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现象”是指高中生进入高二后,出现了一系列学习和行为问题。比如:不完成作业、厌学、逃学、脾气暴躁、顶嘴、打架、结交不良朋友等。
对于“高二现象”,重点高中的一位资深年级主任曾用了一个词:“逢二必乱”。他说,不光高二有这种现象,初二的学生也存在这种情况。
因为高一学生刚入校,对学校还不熟悉,不敢越界,不敢贸然打破规则。到了高二,正遭遇着渐渐变难的数学、物理等学科,渐渐逼近的升学压力,以及越来越丰富多彩的高中生活,各种问题就冒出来了,尤其是学习成绩相对差一点的同学。
一、“高二现象”的特点
1.高二容易迷失方向
高二阶段由于很多学生目标不明确,既没有高一时的雄心壮志,也没有面临高考的紧迫感,是一个容易出现动荡和茫然的时期。一旦遇到挫折,特别是考试中受到打击,就会自我怀疑,产生焦虑。
有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学生感到整个高中阶段有成绩明显退步的阶段,其中大部分学生感到这个阶段在高二:(1)偏科现象严重;(2)孤独感和焦虑感较强。
2.高二容易两级分化
高二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年级,一方面已经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另一方面紧张的高三还没有来临,所以心理上比较轻松;同时,高二还要面对多个科目的会考,会分散高考科目的注意力……
另外,很多学生理解上有误区:高二先轻松一下,要不高三就没有轻松的时候了。这种想法非常错误,结果就是高二轻松了,到高三也紧张不起来。
以上各种因素综合起来,造成了严重的分化,一些学生到高三再想努力的时候,发现为时已晚!
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你的同侪,他们能给的永远是建议。做出决定并面对结果的是你,也只能是自己。想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适合什么样的事。然后坚持住。
3.高二生不愿被约束,胆大妄为冲击规定
不少从学校毕业再次返回母校的大一学生,回想他们高中生活,最真实的想法是:上高一时,觉得新鲜,忙着适应;高二没好好学,忙着玩乐;高三知道学,想学,又来不及了。”
高二年级仿佛成为了“真空期”,规章制度了若指掌,班级位置大致确定,高考距今实属遥远,于是各种各样“离经叛道”想法做法产生继而实践,违纪增多,手机不断……最是容易玩得疯走得远的时候。
二、解决方法
1.培养好能力
所谓能力,指的是能够用来解决新问题的素养,包括理解、探究、概括、推断等,是高考必备的,也是区分学生水平高下的关键。
如此重要的能力必须在高二要全面拥有,这也可以看成是学习水平提档升级的表现。
此外,高二课程的难度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如果学生的学习能力出现短板,必然令成绩严重下滑。
2.确定目标
不管你是哪一种,好生,中等生,差生,你们共同拥有时间,拥有机会,不能自己就放弃远大目标了!
好大学=好平台+好人脉+好就业=好未来,这一点,高中生必须得明白;除非你有更好选择,否则,考上一本重点,是你最好的选择!
家长和学生就此必须得达成共识,唯有此,才目标一致,形成合力。这本应高一时就应该做的;到了高二再确立目标还算为时不晚。
3.强化基础
高一的很多知识是在以后的学习中必须要用到的基础知识,所以如果发现高一的部分知识没有完全掌握,千万不能等到高三复习的时候再去解决,要尽快补上,使自己高二高三的学习更加顺畅。
4.均衡发展
高考录取依据是总成绩,只要没有严重偏科,即便谁各科都成绩平平,在高考中也能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
学生在高一的收获,除了能力水平的提高还有发现自己的弱科。因为经过高一一年形成的弱科才是真正的弱科,它“弱”的很明确,也“弱”得很顽固。但是,在高二,这块硬骨头无必要啃下。
5.适当钻研难题
如果你是有志于考取重点大学的学生,在高二你需要好好研究些有难度的题目。它的意义在于,能很好的提升你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文科生,主要是对政史大题的研究分析;对于理科生,主要是对数理化大题要进行持续的研究。
6.准备好自招
高二,尽可能在学有富余的情况下,报名参加竞赛,联系发表论文等,为自招初审做好充分准备;同时,夯实各科基础知识,补弱增强,确保一本达线;如果一本都够不上,则趁早放弃自招,免得耽搁时间耗费精力!
三、家长如何应对“高二现象”
这位资深主任说,在学校的实际教学当中,每年都会有那么一两个问题比较大的孩子,老师们在一起分析、讨论,到最后,大部分问题都指向了家庭和家长。
出现问题的孩子,大多来自全职妈妈的家庭,和那些父母全都放任不管,完全由老人照顾的家庭。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父母,而且父母双方都不能缺席。
——和孩子交心,和老师交流,和学校配合!这三点是关键!
1.营造好沟通的家庭氛围。
要自然地陪孩子多聊天,至少吃饭时有时间。孩子说的越多,我们了解的越多,因而才可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我们说出的话和做出的努力,才更容易被孩子接受和收到好的效果。
孩子说的越多,说明对我们越信任,也越有可能把内心的压抑和不快情绪排泄出去。
我们如果能勾引出孩子表达的欲望,剩下的主要工作就是认真倾听就可以了。我们别成为令孩子极度厌烦地唠叨的主角儿。
2.做一个积极而不消极的家长
要相信每个孩子的未来都会是光明的。学生的可塑性实在太大,一次又一次成绩的波动足以说明了一切。
家长应痛定思痛,一定要让孩子看到自己的长处、优势和提升的空间。老师说得对,瞄准比自己略强的,当作追赶的目标。
3.做一个懂一点辩证法的家长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搞好学习的第一因素是自己。
4.做一个有认识高度的家长
承认差距,不求同一。文化课的差距不等于能力的差距,不等于综合素质的差距,更不等于未来事业的差距。不苛求孩子,关键看孩子是否尽了力。
看孩子的成绩,更要看孩子的综合素质,看孩子的品行与修养。不扼杀孩子的灵性,不忽视孩子的个性,不泯灭孩子的信心,追求孩子的提高,一点一点的提高。
5.做一个有见识、有修养的家长
当面教孩子,背后论短长。孩子犯了错,决不护短;当面要批评孩子,背后和老师商议、探讨,可论理,也可提意见。不委屈孩子,不责怪老师。
要善于把坏事变成好事。互相理解,共同配合,达到最后促使孩子不仅改正了错误,而且还有新的提高的目的。
6.做一个能与孩子交朋友的家长
鼓励孩子参与各种活动,各种竞赛,明白“社会上最需要的是勇气,最能体现水平的是能力”这个道理。
学会找机会郑重其事地和孩子谈有关学校的事,有关孩子成长的事,有关孩子品行表现和学习表现的事。
学习和植物一年的成长是很像的。
一颗果树,最重要的阶段不是春天也不是秋天,而是夏天。天暖存活的果树自然开花发芽,秋天到了果实自然成熟掉落,冬天便休养生息。
夏天却是果实积累营养、成熟长大的重要过程,如果这一阶段果树出了什么问题分了心,例如把枝丫着重放在阴面生长,最终果实没收获多少,徒留满树枝杈。
就好像贪玩疯长枝丫,果实因为缺少营养就不会饱满。
一棵树过一年主要看夏天,高二就好似高中三年学习的夏季,只有认真积蓄力量、不枝不蔓地生长,才能在秋季收获香甜的果实,才能在高考中斩获满满的希望。
转自高中学习平台(ID:gzxuexizil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