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不优秀吗?
很多父母嘴上说能接受,行动上却很诚实。
看看知乎上的这位家长,他的提问引来了近170万的围观和热议:
她说:她本人从小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成长,也确实做到了“品学兼优”,成为了别人眼里优秀的人。
但她的内心却自始至终没有安全感,也并不快乐,直到她有了自己的孩子。
她不希望自己的人生被同样设定在自己孩子的身上,但又不得不承认,自己无法容忍孩子的不优秀。
于是,她每天在这种纠结和挣扎中无法自处……
另一边,在一个几乎相似的问题下,一位曾经作为“不优秀孩子”的答主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我只是以一个孩子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你们,本身优秀的父母是很难接受你的平庸和差劲的。
无论他们怎么告诉自己,孩子开心就好,平安健康就好,只要一把孩子放到人堆里,放到他们同事、朋友、邻居的孩子圈里一比较,或者跟他们自己当年那个时候横向比较,他们给自己做的各种心理建设就会崩溃。
这种较劲的介意要等到很久之后,孩子弯道超车之后,他们才能平复过来。
为什么不承认呢?
在这位答主的回答之下,网友们的讨论更是激烈不已。
02
你的孩子99%的概率注定平凡
根据人口统计,2001年出生人口达1700万人,其中1300万到1400万人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近800万人获得高等教育,422万人考上普通本科,近50万人考上985/211大学,16万余人考上985,能上C9高校的,仅剩3万多人。
也就是说,C9仅占2001年出生人口的1%~2%!
(九校联盟,简称C9,是中国首个顶尖大学间的高校联盟,于2009年10月启动。联盟成员都是国家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的一流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共9所高校。)
2018年,绝大多数省份的985大学录取率低于5%,在河南、江苏、贵州、山西,只有前1%的孩子,才能考进985。
即使退而求其次,211大学,录取率最高的北京和上海,也仅仅接近14%,排名靠后的广西、甘肃、安徽、河南,录取率不到4%。
比如说在北京,听起来并不是那么吸引人的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那也已经是排名前10%的北京头部孩子才能进去的地方了。
2019年,全国高考的报名人数突破了一千万。
有一份统计数据显示,在全国,只有前6%的孩子有机会考取一本,能读985的只有0.79%,能读211的只有2.41%,想读清华北大,你必须进入全国的前0.03%。
这是家长不愿意面对的事实:你的孩子,上了大学之后仿佛会走得很远,但有极大的可能,他只是换一个城市、换一份工作,但过的生活,将和你的现在差不多。
▲2019年部分地区985录取率
03
我们要如何接受孩子不够优秀的现实?
我想,很多如我一样的家长,随着孩子年龄渐大,期望值大都呈断崖式下降的趋势:
孩子刚出生梦想哈佛牛津,幼升小想着清华北大,小升初琢磨985,中考惦记211,高考冀希能上个一本……
我给自己的目标,给孩子的目标,不断降低,慢慢回归现实。
这个过程无比艰难和揪心。
终于,摆在大多数家庭面前的问题是:
作为父母的我们,敢不敢接受,又要如何面对孩子归于平凡的现实?
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里说:我用尽了全力,过着平凡的一生。
每个人的生活都大抵如此。
但我们往往害怕着这个叫做“平凡”的东西,所以毛不易唱的那一句“像我这样不甘平凡的人,这世界上有多少人“,才会戳中无数人的内心。
现在,我们又把这愿望嫁接到了孩子的身上。
我们可以期待最好的结果,但也要先想想,最坏的结果是什么,我们能接受吗?
我们都希望孩子去藤校、清北,但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甚至是职高,我会不会因此痛苦不堪?要不要因此让孩子觉得自己技不如人?
我们的心态、状态,决定了孩子如何看待自己,如何面对那99%大概率的人生。
放下焦虑,放下和其他家长之间的攀比与对比,我们可以重新看待自己的孩子,重新思考让孩子努力学习的意义。
其实,我们期望孩子现在多努力一点,无非是为了让他以后有能力去养活自己,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而只要我们的孩子勤劳懂事善良,将来踏踏实实做一份平凡的工作,又何愁没饭吃呢?
若能安于平凡,健康快乐地做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不违背自己的良心不违背做人的原则,按时开花结果,踏实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平安到老……
做完了一天的工作,回到自己温暖的家,做一名体贴的另一半、一位负责的家长,当我们生病的时候,孩子愿意耐心照顾陪伴我们……
我想,这其实才是父母最想孩子拥有的未来吧。
何况,这难道不算一种成功的人生模式吗?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都渴望大富大贵功成名就,可是很遗憾,几乎99%的人,还是落入了平凡。
所以,我们不应该鄙视平凡,相反应该欣然接纳平凡。
当发现孩子资质平平的时候,不妨一开始就不焦虑,不逼迫,挖掘孩子的潜能,找到孩子的兴趣点,顺势而为,用爱滋养,用心陪伴,默默耕耘,静待花开。
04
孩子的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自从孩子读书后,我们总是习惯用唯一的标准——学习,来衡量一个孩子的好与坏。
这是不对的。
孩子是一朵慢慢开放的花,怎能如此单一地去评价?
再看看我们自己,也就是泯然众人而已,凭什么一定要孩子成龙成凤呢?
再看看身边的人,读书好的,18岁后大都远走高飞了,书读得差些的,反倒得以常伴父母左右。
高兴时,今天一起喝个小酒,明天一道撸个串儿,大后天一家人出门遛狗买早点。
不高兴时,小牢骚有人可发,小怨气有人可撒,头疼脑热时,还有人在身边嘘寒问暖。
即便不住在一起,真想孩子了,打个电话,孩子过来了;打个飞的,你过去看看他。
可那些学霸孩子,都去了哪里呢?
“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描述学霸父母的心境,最为恰当。
孩子未必不孝顺,但工作繁忙,又远隔重洋,论起孝道,学霸才是真真正正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吧。
所以说,“读书不好的娃,是来报恩的”,此言不虚。
留在身边的,最后都是宝;远走高飞的,最后都是鸟。即便春节飞回来一次,也是只候鸟。
当我们垂垂老矣的时候,心中所念,无非是孩子能侍奉床前,为我们递上一杯温度刚刚好的凉白开。
99%的孩子99%的可能会平凡地度过一生。
一个人不平凡,那是偶然;所有人的日子都平凡,才是必然。
一个人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与工作中找到快乐、幸福与平静,才是最重要的能力。
而我们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这99%的部分,而是将精力集中在剩下1%极其渺茫的希望中。
这场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会失败的豪赌,是很多人悲剧的开端。
所以,我们很多人过得并不快乐。
作为父母,如果真的企图让孩子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那就不要舍本逐末,还是回归本源,先教会孩子在平凡中如何获取幸福吧。
北京四中前校长刘长铭曾经呼吁家长:请鼓励你的孩子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
如果孩子不优秀,那么,请收起你的攀比心,拿出你的平常心,尽其所能地给他爱,让他做一个幸福的平凡人吧!
如果孩子不优秀,那么就期待他们有着知足常乐的性情,有着坚强乐观热爱生活的品格,有着善良悲悯的情怀吧!
只要一心向善,努力生活,前方总会遇到值得的风景。
综合自|网络
整理|学习控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BLA BLA TIME
( 互 · 动 · 时 · 间 )
在你心里,对“优秀”的定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