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魔方》:如何科学做好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是每届父母都非常关注的话题,那究竟什么是幼小衔接?幼小衔接从什么时候开始?又该怎样做好幼小衔接?而幼儿园学习的课程有这么重要吗?与小学有哪些关联呢?为了顺利过渡到小学,幼儿又需要培养哪些能力呢?

本期节目,一以为您解答。

王和燕

西电幼儿园副园长

何谓科学的幼小衔接?

是幼儿从幼儿园生活向小学过渡之间的衔接,以幼儿结束以游戏为主的学龄前生活,走上学习为主的正规学习生活的过渡,这个期间就称为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从什么时候开始?

幼小衔接是为小学打基础,很多家长认为幼小衔接是从大班开始,从大班起开始关注孩子的学习和习惯,考虑怎么让孩子去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其实这是家长的误区。从时间上来看,从孩子进入幼儿园的第一天,就称之为幼小衔接的阶段,需要用小班、中班、大班三年的时间去适应学习和生活,有了以上扎实的基础才能顺利进入到小学生活和学习中去。

家长会认为小班什么都没学到,怎么也称之为幼小衔接呢?刚入园时,孩子学习的是独立,3岁离开自己温暖的家庭到了另外一个家庭——幼儿园,开始从自理、习惯、规则意识和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只有这些打好了基础,才能顺利的进入小学生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该怎样做好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不单是家长或幼儿园的任务,是二者合一。小朋友送到幼儿园后,从任务意识到学习能力、习惯培养,从小班开始就慢慢建立起来。在幼儿园,老师会有意识的布置任务,举个例子:在小班时,会做我爱爸爸妈妈的亲社会的主题活动,老师会布置任务,回家后亲亲爸爸妈妈,其实这就是一个任务意识,但部分孩子到了一年级后没有任务意识,从小班开始就应该有这些小任务的布置,大部分家长可以做到,但少部分家长觉得又没有硬性要求,就会忽视掉。其实家长应该循序渐进陪孩子完成任务,而且要交待孩子,这是老师布置给你的任务,我们一起来完成,孩子就会慢慢建立起任务意识。到了中班后,会加深难度,依据老师布置的主题,比如亲近大自然,家长带领孩子去到大自然进行探索......就这样,到了一、二年级后,孩子就会知道,以前完成的是老师交待的小任务,到了小学后完成的是老师交待的作业,虽然有变化,但性质没有变,这样孩子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就建立起来了。

幼小衔接在幼儿园以生活、学习习惯培养为主,重于知识技能的培养,于孩子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来说才是至关重要的两个点,只有习惯培养好了,才能学习好、生活好。

幼儿园生涯的生活习惯是大力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的自理生活能力,在幼儿园只有自己完成自己的事情才能跟得上幼儿园的节奏;除了生活,还有学习,很多家长会认为,幼儿园的学习就是老师说孩子听,但其实反了,现在幼教越来越先进,更主张孩子在幼儿园自主学习,要能自己探索和发现问题,这样到了小学后,就能主动学习并找到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一味的灌输孩子知识,不如教会孩子如何学习,这才是重点。现在大部分幼儿园都比较注重孩子的自主学习,所以每个幼儿园都会创设一些区角,区角活动就是孩子自主学习的过程,孩子在区角里有自己的自由、自己的选择、自己的学习、自己的探究,老师只是观察者、引导者、合作者,协助孩子完成学习。

幼儿园学习的课程有这么重要吗,与小学有哪些关联呢?

幼儿园的课程围绕五大领域进行: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从小班开始直到大班结束,孩子就能建立起各种能力,举个例子,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身体健康要培养孩子健康的体魄,强健的身体;心理健康是关注孩子的情绪,要让孩子开开心心的去学习去生活。

语言:在幼儿园就是浅书写和浅阅读的经验,是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有助于小学的语文学习,在幼儿园时就将方法和基础打好。

孩子的语言成长环境复杂,是好还是不好呢?语言环境很重要,3岁前孩子学到的语言于孩子来说是印象最深刻的,但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三岁左右,不管3岁前孩子接触到多少种母语,但在幼儿园后,以普通话为主,也是最好的纠正时期,可如果孩子4岁入园,语言纠正起来就有些困难,但如果孩子的生活语言环境复杂,也不用刻意在意,因为入园后都会慢慢调整好。

社会:在幼儿园来说是指自我认识,自尊、自信、自爱、自重,社会性,还有礼貌、行为习惯,幼儿园的社会学习是要让孩子懂得如何在幼儿园这个小社会中如何生存,再融入到孩子以后生存的大社会里,孩子最终走向的是社会。孩子要学习自己评价自己、审视周围的环境,有正确的评价意识,到了小学,就会和老师、同学正确交流,能遵守所有的社会规则,所以3-6岁在幼儿园完成了社会的学习,以后到小学、读了大学、参加工作,都不会有问题。

科学分为:数学和科学,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的发展会有一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比如计数、图形都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到了小学后体现在学习中就是计数、数的分解等数学学习基础和概念式的认知,并且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而绝非枯燥的填鸭式;科学的目的就是教会孩子怎么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岁的孩子认识发展是有局限的,但到了4岁,孩子到了最爱问为什么的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是最强的,也就是中班。

艺术:艺术为什么在五大领域是最后一个点,艺术一般跟音乐美术有关,当

在生活中我们吃饱了、工作结束了,才会去享受艺术,是人生境界中比较高的领域。为什么要从小熏陶幼儿的艺术发展呢,每个人每个孩子都有欣赏美和感受美的能力,这是一种心灵的体验。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为了顺利过渡到小学,幼儿又需要培养哪些能力呢?

对家长来说,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并进行训练。幼儿园依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教学活动一般都不长,小班15分钟,中班20分钟,大班最多30分钟,可是到了小学就不一样了,一般40分钟一节课,课间休息的时间也很有限,从小就要培养孩子注意力集中,在40分钟的时间里专心听老师讲课,让孩子的有效听课时间延长。在幼儿园培养注意力有一些小小的要求,老师会规定在一分钟的时间内,请孩子做完布置的任务,但要求一定要具体,不能说丢给孩子就不理孩子了,有些家长就会你玩你的,我玩我的,家长还是要有意识的给孩子一些要求,比如: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书,你看十分钟,我看十分钟,一起看,但一定要要求在这十分钟内专心看。到第二天,可以玩玩其他游戏,比如益智类的游戏,爸爸陪着孩子玩棋,但要提前说清楚,今天我们要玩12分钟,到12分钟后才能起来,慢慢的孩子在十二分钟里注意力就会很集中,再慢慢延长时间,孩子的注意力就会越来越好。

生活自理能力:在幼儿园老师会做相应的要求,而部分家长包办代替的问题还是很严重,举个生活中看到的例子,比如放学时家长会带东西给孩子吃,连葡萄皮都给剥好了,完全可以让孩子自己做,不要什么事都帮孩子做得妥妥贴贴的;还有一些小学生家长,放学后就将孩子所有的东西都接到手里。

接下来就是习惯的培养,曾经带过一个孩子,妈妈有意识的提醒老师让孩子在幼儿园多做事,什么都安排给孩子做,做苦力都行,这个孩子特别喜欢整理书籍,孩子的任务就是每天去整理书,有掉的、没整理好的,都要去整理,孩子从小班一直坚持到了大班。到了小学一年级,孩子书包里的书从来没有落过,而且根据课程表把书从里至外摆放,东西也没有落过;这个例子里孩子的良好表现,得益于从小就培养起了整理书籍的习惯。

规则意识:到幼儿园后都会有一定的规则,比如排队上卫生间,怎样排队洗手,这些都是规则,玩游戏的时候也要遵守规则,排队啊,不推不挤等等,这样孩子到了小学和社会后,都会遵守规则,有规则意识的孩子,条理性会更强。

交往能力的培养,是语言和社交能力的二者合一,从小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有些孩子在幼儿园时遇到问题不会表达也不会去说,和小朋友起冲突时就等待老师来解决,而作为一个有智慧的老师,会等一等看一看这两位孩子是如何解决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因为孩子开始交流,孩子的语言就能得到发展,但如果老师直接介入,会断送了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孩子和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要先等一等看一看,看孩子是怎样解决的。

计划性和坚持性:在幼儿园来讲就是孩子要有序的做很多事情,老师先去问,今天我们做什么,而孩子要会说,今天我们要做些什么,要有条理和清晰,然后老师和家长就会帮孩子去分析和计划,哪些是重要的事情先做,再慢慢做不太重要的事情,让孩子明白重要与不重要之间的差异,等同于小学生回家做作业,哪些先做;还有就是坚持性,坚持很重要。

阅读,是一种学习能力的体现,任何学习方法都是通过阅读来体现的,幼儿园一般都是通过故事、儿歌,让孩子了解语境,懂得如何完整的说一句话,怎样去表达自己的想法。阅读习惯的培养,应提倡孩子自主阅读,并且阅读后,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出来,在小班时建议亲子陪读,每天要坚持;每届小班新生家长会时都会提醒家长,要每天陪孩子读十分钟甚至半小时的书,孩子慢慢就会养成阅读的习惯,而不是逼近孩子去读,是孩子自愿去读;还有就是带孩子经常去读书的地方,比如图书馆,或是书店,定期去看书,有计划并且有周期性,一个月要去几次,也助于养成爱看书的习惯,从开始的陪伴到最后的自主阅读,就会学习到书中很多的知识点。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区对有关幼小衔接方面的疑问进行留言,我们将会及时关注,也会再次邀请西电幼儿园王和燕副园长针对听友们提出的问题做一一解答。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成长魔方》节目时间

直播时间:每天16:00—17:00

主持人:璐璐 高高

收听方式:大理人民广播电台FM99.9、蜻蜓收音机。

编辑:罗丹梨

值周:胡亚玲

主编:李胜 赵蕊

总编:罗宗雄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