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兜里装着一把糖,虽说剥开糖纸对他来说还有难度,但手持这么多糖果还是让他心满意足,感觉自己无比富有,心情也愉悦得很。
这时一位老者走过来,她是孩子的奶奶,蹲下身微笑说:给一颗糖给奶奶吃好不好?
孩子并不乐意,明显皱起了眉头,还把兜里的糖抱得更紧了。
老人没有见怪,又接着说道:你怎么这么小气啊?你给奶奶一颗糖果,待会奶奶再给你一个苹果。
孩子仔细思虑了一下之后,从兜里拿出一颗糖果递了过去。
此时老人又说:奶奶不吃,你吃吧,跟你开玩笑呢。
孩子的表情很不解,手里拿着糖果扭着头看向妈妈,这时妈妈也说:没事,奶奶逗你玩呢,不吃糖果,你自己吃吧。
这种场景在家庭之中很是常见,尤其爱发生在隔辈之间。
事实上,在大人逗乐的过程中,“危险”也正在渐渐发生。你以为是开玩笑,但对孩子来说却是一种混乱:为什么开始说要吃,现在又不吃了呢?到底吃不吃?
娃的分享意识,正在大人的这些玩笑里逐渐崩塌。
当幼儿真心与人分享时,他认为对方也是真的想要这样东西的,可这时对方表现出的拒绝,以及逗乐的语气,会让他觉得自己被玩弄了。
孩子虽小,但也是有自尊心和掌控感的,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伤害,下次成人再表达这种需求,吃一堑长一智的幼儿便不会再真心与人分享了。
其实破坏孩子分享意识的行为还不止这些,你真的兼顾到细节了吗?
比如孩子和小伙伴一起玩玩具,两个人争抢起来。看到对方大人在场,出于礼貌,妈妈可能会强制孩子把玩具让给另一个小朋友。
表面上看起来问题好像解决了,但一旦离开大人的视线,可能又会抢回来。两个孩子不仅没有意识到分享的快乐,反而结下了梁子。
01孩子为什么非得学会分享?
先不把这个问题扯到传统美德上,古来都提倡教育孩子尊老敬贤,共用之、共享之,先学做人后学做事,而“孔融让梨”这个有争议的故事也一直流传了几千年。
即使从更加俗气的角度来说,分享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1)更易被群体接纳
人类自古以来都是群居动物,要想抵御外族、大自然的险恶环境以及野兽的攻击,只能团结在一起,文明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
情感和交流是一个人生活的必须,哪怕物质充足,在无人可以交流的环境下,长期生存也是很困难的。
而分享是一个人在群体中体现自己意义的重要方式,今后要想在班级中、单位里、社会上立住脚,懂得分享是必要条件。
2)产生幸福感
洛姆认为真正的爱是产生性的表现,包括尊重、责任、关心和认识,并不为他人所影响。
而主动分享或者被分享的幼儿,都能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愉悦和欢快的情绪,这能让他们感受自己被人需要或被人爱着。
02幼儿的分享行为现状
上世纪50年代。Ugurel-semin对这一话题进行了细致研究。
他找到了291名4~16岁的儿童,发现他们在与别人分享5~15颗糖果时,表现出“吝啬倾向”的高峰时期为4~6岁,而这种分享行为如今也愈演愈烈。
尤其现在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在幼儿园中孩子的分享意识相对薄弱,独占某样物品已经成了习惯。
调查数据显示,在幼儿园中拿到玩具自己玩、不愿意分享给他人的幼儿所占的比例为57%;见到喜欢的玩具就要,若别人不给就大哭或告状的幼儿比例占到32%;出现争抢玩具行为的比例为40%;想玩玩具但没有达成目的,从而伤害他人的比例为12%。
这些数据中有很多人是重复出现的,但不必担心,这是幼儿发展时期最常见的现象。即使他们被教育也知道要与他人分享,现实中仍然会知行不一。
03幼儿的分享意识发展
心理学家认为,2~5岁期间的儿童正处于道德发展的自我中心阶段。
也就是说,他们做事并不顾及规则,而以自己开心为主,到6~8岁才会明白规则并学会遵守。
6岁以下的孩子不愿意与他人分享,不能被称之为自私,因为这是他们自控力不强的表现。
2~5岁的孩子到底有什么表现呢?他们的世界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做什么事都是出于维护自己利益和快乐的目的,他们看不到也理解不了别人的需求,更认识不到别人会和自己存在不一样的观点。
简单来说,这时的孩子会认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是大家都喜欢的。就像有些孩子给大人送礼物时会送洋娃娃玩具小车发卡,因为在他看来这是最好的礼物了。
等到6岁之后,孩子会逐渐开始摆脱这种心理。
不过,如果家长在日常教育的过程中没有注重细节,或者出现上文逗孩子分享的例子,就可能干扰整个认知过程,导致孩子仍然以自我为中心。
孩子想分享是真的,但欺骗他的感情并不可取,家长也终将为此付出代价——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来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
04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给分享行为做一个正确的定义。
分享是指孩子把自己拥有或者具备支配权的东西,主动拿出来和别人一起使用,这其中既有具体的玩具、衣服,也有抽象的快乐、机会、好处。
最主要的就是主动二字,家长强迫做出的行为并不属于此列。
那么具体怎么做呢?
1)自己做榜样
孩子认识这个世界的途径就是观察和模仿,想自然而然地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父母平时就要记得相互分享。
比如妈妈分享给爸爸一半苹果,爸爸说谢谢,这样重复性的日常行为会加深孩子对分享的概念。
另外,当孩子做出分享行为时,父母一定要愉快接受,并告诉他“宝宝给的这个糖果真甜”、“和宝宝一起玩好开心”,这样他才会明白自己这样的举动是正确的。
千万不要出现孩子分享而后再拒绝的行为,这会让他误解分享只是种形式,东西始终还是我自己的。
下次假若真接过去吃了,孩子反而会生气大哭。
2)与道德评价相关联
研究显示,情绪上的明显变化并不能促使分享行为的发生。
也就是说,孩子是否慷慨,与他当下的情绪状态并没有太大关联,起决定作用的是道德思考和评价。
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分享食物或玩具时,去思考背后的价值。
3)孩子处于被分享角色怎么办?
当然,除了父母之外,孩子在培养分享意识的过程中,肯定都会受到外力影响。
出于物权意识,孩子总会控制不住自己的冲动,看上别人的玩具或零食。家长可以给孩子示范,正确向别人要玩具玩的做法,或进行情景模拟。
此外还要告诉孩子,如果对方同你分享,一定要说谢谢;对方如果拒绝也不要产生抱怨情绪,因为这样东西本身就是他的,他有权做主。
然后要及时安抚,或者找其他物品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最后,要告诉孩子,如果以后别人向你借玩具,不想他像你一样伤心的话,你可以点头同意,这个过程中也能培养起孩子的同理心。
分享行为和同理心一样,属于慈善性行为,对孩子的心理健全和社会发展大有裨益。
但所谓培养,并不是遵照某一个方法论就能达成目的的,家长一定要注重日常行为中的细节,避免言行不一、避免双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