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以各种名义给孩子配手机”教育部发通知!怎么用手机决定孩子未来

很多家长都害怕孩子沉迷于电子产品,尤其是手机,

今天的手机,已经成为孩子无法隔绝的东西,

越来越多的孩子,从开始只用手机娱乐,过渡到直接从手机上完成作业、学习知识。

11月13日,教育部官网发布了一条重要消息,

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4883号建议的答复中称:

对于“禁止中小学生将智能手机带入校园”的建议,教育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健全网络安全长效机制。

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家长陪伴孩子时应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

教育部此次发文再次表态:加强孩子手机使用的日常管理已迫在眉睫!

有这么一段知名的话:

三十年前,人们惊呼流行音乐会毁掉下一代;

二十年前,人们惊呼电视会毁掉下一代;

十年前,人们惊呼电脑会毁掉下一代;

现在,人们开始惊呼手机会毁掉下一代……

今天,手机在家长眼里已变成“洪水猛兽”一样的存在。

孩子要配手机,你给配吗?

四年级开始,Wendy的儿子萌生了要个手机的强烈愿望,

他的理由是,电话手表是小孩子用的,太幼稚了,不符合自己的身份。

周围的很多同学也都有手机,有微信,自己没手机,都没办法跟同学社交了。

而且自己作业需要打卡的群、科目越来越多,都用爸爸妈妈的手机,太不方便。

当班里很多孩子都有手机的时候,不给孩子配手机,倒成了走特殊路线。

2019年一份关于孩子使用手机情况的网络问卷调查报告显示:93.4%的受访家长给孩子配了智能手机,但与此同时,31.6%的家长坦言,无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

配手机,美其名曰是为了完成作业、方便联系、方便查资料,其实家长心里比谁都清楚,

手机里那个五光十色的世界,打游戏、刷短视频、逛社交网站,到了孩子手里,估计眼睛都拨不出来。

知乎上有一个31万人热议的话题:

很多网友留言,别说是孩子,现在手机上的各种快餐信息软件,对一个自制力不强的成年人,都有着惊人的影响,别说是一个三观尚未成熟、没有辨别能力的孩子。

国外有学者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在几个孩子家里偷偷装了摄像机,暗中观察他们沉浸在电子产品中的状态。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实验人员在孩子玩得最投入时,接连换了家里的很多东西,孩子都没发现,接着又替换了他们的妈妈、兄弟姐妹,他们依然没有察觉。

直到工作人员切断了网络,孩子们才惊觉到了异常。

以这种状态,学习、作业更不用想,早抛到九霄云外了!

期中考试结束,Wendy儿子班主任开家长会时,总结出一个现象:

玩手机的频率跟期中考试成绩成反比,那些成绩好的学生,家长对孩子手机的管控上有着更清醒的认识。

“玩手机,是拉低孩子成绩的最快方式。”

这句话一点不假。

更多专家提醒,要从一开始就预防孩子对智能手机产生依赖,如果等有了成瘾问题再去处理,就晚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手机,猛于虎?

曾看过一个TED演讲:

2010年,当史蒂夫·乔布斯发布iPad时,他将iPad描述为一个“非凡”的设备,

“你将得到从未有过的浏览体验,比笔记本好得多,比智能手机好得多。”

数月后,《纽约时报》的记者采访他时,提了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

“你的孩子一定很喜欢iPad。”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乔布斯给了记者一个吃惊的回复:“他们还没用过iPad,在家里,我们限制他们使用电子产品。”

不只是乔布斯,在离硅谷很近的一所学校——半岛华德福学校,他们不让八年级以前的学生接触屏幕,而这些学生的家长,多数是硅谷的高级技术主管。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自己都不用。

你一定听说过那个著名的二八理论:世界上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上。

那么,如何化解剩余80%的人多余的精力和不满情绪,

当代美国“高级智囊”布热津斯基认为:唯一的方法,是给这80%的人塞上一个“奶嘴”,让他们安于娱乐的快感中,慢慢丧失热情、抗争欲望和思考的能力。

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奶头乐战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家长们往往认为,孩子玩手机最浪费的是时间,其实不是。

玩手机最伤害孩子的是:注意力!

因为注意力跟意志一样,孩子把注意力都放在了散慢的游戏消遣、或者在网上瞎逛上,再来研究学习就会面临有心无力的困境。

突然蹦出一条信息、新闻更新提示、社群随便哪个人的即时消息……

孩子们的注意力被不知不觉地偷走、耗光,长此以往,大脑的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也会弱化,注意力涣散,意志力薄弱。

最后孩子想好好学、想认真耐心去对待,但因为大脑习惯了这种模式,已经没有办法专注起来了,哪怕这是一件很能重要的事。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一写作业就犯愁:作业那么多,写到明天也写不完!题太难了,我解不出来。

他们宁愿把时间花在打游戏、刷短视频、跟同学聊天上,也不愿拿起一本书来读。

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跟不上学习的进度,他们就越可能在手机和手机营造出来的虚拟世界里,找到成就感和胜任感,越来越离不开手机。

最后的结局是,孩子养成了四处浪费自己注意力的习惯,任由自己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大把大把的浪费,生活在浑浑噩噩之中,最后成为一个失败者。

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公平了,选择把时间放在什么地方决定了一个人的出路。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手机是“洪水猛兽”,也是个“背锅侠”

2018年,一份《中美日韩“网络时代亲子关系的对比研究报告”》发布: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报告里称,中国中小学生和父母交流频率最低,交流的首要话题是学习,他们听孩子倾诉烦恼的时间最少。

近半数孩子的父母有一边玩手机、一边跟孩子讲话的情形。57.5%中小学生曾在上网查资料的时候被父母误解为玩游戏。

一位学生在网上发帖抱怨: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说明什么,孩子玩手机,最普遍的原因是因为无聊。

父母不想,或没时间陪孩子,孩子只好去找手机,玩手机几乎是他们唯一的自我空间和唯一的放松来源。

父母视手机为“洪水猛兽”,但它也是一个“背锅侠”!为家庭教育缺失背锅,为父母不能专注地陪伴背锅。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玩手机,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沉迷于手机,这取决于父母是怎么定义手机的用途的,是代替自己的“住家保姆”?还是生活中的一个工具。

美国“常识媒体”把青少年玩手机的行为分成了四大类:

被动消费:看电视、阅读、听音乐互动消费:玩游戏、浏览网页沟通:视频聊天和社交媒介内容创作:用电子设备进行音乐或艺术创作

孩子用手机做的事情很多,不都是上瘾性的坏行为,他们可以在社群媒体上的自我表达、与人互动、探索有兴趣的事物……关键看父母如何引导。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一位爸爸在网上分享:

“我家的某音已经被我调教好了,全是奥数、英语这些内容。”

“孩子看了一下,问我,爸爸,为什么我的某音不一样了?”

自此,对刷短视频的兴趣大减。

@一鸣

我家儿子用手机最多的是看地图,从小对地图超级着迷,问他中国哪个地方,没有他不知道的,我们出门,一般都是他做向导,算是手机培养起来的业余能力。

@小树沐

最近经常跟孩子一起看纪录片,找了一些质量好他又感兴趣的纪录片,一开始我们用手机看,后来发现可以投屏到电视上……现在每周五一部纪录片,是我们家的家庭仪式。

@夜黎明

我家老公家里什么事儿都甩手掌柜,唯独跟孩子玩游戏,爷俩一起玩,一起讨论怎么过关,怎么练级打怪。老公会注意控制孩子玩的时间和内容,这点我倒很放心。

@小观世界

我们家孩子的“屏幕时间”都是孩子挣来的:放学后20分钟开始写作业;每天整理好自己的书桌;按时刷牙、睡觉……把这些“任务”量化,换取“屏幕时间”。孩子主动做事的积极性提高了,玩手机却越来越少了。

无论如何,我们都没办法让孩子与媒体和数字的时代隔离,一味控制孩子玩手机也太现实,

更重要的是知道孩子用手机干什么?父母做了什么样的榜样,

你回到家,是否有固定的时间陪孩子聊天、玩闹;

你坐到沙发上是拿起手机,还是拿起一本书来读;

你跟孩子一起研究手机里有意思的事,还是把手机直接扔给孩子;

孩子都会有样学样。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