华燕京可通融”指的是年轻女性的择偶标准:北京大学的学生年龄较大,不少甚至已经结婚;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多数是寒门子弟;只有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的学生家世比较好,可以考虑,“通融通融”。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