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米粒妈写了一篇当年出国的经历《上大学第一年,我给家里省下50万!》:
从高中叱咤风云的尖子生,到高考失利,踩线进了重点大学,被调剂到一个超级奇葩的专业,准备出国;
放弃了在北大读双学位的机会,错失了牛津剑桥,最后米粒妈带着在国内大一修完的40学分转学到美国,因为有学分加持,我提前一年毕业,给家里省下了50万不止。
如果说,从高考到出国,是米粒妈人生中最艰难的一年;那么,在美国读大学的三年(因为转了学分,所以早毕业了一年哈哈),绝对是让我“光速”成长的宝贵时光。
▲第一次踏进美国校园,两眼一抹黑的米粒妈,给自己拍了张影子照留念
进入荣誉学院,我给自己“全套定制”了想学的所有课程;
打14份工,赚了20万,刷盘子、裹三明治,还跟朋友一起创立了公益机构;
当上了美国大学的“宿管阿姨”,竞聘学校校报的商务总经理,和美国人争部长;
跟当地市长、参议员成了朋友,开车周游美国,教授还打算推荐我入围福布斯青年人榜单……
米粒妈跟好多朋友聊起过我的大学生活,他们都大呼:太野了
很多人说,学生就应该全情投入在读书上,毕了业有的是机会去实践、打工、赚钱。
▲我们学校的图书馆。大学期间,米粒妈基本保持了每周读一本书的习惯,文学、历史、社科、教育、科幻、艺术……读得越多,越读越感觉自己的渺小和浅薄。
我想说,大学跟初中、高中真的不一样,它已经是踏入社会的预备级了,何况打工、实践、工作、尝试各种机会、体验不一样的人生,跟专注学业,一点都不冲突。
不如米粒妈给你们分享一下,我是怎样鱼与熊掌兼得的吧
进荣誉学院
定制、升级全套课程
我之前在《和朋友互换人生后,我对选鸡头还是凤尾有了新的感悟……》里曾经写过,美国大学基本都有荣誉学院(Honors College),成绩不错的学生都可以加入荣誉学院,但你得主动申请哈。
好多人不知道,或者觉得没用,嫌麻烦,懒得加(真是服了)
我是那种凡事都想尝试一下的人,反正申请不上也没啥损失,但万一申请上了,不就赚大了吗?
▲美国校园,景色还是很美哒,米粒妈从小就喜欢拍照,学校每个角落我几乎都拍遍了
事实证明,我试一试的想法有多英明!加入荣誉学院好处实在太多了。首先,它可以“全套定制”自己四年想学的课程。
米粒妈当时就把所有课程升级成了高阶版,把商学院的本科生课程,都统统换成了MBA课程,和实践经验丰富的500强高管们一起上(本科生学费比MBA便宜多了,我感觉赚大了哈哈哈)。
其它我感兴趣的课程,比如人类学、社会学、艺术学、文学、历史学、营养学、传媒学……我都选了他们各个专业大三大四的专业课来修,我还因此和很多学术泰斗级的教授成为了忘年交。
米粒妈发现,很多课程,你觉得无趣,是因为你没有接触到高阶版
后来学分修满了,我就直接去旁听蹭课,不要学分,反正也不花钱,这一听不要紧,我还彻彻底底爱上了人类学。
除了上课,我还看了大量人类学的书,最爱的就是《枪炮、病菌与钢铁》,好多事情真的是颠覆了我的固有认知。
为什么是欧亚大陆人征服、赶走、杀死了印第安人、澳大利亚人和非洲人,而不是反之?为什么小麦和玉米、牛和猪出现在某些特定地区,而不是其他地区?
脑袋里多了许许多多的小问号,然后一本书一本书地去啃,去蹭课,去研究,然后又发现了更多自己不知道的领域,这些无知与好奇再“勾引”着我继续去学。
还有性别学(不是性学,啊哈哈哈哈),咱们通常都用蓝色代表男孩,粉色代表女孩,似乎是约定俗成的,连给小baby选衣服、选日用品,我们一般都按照这样的颜色来区分。
但是你们知道吗?最初其实是粉色代表男孩,因为热情奔放,蓝色代表女孩,梦幻浪漫。你看,听起来很学术很枯燥的性别学,是不是也特有趣?
米粒妈当时选修的营养学,惊喜就更多了,你们知道吗?我们学校居然有自己的农场,校园里卖的各种牛奶、酸奶、奶酪、冰淇淋,全都是自己的牛和羊、产自己的奶,自己加工而成的,简直太牛了
营养学课上,我们看奶酪是怎么做的,亲自动手做冰淇淋,这么多年过去了,在学校里学的营养学知识,到现在都还记得。
“试一试”的心态,让我在大学里,不止赚到了宝贵的知识,还有各种各样我想都不敢想的有趣经历。
打14份工,赚了20万
还跟朋友一起创立了公益机构
出国的过程很艰难,被米粒姥爷逼着自己搞定学校申请,省了一大笔中介费,把40个学分转出国,省了50万,这些事反而激起了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极大热情和斗志!(我心想说,这也可以?!)
虽然在美国念书的时候,家里给了足够的生活费,但我还是想体验不一样的“打工”人生。
3年,我打了14份工,赚了20万,虽然跟米粒爸不能比,但我觉得那些打工的人生经历对我来说太有意义了。
▲跟每天上课、打工、忙社团的米粒妈比起来,校园里的野鸭们,真是闲适得不得了
(当年米粒爸拿到了全奖,额外赚的钱供自己衣食住行之外,不仅周游了美国,居然还能富裕好多,时不时给家里寄钱,米粒奶奶说,当年她不少包包、首饰、口红都是米粒爸念大学的时候买的呢)
米粒妈刷过盘子、裹过三明治、摊过鸡蛋饼,还当上了炙手可热的“宿管阿姨”。
当年我是在学校食堂刷盘子,要知道,食堂的盘子可比外面餐厅多得多得多,我就是后厨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钉。
戴着顶到腋窝的大长手套,穿着拖地的长围裙(米粒妈本来就是个哈比星人,在人高马大的美国,手套围裙真的没有我的size)
刷盘子事业开启的第一天,超级崩溃。
在污浊的后厨,无数脏盘子疯狂向我涌来,刚刷好几个,就又有一大摞新鲜出炉的脏盘子砸到我的手上,一个碎盘子直接划开我的手套,血瞬间染红了水池,当时我顿了一下,结果食堂主管立马冲着我吼:怎么回事?你怎么这么慢!
眼泪瞬间夺眶而出。
不过紧张的节奏立马让我忘了自己有多委屈,我渐渐成了后厨有名的“小快手”,半年后当我辞掉这份流水线洗碗工的工作时,主管还表示特别惋惜和遗憾
除了刷盘子,做三明治、摊蛋饼、做热狗、盛饭……这些工作,我都干过。
不过最有意义的工作经历,是我和朋友们创立了一个公益机构,给国内多所偏远山区的小学建立图书馆,为他们捐图书绘本,我们还组织暑期回国的留学生们去支教,让孩子们有更多的阅读机会。
过五关斩六将
当上了炙手可热的“宿管阿姨”
米粒妈打工生涯最辉煌的一笔,是在美国的大学里做“宿管阿姨”
可不是咱们国内大学检查违规电器的“阿姨”,美国的宿管员需要竞聘,而且竞争超级惨烈,不亚于咱们公务员考试中某些热门职位。
为啥这个职位这么火爆?因为可以免费吃住,哈哈哈哈,一年能省下一万美金呢!所以大家打破头都想拿下宿管这个位子,诱惑相当大啊!
▲米粒妈大学宿舍,满满的回忆
几乎所有的美国学生都会去争夺这个职位,可想而知,筛选有多严格,面试有多刁钻。
米粒妈还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但去之前我就知道,可能性近乎为零,因为跟美国人相比,我毫无优势啊。(这点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
面试的时候,有一个问题:如果你想成为你能成为的任何一个名人(celebrity),你想成为谁?为什么?
呃……米粒妈心里咯噔一下,美国的影星歌星球星,政坛那些大佬,我哪有他们美国孩子熟悉啊,我一中国人,如果说一些国内的狠角色,他们也没听过啊。
结果我灵机一动,到我这儿的时候,我非常自信地说:我想成为我们学校的校长,如果我当上了校长,我会给所有人降学费。
妈呀,不小心戳到痛点了,因为我们学校学费很贵,全校学生几乎人人都吐槽过。我这么一说,在场所有人都鼓掌、欢呼。(就跟我真当了校长似的,虽然我当时连我们校长叫什么都不知道~哈哈)
米粒妈在内心对自己狠狠说了一句:Yes!
另一个面试老师更脑洞大开,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一种蔬菜,你想成为什么?为什么?
看米粒妈犯愣,面试老师直接cue我,让我第一个回答。
我当时说得很慢,一边说一边想。我说:我想成为生菜,因为生菜是每道沙拉的基础,它可以带领和团结着所有其它蔬菜,让大家成为一道优秀的沙拉。
▲大学时期的米粒妈。不得不感慨下,那会儿好年轻,还很爱blingbling的衣服哈哈
我一抬头,这位出题老师惊呆了:你是被问过这个问题么?
我。。。真没有,临时想(编)的。
结果又是一通掌声~(怪就怪我过分优秀)
米粒妈就这么经过层层选拔,当上了宿舍管理员(也是一脸懵~)
▲米粒妈当宿管员时做的公告栏
上岗之后,我才发现,当宿管员比面试可难多了。
美国的宿管员跟国内的宿管阿姨可不一样,他们都是学生竞聘产生的,每个宿管要负责好多个宿舍,大概20多个同学的心理建设,要经常跟他们聊天,带大家做各种团建活动,维护好这个“小社区”。
正式上岗之前,我们还要接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培训,培训的时候米粒妈才知道,我是我们整个宿舍大厦(20多个宿管)里唯一的国际生宿管员(其他全是美国本土学生)。
▲米粒妈的大学宿舍,如此朴素,住宿费却如此不凡,真庆幸当上了宿管员
我们学校当时非常“政治正确”,20多个宿管员,1/3白人,1/3亚裔,1/3黑人。
几个亚裔同学都是ABX(American-borned Chinese/Korean/Japanese/Indian …),全是二代移民,有越南人,韩国人、印度人,中国香港人等等,从小出生在美国,英语比我好得不是一星半点儿。
宿管培训,其实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种族、不同性取向。米粒妈各种硬着头皮跟她们玩儿美国孩子小时候玩的游戏,大家围成一圈儿,讲自己小时候的经历。
在我看来,她们全都是美国人,英语比我强一万倍,但讲到每个人成长经历的时候,我特别想去抱抱那些二代移民孩子。
她们作为二代,面临的各种挑战、挣扎,被排挤、面对社交障碍,对文化的认同等等,都让米粒妈特别受触动,这也是为什么我后来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国,因为我不希望我的孩子经历、承受这一切。(这些我都写在了《作为留学生和妈妈,我为什么坚决不移民?》里)
除了“真心话大冒险”,我们还做了各种团建,比如搭建人肉金字塔(Human Pyramid)等等,培养彼此的信任感,现在想来,都是特别难忘的经历。
23:00之前不写作业
到了美国,一进校门,我给自己定了个规矩,每晚23:00之前不写作业,23:00到凌晨2:00才是我课后专注学业的时间。
当然了,那时还是太年轻,熬得起夜伤得起身,都不用喝枸杞(也没那觉悟)
▲米粒妈大学宿舍。这是我每晚23:00到凌晨2:00写作业的地方
▲米粒妈的书架
我特地把上午的课选到10点以后,这样我可以从2点一直睡到10点,每天夜里累得要死,第二天一睁眼,又是一条好汉
为啥我每晚11点才开始写作业呢?因为美国的大学,课比较少,但活动却多得不得了,所以我每天下午4点下课以后,到夜里11点之间,都在参加各种校内外活动。
米粒妈参加学生社团,跟美国人争部长职位(作为一个亚洲人,社团主席根本没戏,就算竞选部长都相当难)。
为啥?我举个例子,看《奇葩说》的时候,新奇葩如果遇到跟老奇葩“开杠”,结果十有八九会败下阵来。
社团部长也一样,我当时竞选的社团是我们学校最大的社团之一,有600多人,所以第一关我就得在600多人面前发表演讲。
人家美国孩子从小最会的就是当众演讲,那种节奏的把控,幽默的语言,太有魅力了,下面观众席时而掌声雷动,时而哄堂大笑,连我(作为一个竞争对手)都入迷了。
咱们亚洲人,搞技术、学术是相当擅长的,美国孩子也非常愿意有我们这样的队员。但一旦是竞争关系,他们就会毫不客气,因为他们不愿意被亚洲人去领导。
第一次米粒妈竞选的时候,毫无疑问,失败了。除了演讲,我们还有辩论环节(跟美国大选似的),老实说,这个环节,对方都不需要耍什么小心机,只要把英文说得尽可能快,让我听不懂,我真是一点辙都没有。
这次竞选失败后,米粒妈特地参加了学校的一个演讲俱乐部,每天练每天练,指哪打哪、差哪补哪,结果后面一次,部长的职位真的被我竞选上了
▲我们学校社团招新,乌央乌央的人
在第一次部长竞选失败之后,我其实也没闲着,跑去竞聘了我们学校校报的商务总经理(有工资,赚的还不少呢哈哈)。
商务总经理要做什么呢?我们团队有总编、编辑、摄影师、设计师等等,我负责统筹校报每一期的撰写、配图、排版、印刷全套流程。
也就是说,哪项业务我都得参与。
那会儿,米粒妈还第一次有了公费出差的机会,把我们兴奋的呦~我和小伙伴们去了纳什维尔——美国摇滚音乐之乡。
到了那边,白天探访各种合作机构,到了饭点儿还有人请我们吃大餐,晚上我们一帮人结伴出去玩,简直嗨翻了!
▲米粒妈以报社商务总经理身份第一次出差,兴奋到飞起~
不过出差只有一两次,大部分还是繁琐又紧张的日常工作。
回想起那时候,米粒妈每天白天上课,晚上上班(商务总经理这个职位要求我每周工作十几二十个小时),美国治安你们懂的,哪怕在校园里也不是很安全。
每晚结束工作都差不多快十点,我穿着西装高跟鞋(商务总经理时不时要去一些商业场合,必须得穿得正式一些),手握防狼喷雾,一路小跑穿过校园回宿舍。现在想来,真是滑稽得狠,有好多次路上全是冰和雪,我穿着高跟鞋跑在冰面上,急匆匆地摔惨了
这些课堂以外的实践经历,真的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我从小到大生活在北京——首都、一线城市,可舞台越大,我越会感觉自己的渺小。我在美国的大学所在的城市,虽然不大,但我反而成长得更自信。
在一次又一次校内外的活动中,我跟当地的市长、参议员成为了朋友。我所在州的商会会长,恰巧又是我的导师,他非常看重我,有意无意地给我创造了很多实践机会。
▲米粒妈在大学期间接受电台采访
哦对了,米粒妈这位导师是个非常有商业头脑的可爱老头,他还在中国有厂呢,疫情之前,他每年都会来中国,只要有机会,我还会特地飞过去看他,即便现在,我们也会时不时视频交流。
除了我这位导师,当时还有一个普林斯顿过来的教授,也特别偏爱我,虽然他的那门课我学的也不咋地,但他还是非常有耐心地指导我,包括后来找工作,这位教授也给我出了不少主意。
毕业的时候,教授居然要推荐我入围美国的一个福布斯榜单,就是最有希望的年轻人之类的提名(美国福布斯榜特别细,有N多分支榜单)
我的天,何德何能啊,当时米粒妈以为教授在开玩笑,居然在拿到工作offer之后,买了张回国的机票,趁正式上班前回了趟国,后来教授跟我说,他是认!真!的!我。。。哭晕
开车周游美国只花了800刀
论坛找的旅伴,现在就在我对面
大学毕业之前,米粒妈和最好的朋友一起设计了一整套开车周游美国的线路,一个多月的行程,攻略做得超级详尽,把所有我们想去的、想玩的地方,全都囊括了。
▲这俩都是我大学最好的朋友
但是!我俩那时开车不是很熟练,哈哈哈哈,遵循着生命至上原则,我觉得还是要找个车技好的旅伴,多一两个人,一路吃饭还能平摊下费用
周围看了一圈,没有合适的,要么时间对不上,要么车技还没我俩好呢,后来我就在学校的论坛上问。结果一个男生说,他想去。
我和好朋友跟这个男生在学校附近的餐厅见了面,当时他又带上了他的一个朋友,我们四个人那天简直聊嗨了,分开时才想起来,忘了问开车的事儿
后来我又专门打电话确认了一下,他说他车技不错,这我就放心了。(停!打住!不是米粒爸哈)
▲四个人环游美国,满满的回忆
对方比我低一届,是跟我同一所大学的学弟,我此刻码字的时候,他就坐在我对面,哈哈哈,多年后,学弟跟我一起回国创业,真想不到当年论坛上一条征集旅伴的帖子,会带来这么奇妙的缘分。
就这样,我们四个人开着我的车(大部分时间是学弟开),横跨美国东西海岸,从阳光遍地的加州一号公路,到阴雨连绵的西雅图;从方块州、中西部、五大湖,到欧洲绅士气十足的东部精英城市;从美国最南部的海明威故居基韦斯特,到乡村音乐和独特口音的南部……留下了无数美好的回忆。
▲开车环游美国,原本车技不咋地的米粒妈,也生生把自己练成了“老司机”
▲在佛罗里达跟海豚亲密接触。米粒妈记得特清楚,当时跟海豚游泳要100刀,摸一摸海豚要30刀,我果断选了30刀的,哈哈,当年米粒妈就是“性价比之王本王”
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们玩遍了美国所有好玩的地方,践行着省钱为主、应玩尽玩的原则,住汽车旅馆和青旅、朋友家地下室、吃麦当劳的一元餐……但每两天也会吃顿大餐犒劳一下自己。
你们猜,我们周游美国这一圈花了多少钱?
每个人只花了800刀!太!省!钱!了!吧!
没想到原本的陌生人,第一次结伴旅行能如此默契,太幸运了。所以,后来我和米粒爸在选择回国创业的时候,我特别坚定地选择我这个学弟/旅伴加入。
说实话,米粒妈在美国上大学期间的种种经历,真的不是一篇文章,几千字就能讲完的。为了平衡课内繁重的学业,又要尝试不一样的工作和生活,我的种种付出和挣扎,现在想来,虽然辛苦,但无比值得!
个人简介:@米粒妈频道(欢迎关注),美国海归、原500强高管麻麻一枚,专注于5-12岁孩子的教育和升学,英文、数学、科学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0~5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爱分享)