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都有一个敏感部门,害怕上级检查,是教育局拿捏校长的地方。
临近年终,学校各部门都将紧锣密鼓地做好各项总结工作,迎接教育局各科室的工作检查。对学校一般行政而言,工作总结无非是教育教学方面的常规工作,只要平时把各项工作认真完成,做一个有心人平时善于留痕,年终检查一关很好通过。唯有学校校长,每逢年终检查会紧张一阵、忙碌一阵。
中小学校内有多个科室部门,看似都很普通,无非都是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其实其中有一个非常敏感的部门,这个部门就是学校校长最为不放心最怕被检查的地方。这个敏感部门就是食堂,食堂每天和钱打交道,自然成为敏感的地方了。
按理,现在中小学食堂基本是外包给有资质的餐饮公司了,学校只督促检查每天饭菜的质量,学生的餐费也是经过物价部门核算的,学校只是代收一下而已,食堂其余事务学校一般是不能插手的,校长有什么好紧张的?
如果全部按照规定做事,学校校长真的没啥好紧张的,假如饭菜质量不好,还可以和餐饮公司正面交涉。但是,现在各校财务制度控制相当严格,校长曾经的签字权力越来越小。
学校的工程项目达到万元以上,校长无权决定,都由当地政府部门拍板;学校迎来送往不准请客吃饭送礼,即使不得已必须招待客人,也有严格的招待标准,报销要附菜单(不得超过标准),要有陪同人员签名,等等;如此,校长在经济权上基本没有了回旋的余地。
但校长大小是一个单位的一把手,总有各种各样的交际吧,自己又不可能掏腰包,怎么办?只能从食堂这一块下手了。每所学校用餐师生都不是一个小数目,在每个师生身上“节约”一点点不就行了,而且很难查实。于是,各地各校食堂就成了校长的自留地小金库,成了全校最为敏感的一个地方。
但是无论手段如何高明,只要做了总归有痕迹的,于是食堂就成为校长们最为忌讳的地方,最害怕被检查了。各地各校的校长们都把手伸向食堂,食堂也成了校长们翻船的百慕大了,食堂存在的猫腻已经成为一个公开的秘密了。
每逢年终检查,只要食堂检查一关过了,校长就会眉开眼笑,其他的工作无非都是常规工作,即使检查出一些问题也是无关痛痒的;假如食堂检查不休不止,那就是校长的灾难了。食堂成为校长们的一个软肋,一旦查实有问题,必然牵涉到一批人,食堂负责人、总务主任、主管副校长、校长等。
食堂也是教育局拿捏校长的一个关键地方,校长的升迁或沉沦,食堂可以决定校长的命运,因为很少有学校的食堂经得起详查。当然各地管理制度可能有所不同,以上所述在各地也会有所变异,但涉及经济一块是不会变的,存在的猫腻或多或少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