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研究生行为规范都来了,你知道该怎么做吗?

正面消息:第一,2020年8月,教育部研究制订《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规范》,并已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行为规范》要求导师不得安排研究生从事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务,不得将研究生当作廉价劳动力。在师德师范方面,《行为规范》要求导师不得讽刺、挖苦、辱骂研究生或有其他侮辱行为,不得与研究生发生任何形式的不正当关系。

第二,2020年9月教育部官网分别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培养单位要切实保障和规范博士生导师的招生权、指导权、评价权和管理权,坚定支持导师按照规章制度严格博士生学业管理。

负面消息:第一,8月17日,浙江大学博士生王某蕾多次受戴某性骚扰不堪忍受,最终导致她精神抑郁、心理崩溃,跳楼自杀。

第二,浙江大学女博士在读博期间被导师过度压榨,后病情恶化逐渐发展成为重度抑郁,9月初寝室内烧炭自杀。

第三,9月19日,南京大学女博士跳楼自杀,发布在知乎的评论显示,该女生已是博士第四年,中期考核已过,但在科研上受到了导师的压迫和针对。

尤其是近几年被曝出来师生关系不和谐、导师压榨学生、导师性侵学生的案例屡见不鲜。面对这种畸形的师生关系真的是很多学生敢怒不敢言,而事情的关键是如何选择一个好导师、如何和导师友好相处。

如何选好导师?

1.这个导师人怎么样?

找导师就像找对象一样,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品,也就是这个导师人怎么样?如果人品不好的话,应该赶紧撤。人品包括什么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真实和蔼,待人接物不做作,具有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平时,是不是和学生可以玩到一起,是不是经常挖大坑,充老板,耍脾气,师生关系紧张,搞冲突。

2.这个导师对待学生怎么样?

我们比较关注的是导师对待自己的学生怎么样?一般而言导师分为以下几种:一是管得多,指导的多;二是管得多,指导的少;三是管得少,指导的多;四是管得少,指导的少。所以就看你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导师,一般而言,第一、三类导师对待学生是比较负责的,主要以学术展开指导,你会学到很多有益的知识。第二、四类主要就是压榨型导师和放任型导师。此外,导师还分“大牛导师”科研项目丰富实习强,手头资金充足,前来套磁的学生一波又一波;“小牛导师”一般不是比较年轻就是级别略低。但是,无论是大牛还是小牛,愿意在你身上花时间的才是好牛导。我认为那种不那么有名气的导师都还比较好说话,可以正常让你毕业,一般这样的导师人好又负责,课题让我随便选,论文想投哪投哪,平时有个头疼脑热的请假导师也会说身体为主病养好了再来工作。导师没啥名气也不会端什么架子,可以跟导师像朋友一样的关系,整个读博期间一直也没有太大压力。

3.这个导师学问做的怎么样?

关注导师的能力和学问是至关重要的,看他是否有足够丰富的经验能带领博士生顺利完成学业。其实,能够带领博士生顺利毕业是非常有难度的,特别是最后几个月由导师和学生共同出力,因此导师的坚持和高质量的有效指导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你的导师科研能力比较突出,那么他可以帮助你做出更高质量的研究,这就意味着导师可以引导你的research questions,并对methodology给出建议,并给你的论文给出针对性、批判性和可操作性的反馈。此外,如果你未来的职业规划是要留在学术界的话,要尽量选择能为你提供助教工作的导师,这有利于职业发展,一个好的学术导师同时也是能指导你教学技能的老师。

如何友好相处?

《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规范》和《教育部关于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若干意见》都是对导师行为的规制,我们没有办法决定导师的行为,只能是决定自己的方式和导师友好相处。

1.少抱怨、多做事

如果觉得有意见,就讲出来,但不要带情绪,以更好完成任务的心态向老师要资源。一般导师都比较喜欢勤奋好学的学生,所以你要积极向上,多做事少抱怨。

2.站在老师的角度想问题,站在自己的角度解决问题

老师可能更多去关心项目,而学生更多关注毕业和学习。有些学生就觉得,老师让自己做的事不是自己想做的,巴拉巴拉一大堆。牛逼的学生都是先把老师的事儿当成自己的事儿,再想方设法把自己的事儿变成老师的事儿,我觉得这个能力太重要了。

3.注意说话的艺术

有的话跟你爸妈说合适,跟同学说就会糟人厌恶;有的话可以跟同学说,但不能跟导师讲。你跟家长念叨家长里短鸡毛蒜皮,你会跟导师说吗?你不会。因为你知道说这些不合适,而且你说了也会被各种嫌弃。

4.尊重导师

导师毕竟是师长,导师交代的事情要尽力去做,有困难可以边做边反馈,但是不能导师分配了任务压根就不去执行,如果这样的话,任何一个导师或者领导都会生气。

5.相互理解

有些同学的导师很忙,没么多时间指导学生,另外,导师一般带很多学生,不太可能拿你当亲儿子指导,所以这一点学生应该充分理解导师。导师在外边拉项目打拼甚至是争头衔,虽然最大的受益者是导师,但是学生也能跟着沾光,学生和导师其实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

6.主动沟通

不能本着导师不找我我就不找导师的态度,导师很忙,他没时间记起你的事情,但是你可以主动挑时间去找导师汇报工作、谈心,我觉得导师再忙,这个时间还是有的,周末或者晚上都可以,甚至可以发长文邮件都可以,只要学生主动沟通,正常的导师都会有积极的回应的。

最后需要明白的是:没有百分百完美的导师,最关键还是在于你最看重什么。

《教育部关于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是对导师和学生的双向规范,所以从自身做起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

作者:雨禾,湖北某双一流H大学博士,学术界的一枚“小学生”

文章经授权转载自:老踏科研联盟,感谢授权转载和原作者辛苦创作

学术猫-- 一个关于学术信息检索、

以及论文写作与投稿的集中答疑平台。

微信ID:ACACAT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