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谈新东方不足:坚持不够、创新不够、人才不够重视

记者 | 查沁君

编辑 |

1

“我一个人从北大出来创立新东方,第一个班只有13个学生,到今天走了27年。”11月16日晚,新东方成立27周年之际,新东方创始人、CEO俞敏洪发表名为《赤子心,再出发》的演讲。

回顾过去,俞敏洪提到其“财务人员的数据从来不造假,当年浑水攻击新东方,反而使新东方变成了全世界投资人心目中最可信赖的股票之一。”在他看来,新东方此次顺利在港二次上市,也是归因于此。

11月9日,新东方(09901.HK)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发行价1190港元,成为首家回港二次上市的中国教育公司。

回港上市不到一周时间,新东方就增持旗下在线业务平台、港股上市公司新东方在线(01797.HK),从二级市场上买入197.3万股新东方在线股票,总计约5282万港元。

纯在线业务之外,新东方今年对于内部的业务框架,也做了较大的组织结构调整。

首先是拆分大学事业部,整合新东方目前所有成人培训业务,包括国内大学项目事业部、地方培训学校的国内考试业务(考研、四六级等)以及8 所试点培训学校留学考试部的成人业务。

由于成人培训业务近几年增速放缓,疫情直接导致海外留学业务营收下滑,拆分试点学校的成人培训业务,有利于地方校长集中精力做好K12业务。

此外,俞敏洪在演讲中透露:“国际教育现在也在分拆之中。”

目前,除了K12地面教育、在线教育、国际教育、大学事业部等主线外,0到8岁小孩的素质教育体系也在推进中,此外还包括新东方的公益业务,如家庭教育、农村和山区教育。

演讲中,俞敏洪也提到新东方自身的不足。

一是对于该坚持的东西坚持的力度不够。“新东方缺乏一种把一件最厉害的事情做到山穷水尽、做到绝顶的这种能力,或者说勇气。”

俞敏洪三年前提出“以科技为驱动力”,目前“只能说看到我们是在投入的。但投入的不够。”比如,在教学质量和教育产品上,投入了哪些具体的措施?哪些资源投入尚未被量化等。

二是创新能力和突破能力不够。俞敏洪认为,新东方的创新公司和创新项目相对较少。“一些业务基本上都是别人做了,我们觉得这个东西好,所以也来做一做。我们自己首创首发的东西是不够的。”

某种意义上,俞敏洪坦言,他很佩服任正非、马云、马化腾,因为他们创造出一种能够影响人类生活的新的商业模式,俞敏洪同时也在思考,新东方是否能在地面教育、在线教育、科技投入研发上做出创新呢?

第三个不足是不够重视人才、人才的替换速度也不够。“我们还在沿着传统的思维方向看人才,在人才体系的发展上,突破性人才的引领上,做得相当不够。”

对上述不足,俞敏洪强调,第一点是对于最重要的事进行背水一战的投入;要用极致的心态在老师教学、教研、科技方面进行更多的投入。

比如K12地面教育该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在线教育应该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大学教育应该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国际教育应该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比如老师薪酬要进一步上涨,老师发展、教研体系、科技要进一步加强等。“这毫无疑问意味着更大的投入,如果我们融资融了那么多钱,都不花在正道上,那是不对的。” 俞敏洪说道。

第二是在创新能力和突破能力上,新东方要不断进行组织变革。“要让创新和变革成为新东方的血液。”

第三点是在人才的发展、引入、和成长上投入更多。比如,对于老师、员工进行大规模的培训。新东方的老师未来如何能够完美的把教学能力、快乐课堂和励志教育结合起来,这是三大要素。

如何在做到更好、最好的前提之下,再来创造出能够和中国教育相融、相契、相发展的一个更新、更好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平台,也是新东方要思考的问题。

俞敏洪认为,再往后三年,27岁到30岁,对于新东方来说,是极为关键的时间。他提到,新东方要摆脱一切无谓的焦虑、无谓的市场竞争,无谓的各种外界的噪音和影响,来认真思考,在中国教育领域里,新东方未来到底走向何方,以及这三年,新东方到底应该把我们的资源、力量等投入到什么地方。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