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联克: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六双”路径的贵州思考与实践

新形势新阶段下,贵州职业教育扩容提质之路该怎么走?面临新机遇新挑战,贵州职业教育如何后发赶超再突破?近日,贵州省教育厅厅长邹联克撰文《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六双”路径的贵州思考与实践》,文章结合贵州实际,提出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六双”举措,为西部欠开发地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贵州思考与实践的有效路径选择。文章详情随小编一起来看

新形势新阶段需要新思考新实践。贵州即将推进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建设创新发展高地,这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优化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服务新发展格局构建和高质量发展,落实“上下共同努力进一步办好职业教育”重要指示精神的鸿篇巨作,贵州职业教育后发赶超再突破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

“扩容”和“提质”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贵州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两大主题。“扩容”包含中职“应读尽读”、高职“愿读尽收”的容量扩充和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改善、体系机制完善、吸引力增强等容貌改观,“提质”是指按照“尊重市场、立足产业、产教融合”的原则,全方位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更好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关乎大局、意义重大、使命光荣、任务艰巨。结合贵州实际,坚持“双高”引领、探索“双元”模式、统筹“双轮”联动、强化“双创”改革、创新“双进”机制、深化“双融”发展等“六双”举措,成为实现扩容提质目标、为西部欠开发地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贵州思考与实践的有效路径选择。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帮助更多的贵州高职院校进入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群建设行列。同时,实施高职院校贵州“双高”计划,把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龙头”舞起来,支撑贵州“三大战略行动”和区域支柱产业发展,使职业教育成为经济活动的内生变量,成为构成产业链、产品链、供应链、资金链、信息链的“砖瓦”和基本要素,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着力培养一批产业急需、技艺高超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健全对接产业、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专业群建设发展机制,促进专业资源整合和结构优化,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为把贵州省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及毕节试验区建成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提供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培育和打造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队伍。健全“双高”院校内部治理体系,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体系,形成学校自主管理、自我约束的体制机制,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加快智慧校园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全过程,改进教学、优化管理、提升绩效。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作为“双高”院校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加强与东盟国家和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促进中外人文交流。总结推广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柬埔寨亚龙丝路学院办学经验,让贵州优质职业院校“走出去”建设一批鲁班工坊,承接中资企业海外员工教育培训。鼓励支持引进国际知名职业院校在贵州办分校或联合办学。建立健全改革创新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双高”院校大胆试、大胆闯,激发和保护干部队伍敢于担当、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将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相融合,校企深度合作双元育人,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确保了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铸就了德国制造的精湛品质,成为世界职业教育的典范。贵州职业教育要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容、互鉴、互通,加强与先进职业教育国家的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实现“引进标准本土化、中德合作样板化、加强交流开放化、提升服务国际化”。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和行业标准,加强和依托与德国的战略合作,与省装备制造、化工等特色行业企业共同搭建国际接轨产教融合的合作平台,开发具有贵州省工业特色的职业教育国际通用专业标准,打造贵州省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示范基地,推动国际经验本土化。

以校企双元育人为着力点,探索贵州“双元”,实现教室就是车间、教师就是师傅、学生就是学徒、教学就是生产、作业就是产品。在法律法规框架内,探索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办学,探索企业以资本、技术、管理、土地等要素依法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按照“权属清晰、风险可控”的原则,探索公办职业院校利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与企业共同举办非营利性的混合所有制二级办学机构,鼓励公办职业院校和企业合作共建非独立法人的产业学院。

依托贵州大型国有企业及产教融合企业,开展“百企引领”和“双高引领”产教融合工程,采取“龙头企业+专业群+基地(项目)”等协同育人模式,推动“引企入教”和“送教入企”协同育人,实施贵州优质职业教育与本土国有大型企业联盟、与区域行业发展联合、与当地园区发展联结、与贵州主导产业联动、与城乡融合发展联袂等“跨界协同五联发展行动”,共建一批混合所有制或股份制二级产业学院,建设一批对接核心产业链、辐射区域发展的示范性职教集团(联盟),打造一批产教融合示范园区、产教融合型品牌企业、服务特色产业优质专业品牌、服务城乡融合发展示范校、技术研发和推广服务中心、乡村振兴示范校,探索各相关方以产业链、资产链、人才链等为纽带实施实体化运作,以订单班为导向校企深度合作培养一批“黔匠”人才。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创新贵州职业教育东西部协作模式。贵州职业院校要主动与东部优质教育资源携手N家企业,共同实施“1+1+N”协同发展模式,为“东部优质企业+贵州资源”“东部市场+贵州产品”“东部总部+贵州基地”“东部研发+贵州制造”等模式提供“贵州双元”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突出和强化中职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坚定办好中职教育。进一步巩固提高教育“9+3”(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和实施三年免费中职教育)计划成果,深入实施“中职强基工程”和“三名”计划,重点推动一批中职学校在办学条件、规模、质量和服务能力方面达到省级示范学校标准,成为我省中职发展骨干力量,创建一批中职名校,培养造就一批职教名师高徒,开办一批质量高、就业好、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强名牌专业。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围绕高质量发展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在保持普职比大体相当的前提下,鼓励支持未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初中毕业生尽可能进入中职学校学习。

巩固专科高职教育主体地位。把发展专科高职教育作为优化贵州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输送贵州发展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创造条件,鼓励支持对未升入普通本(专)科院校的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尽可能都升入高职院校接受教育,实施分类招生考试、实现“愿读尽收”,加速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实施中高职“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双轮推动整省扩容。按专业设置配对,省内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一体化发展,在招生就业、专业建设、师资建设、社会服务、学校管理等方面全面协同发展。

加快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对接贵州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人才需求,完善职业教育体系,补齐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短板。逐步开展省内国家“双高”院校、清镇职教城和毕节试验区优质高职院校、贵州开放大学、优质高职院校与独立学院合并举办职业教育本科,探索应用型本科高校联合高职院校创建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高职院校优质专业试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丰富课程、创新教法、强化师资、改进帮扶,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突破人才培养薄弱环节,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提升创业品位、就业地位和社会成就。职业学校加强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建设,促进实验教学平台共享。各地区、各高校科技创新资源向全体在校学生开放,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设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作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好一批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创业示范基地、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和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完善国家、地方、高校三级创新创业实训教学体系,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扩大覆盖面,促进项目落地转化。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办好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举办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

加快完善职业学校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分配机制,探索专业教师以对外转让、合作转化、作价入股、自主创业等形式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并鼓励带领学生创新创业。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对接科技发展趋势,以技术技能积累为纽带,建设集人才培养、团队建设、技术服务于一体,资源共享、机制灵活、产出高效的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平台,促进创新成果与核心技术产业化,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加强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行业深度合作,建设兼具科技攻关、智库咨询、英才培养、创新创业功能,体现学校特色的产教融合平台,服务区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进一步提高专业群集聚度和配套供给服务能力,与行业领先企业深度合作,建设兼具产品研发、工艺开发、技术推广、大师培育功能的技术技能平台,服务重点行业和支柱产业发展。着力培养一批能够改进企业产品工艺、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骨干教师,合力培育一批具有绝技绝艺的技术技能大师。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落实《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实施意见》精神,全面实施“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加快构建新型产业创新体系,服务打造贵州“双创”升级版,让师生创业创新,精技立业,人生出彩。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019年,贵州省退役军人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人数从2018年的79人上升到12000余人,退役军人接受职业教育人数呈现“井喷”增长态势。要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的决策部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高退役士兵就业创业能力,促进退役士兵充分稳定就业,充分发挥退役士兵群体的人力资源优势,将面向退役士兵的高职扩招工作与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工作统筹考虑,形成全面推进退役士兵接受职业教育的合力,有质量地扩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模。

要认识到没有技能寸步难行,使具有技能成为做人的“标配”,推动形成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的良好氛围。要充分发挥清镇职教城作为退役军人职业教育基地作用,完善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产教融合联盟机制,推动并深化职业教育走进军营,退役军人走进职校的“双进”行动。退役士兵申请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可免试入学。采取自愿报名、单列计划、单独录取的办法鼓励符合条件的退役士兵报考高职院校。鼓励高职(专科)学历的退役士兵申请报考就读普通本科高校。灵活开展教育教学,提高退役士兵学生教学与管理的灵活性、针对性、有效性。

针对退役士兵需求与特点,优化专业设置。退役士兵入学后采取学分制管理、多元化教学,实行弹性学习时间,鼓励半工半读、工学结合。同时,要坚持“宽进严出”原则,严格培养质量,严把考试考核关口,严肃作风纪律要求,使退役士兵学有所获、学有所成。鼓励退役士兵参加“1+X证书”制度试点,退役士兵学员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能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面向技术技能人才紧缺行业领域,打造针对退役士兵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职业院校要坚持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并重,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积极引进、开发就业创业培训项目。围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行业领域需求,积极研究编制针对退役士兵的教育项目。坚持就业导向,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搭建就业平台,提供就业岗位,将就业指导贯穿教育全过程,大力开展“订单、定岗、定向”教育培训,促进退役士兵充分就业。树立积极承接、出色完成任务的院校典型,以及通过教育培训实现充分稳定就业、成功创业的退役士兵典型,营造全社会关心退役军人人才建设、支持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工作、助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把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培养为大国工匠。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深化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生命线,产城融进是职业教育新使命。贵州正在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守住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贵州职业教育要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机遇,积极融入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服务贵州乡村振兴和三大战略行动,把科研和论文写在黔中大地上,建设职业教育特色强省,整省推进贵州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建设创新发展高地。

支持帮助区域提升城市品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继续完善职业教育空间和专业布局,加速形成以黔中经济区清镇职教城为核心发展体,黔北经济协作区遵义、铜仁职教园,毕水兴能源富集区毕节、黔西南职教园为两翼,三州文化旅游区和部分县级职业学校为节点的“一体两翼多节点”布局。按照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相对接的原则,合理配置教学资源,科学设置学科专业,形成结构合理、紧扣产业、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专业体系。为学习者多种方式就业创业助力,有效提升劳动者技能和收入水平,适应提升我省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迫切需要。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不超过5个专业群25个专业,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不超过3个专业群15个专业,实现错位发展、差异发展、特色发展。在黔中经济区重点建设一批信息技术、城镇建设和管理、装备制造、资源深加工、战略性新兴产业、商贸物流、会展旅游、社区服务等专业,黔北经济协作区重点建设一批特色轻工、金属冶炼及深加工、化工、旅游文化、农技服务等专业,毕水兴能源富集区重点建设一批能源、煤电煤化工、钢铁有色、农畜产品加工等专业,三州民族地区重点建设一批文化旅游、磷煤化工、新型建材、民族医药和农林产品加工业等专业。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职业学校重点围绕贵州“三大战略”“五张名片”、十二个重点农业产业、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十大新兴服务业等开办专业培养输送人才,打造“贵州喀斯特交通”“三绿一红”黔茶、“贵州朝天椒”“贵州白酒”“贵州康养”“云上贵州”“多彩贵州”“智慧黔城”等职业教育特色品牌,把贵州职业教育重点专业集群打造成为助推经济改善民生人才培养高地,将职业教育发展与开创百姓富生态美多彩贵州新未来紧密结合起来。

发展永无止境,学习思考和实践探索就永远在路上。贵州职业教育要谋大局、应变局、开新局,深入研究职业教育教育与社会的循环、教育与经济的循环、教育自身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书写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