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月份到现在,只要说到孩子上学,就会迎来一道必答题——“你为什么让孩子在通州上学?”
我2010年北师大硕士毕业,考入某单位,解决了北京户口,并且按照落户政策,解决了Mr. Wang的户口。肉圆儿君出生以后,顺理成章成为了京二代。一家三口的户口一直挂靠在东城区集体户。这是背景。
这也就是争议最多的地方——为什么最后要在通州上学,而不是去东城?很理性地,分成三部分来说。
一、期望值
坦白说,我和Mr. Wang都不是学霸,一起在老家经历了高考-大专-本科,其后我幸运地考上研究生,Mr. Wang陪我来京工作。然后又幸运地留了下来。但是我们很清楚自己几斤几两,除非基因突变,否则我们的儿子,100%是个普娃,智商不会特别高。而且,即便东西海教育资源再好,能享受到顶配教育资源的,终究也是少数人,最终成为牛娃的,也终究是少数孩子。所以,无论硬件还是软件,我们不具备那样的资本,也没有那样的打算。
从我和Mr. Wang的人生经验来看—仅代表个人经历得出的个人观点—人生是长跑,不是冲刺,中等偏上的人,其实更容易自洽,容易感受生活的幸福。而且,人生的变数很多,就像Mr. Wang总说,如果不是遇到我,他大概率压根不会来北京,更别提现在雄心勃勃为了公司上市而打拼。
教育是很重要,但是情商、性格、眼界、机遇……谁知道哪个是决定因素呢?
二、东城与通州
我们在东城是集体户口,上学的派位次序比较靠后,按照现行规则,大概率会被分到中等偏下的学校。如果这样,未来的教育路径一眼看穿,普小到普中,中考不能跨区,那就只能是普高甚至更差的高中,然后呢?
这还不包括,孩子在某些环境中产生的自卑心理。
相比之下,以肉圆儿君目前看起来的智商和情商水平,以及我们家的现实情况,在通州我能为他争取更好的教育资源,且私心一点儿说,他可能更容易突出,这对他的升学和自信,都是重要因素。
还有一点,我觉得人们总有一个误区,好像东西海教育好,就说明那里的家长们更重视教育。在应试体制下,全国还有不重视教育的家长么?个人说一句,但凡能凭自己的本事在北京落脚、安家,没有一个人是等闲之辈。所以通州的家长们也是一样,所以总体感觉教育环境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差。就这几年,知道有邻居的小孩跨区考入海淀优质民办校的,也有去天津参加民办校国际校双双过关的。不要说这是少数,别的区难道就很多吗?
三、未来
我得承认,选择通州,也有对赌的成分。通州成为副中心之后,引进了很多市里的优质校,即便小学初中暂时进不去,但是中考择校的面大多了。正是因为对通州未来发展的预期持乐观态度,所以打算拼一把。
而且,疫情以来,相信很多家庭都有这样的感受——线上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更多了,资源在某种程度上涵盖了更多区域。我记得几年前,我家附近还没有一家学而思,想报班,就得跨区赶路去上课。但是今年,我们轻松享受到了和海淀娃一样的课程。从这个方面来说,区域的界线正在模糊。
而且,养孩子,归根到底拼的就是家长。不是塞进名校就万事大吉,去看看每年重点小学进普中的数据。也有那种家长大撒把、自己培养自己的孩子,但是太少了。充其量,有的孩子更坐得住,有的孩子在某个方面灵光些,但在当下,孩子不具备择校、报班等等方面的能力,连基本的自律也需要在家长带领下完成。归根结底,家长是孩子教育资源的重要提供者、学习习惯的重要培养者、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领路者。
我家分工明确,我负责教育这一块,为应试做准备;Mr. Wang负责家庭资产,为逃离应试做准备。这么说起来,好像都是在为了孩子拼搏,但是,我们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受益更多,不光事业有了更多的动力,人生也更加完整,孩子是生命之光,由衷感谢,由衷享受陪伴他的每时每刻。
“尽管我们常常劝别人说,不要把人生的希望转嫁给孩子。但是我们很清楚,在很多意兴阑珊的生活之路上,因为孩子的成长,我们有力量坚持过漫长的时间。为自己,本来我们退缩了,但是为了孩子,我们成为了更坚强更坚韧的人,哪怕我们的人生没有了惊喜,但他们的人生还有。人类终究为了希望在活着,而这未来的希望终将在孩子们身上。都说孩子是天使,是啊,让你感觉到意义,感觉到存在、爱、幸福和希望的人,帮助你,点亮你成为最好版本的人,当然就是天使。是我们当初的决定,让天使来到了我们身边。”----by 王潇 《全能妈妈成长计划》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